破坏别人名誉是属于什么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3 00:25:11 452 人看过

一、破坏别人名誉是属于什么行为

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在法律上被界定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通过言语、文字、行为举止或其他方式,故意贬低他人的人格、毁损他人的名誉。

2.这种行为的主观状态必须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名誉而仍然实施。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侮辱和诽谤。

(1)侮辱是指直接针对个人或组织进行贬低或辱骂;

(2)诽谤则是指故意或过失地散布关于他人的虚假事实,从而导致其名誉受到损害。

二、名誉权侵害的责任

当他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对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采取保护措施。

2.这些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消除侵权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向受害人赔礼道歉以及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

3.对于因提供新闻材料而引发的名誉纠纷,如果新闻单位未经提供者同意擅自发表新闻材料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新闻单位也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三、新闻报道与名誉权

新闻报道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需要尊重他人的名誉权。

1.新闻单位在报道时应确保所报道的内容客观准确,避免失实报道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

2.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导致他人名誉受损,新闻单位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3.新闻单位在采集和发布新闻材料时也应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不得主动或被动地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4.在涉及名誉权纠纷时,新闻单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尊重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7: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小三行为是否属于破坏家庭罪行为
    一、小三行为是否属于破坏家庭罪行为我国法律没有规定破坏家庭罪,应当为重婚罪。小三行为会不会构成重婚罪要看具体情况。重婚罪的认定如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却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却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重婚罪会被刑事拘留几天刑事拘留一般是三十七日内。《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
    2023-12-09
    392人看过
  • 怎么告别人毁坏名誉
    一、怎么告别人毁坏名誉如果当事人未满十八周岁,可以让当事人监护人向有关部门进行求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凡是可以证明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非经法律途径被他人侵犯的,都可以作为证据。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
    2023-05-03
    359人看过
  • 破坏消防水管设施属于什么行为
    在通常情况下,故意损坏消防设备无疑构成了一种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如果是由单位造成的这种不良后果,相关部门将责令其进行立即纠正,并对其进行处罚,具体罚金数额为五千元至五万元之间。而对于个人而言,实施类似行为将会面临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七)对火灾隐患经消防救援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
    2024-05-09
    344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名誉权侵犯?
    侵害名誉权的主要违法行为有:(1)侮辱行为:包括口头、动作、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侮辱的事实可能是实际存在的;(2)诽谤行为:诽谤的事实必须是虚假的,否则不构成诽谤;(3)新闻报道的严重失实;(4)评论严重不当。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违法行为是什么侵害名誉权的基本的行为方式,是作为的方式,这是因为,名誉权是绝对权,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犯的不作为义务。人们违反这种不作为义务,就构成了作为的侵权行为。例如诽谤、侮辱,以及其他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都是以作为的行为方式进行的,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法律赋予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负有作为的积极义务,来保护他人的名誉权。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未尽积极义务,应当采用积极措施防止侵害他人名誉权而未为之,这种不作为行为也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一)名誉权的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名誉权是具体人格权,在人格权中,只有少数权利的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名誉权是其中之一
    2023-07-16
    403人看过
  • 荣誉权与名誉权有什么区别,荣誉权与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
    一、荣誉权与名誉权有什么区别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在于:1.取得方式不同。名誉权是有关主体就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而荣誉权是有关主体对社会作出贡献被授予荣誉称号后取得的维护荣誉称号不受侵害的权利;2.内容和范围不同。名誉权是社会对每一个有关主体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一个社会评价,具有普遍性,任何主体都可以享有。而荣誉权是国家或社会组织对特定的主体授予的一种特殊荣誉称号,具有专属性,仅限于特定主体可以享有;3.消灭或变更的方式不同。名誉权不能被抛弃,也不能被转让,当主体获得名誉后,不存在自己要不要该名誉的问题。而荣誉权则可以被依法剥夺,在法定事由下,荣誉称号可以被依法剥夺。4.评价主体不同。名誉权的评价主体是虚拟的社会一般人,而不是某个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作出的评价。而荣誉权的评价主体是特定的机构,不包括个人。二、荣誉权与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荣誉权与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
    2022-06-04
    363人看过
  • 网络诋毁他人名誉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一、网络诋毁他人名誉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网络诋毁他人名誉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规定,每个自然人是享有名誉权的。在网络上对他人的诋毁,实际上是侵犯了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个人名誉权包括哪些个人名誉权包括名誉维护权,即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有恶意贬损或损害自己名誉的行为;名誉利益取得权,即名誉权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名誉从事活动,并享有因此获得的合法利益;名誉保有权,即使自己的社会评价不降低,不丧失,以及改善和提高自己社会评价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
    2023-09-14
    224人看过
  • 损坏他人名誉属于刑事拘留吗
    毁损他人声誉能否引发刑事拘留的情况,应根据其恶劣程度进行判断。通常来讲,若行为严重到触犯侮辱罪或诽谤罪等法定犯罪,则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被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所谓侮辱罪和诽谤罪,皆是指采用诸如暴力、威胁或其它非法手段,公然侮辱或散布虚假事实,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8
    121人看过
  • 偷河沙是否属于环境破坏行为?
    偷河沙的行为判刑如下:盗窃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偷狗应该如何判刑偷狗判刑如下:1、盗窃主人的狗。狗的价值符合盗窃罪的处罚标准的,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并根据盗窃狗的价值量刑;2、盗窃主人的狗。如果狗的价值不符合盗窃罪的处罚标准,则不属于犯罪。这只是一种普遍的违法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以罚款和拘留;3、盗窃流浪狗,由于没有人认领或证据导致他人财产损失,一般不以犯罪处理。综上所述,如果狗属于别人财产,则按照盗窃标准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
    2023-07-07
    398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吗
    侵犯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吗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n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2-07-17
    383人看过
  • 破坏界桩罪属于哪些行为,破坏界桩罪怎么构成,破坏
    符合下列要素构成破坏界桩罪:1、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界碑和界桩,故意破坏的故意;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破坏国家边界桩的行为;4、对象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法院如何判破坏界桩罪法院对破坏界桩罪既遂的裁判标准为:故意破坏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或者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破坏国家边境界桩、界碑的,不能构成本罪。界碑、界桩是在我国与邻国接壤地区设置的用以划分两国疆界线的标志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条故意破坏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或者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8-08
    90人看过
  • 毁坏产品名誉属什么罪
    恶意诽谤,影响公司形象,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刑法》第221条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立案标准:1、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2)造成恶劣影响的。对于尚不造成或者损害较轻微的,可追究其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而不以犯罪论处。一、民法上关于名誉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
    2023-04-06
    227人看过
  • 破坏他人财产是否属于社会不良行为?
    故意破坏他人财产,达到一定数额的,将触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根据数额不同,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同时,行为人除了接受刑罚处罚外,还应当承当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恶意破坏人民币属于什么罪损坏人民币是不构成犯罪的,但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故意损坏、撕毁、涂抹人民币都是违法的。撕钱不会判刑,只会给予行政处罚。烧人民币是违法的。对故意损坏人民币的违法行为,将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对于其他毁损人民币以牟取利益的行为,可由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故意毁损人民币行为包括:1、将完整人民币纸币故意剪成数段或撕坏的;2、将完整人民币纸币故意用烟火部分或全部烧毁的;3、
    2023-06-30
    218人看过
  • 哪些行为会损坏名誉
    一、哪些行为会损坏名誉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将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发生。比如医院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侵权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即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二、特定人是什么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一)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文学作
    2023-05-06
    139人看过
  • 破坏名誉权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一、破坏名誉权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格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二、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2、
    2023-04-27
    43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被别人毁坏名誉权的行为是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7
      破坏名誉权是指以下行为:1。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传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二、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对法人造成损害。
    • 故意毁谤别人名誉行为是什么罪名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9
      1、行为人故意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受损的,一般可以构成诽谤罪。 2、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单车破坏是否属于行为犯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7
      1、破坏单车构成犯罪的属于行为犯。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
    • 在别人的公司长期搞破坏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5
      企业正常运营活动受到故意破坏通常不会触犯刑事责任,而更有可能被视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如果有人故意扰乱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或者恶意打乱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流通纪律、医疗科研操作规程、教育教学的程序和步骤等,导致工作或生产流程无法顺利进行、医疗服务或科学研究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尚未给相关部门或机构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应当对其予以警告或者处罚金不
    • 卑微毁谤名誉的行为属于什么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3
      1、毁谤名誉指的是行为人通过捏造、夸大、扭曲事实的方法对他人实施言辞上的人身攻击的行为,构成诽谤罪,应当判处相应的刑罚。 2、具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要注意保存好证据,如果是通过网络造谣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网络截图的方式收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