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导游强迫购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4 15:33:29 348 人看过

应对导游强迫购物方式如下:导游强迫购物可以义正言辞的拒绝,告知导游自己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并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导游强迫购物购物点必待40分钟

林先生夫妻二人于06年4月28日至5月8日参加了上海某旅行社组织的西藏12日游,其中旅游合同上注明本次旅游只安排两个信得过购物点,绝无导游频繁带客购物及强制购物现象。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西藏地接导游安排了三次购物,而且还强制购物。特别是在4月29日,在藏药厂员工介绍完产品,并带领旅游团参观购物之时,由于均为老年人,高原反应的厉害,林先生夫妇未告诉地接导游就直接回旅游车休息。幸好车上有另一名游客,他们才得以上车。当导游带领游客结束藏药厂的参观返回车上时,发现林先生夫妇及另一游客在车上休息,便警告他们说,每次购物时,游客必须在购物点待上40分钟以上,休息只能在购物点内休息,不得上车休息,更不能提前回车上。林先生夫妇无奈之下,在以后的购物中只得停留在购物点近1小时,心情变得非常糟糕。

返沪后,林先生投诉该旅行社,要求对西藏之行中的遭遇有个明确说法。

调解结果:

依据《上海市旅游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旅游者享有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方式和内容的权利。

经与该旅行社以及西藏某地接社沟通,两家旅行社对此次问题进行了全面核实调查,承认这个地接导游的服务态度和操作失误有问题。经协商,旅行社向消费者林先生夫妇作书面道歉,对地接导游做出处分,并退给每人50元导游服务费。林先生夫妇表示满意。

消费提示:

旅行社地接导游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增加购物次数,通过变相方式强迫游客购物,而且对待游客的服务态度粗鲁,侵犯了游客的自主选择权和人格尊严权。为了自身的健康、长远发展,旅行社应加强导游管理,提高导游的业务素质,规范旅游服务操作程序。在此,提醒旅游者,面对导游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时,在合理沟通的基础上,要求其按合同约定履行,做到理性不冲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3: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导游管理办法:导游不得擅自变更行程、强迫游客购物
    导游管理办法新规定:导游不得擅自变更行程、强迫游客购物从国家旅游局获悉:为深化新时代下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保障导游合法权益,提高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导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导游证将采用电子证件,由国家旅游局制定格式标准,各级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信息系统实施管理。电子导游证以电子数据形式保存于导游个人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设备中,原IC卡导游证已于2017年10月31日停止使用,全国全面启用电子导游证。据了解,电子导游证采用网上申领、网上审批的方式,大大便利了申请人申领使用。同时,游客、景区、执法人员等通过扫描电子导游证上的二维码,便能轻松识别导游身份。为切实加强导游执业管理,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办法》对导游日常执业活动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导游证和身份标识
    2023-05-04
    307人看过
  • 如何处理低价旅游团强迫购物的问题
    若您在旅行过程中遭受强迫购物之困,您有权要求合作旅行社协助处理退货事宜,并负担退款之责;同时,您也可索回额外支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费用。然而,若旅行社未能按照约定履行上述义务,您亦可寻求消费者协会或旅游投诉受理机构的帮助以进行投诉,甚至尝试进行调解程序;倘若以上措施均未取得预期效果,您亦可诉诸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2024-08-07
    382人看过
  • 导游的哪些行为属于强迫消费者购物?
    1、旅行社、导游领队对旅游者进行人身威胁、恐吓等行为强迫旅游者购物的;2、旅行社、导游领队安排的购物场所属于非法营业或者未向社会公众开放的;3、旅行社未经旅游者书面同意,安排购物的;4、旅行社、导游领队安排的购物场所销售商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5、旅行社、导游领队明知或者应知安排的购物场所的经营者有严重损害旅游者权益记录的;6、旅行社、导游领队收取购物场所经营者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对于消费者来讲,如果导游带自己购买的这块玉石是真的,而且导游只是把消费者带到某个商场,并不存在强迫消费者购物的行为,像这种情况,不管是导游还是旅行社以及商家,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一、旅游纠纷的处理方法有哪些旅游者遇到旅游纠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旅途中若遇旅游纠纷,可先与组团社的全陪、领队或地接社导游多沟通,不能解决时,再与组团社联系,要求妥善处理。要及时向他们反映自
    2023-06-27
    130人看过
  • 内地游客在香港被导游强迫购物“气死”港府彻查
    中国新闻网6月2日报道香港发生内地游客疑被导游强逼购物“气死”事件,特区政府关注事件,声称将严肃处理;香港旅游业议会亦将加大对违规旅行社的处罚力度。来自湖南的65岁旅客陈佑铭5月21日与太太参加“四天游”旅行团来港旅游,翌日随团到一家珠宝店购物。其间,陈无意购物欲走出店外,遭导游阻止其离开,陈与对方发生争执后心脏病发,在送院途中死亡。据香港媒体报称,陈佑铭是中国内地乒乓宿将,为60年代初的“乒乓球108将”之一。死者家属2日来港处理后事,女婿高先生2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正在火葬场为丈人办理后事;陈佑铭女儿对父亲客死异乡感到气愤,表示会追究到底。港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署理局长苏锦梁当日表示,政府会严肃处理事件,并已责成旅游业议会调查,如发现有人违反规则,绝对不会姑息“害群之马”,并追究责任。香港旅游业议会证实已收到死者家属投诉,要求赔偿。旅游业议会表示,经查发现与死者争执的导游,怀疑取用
    2023-06-07
    65人看过
  • 强迫游客购物旅行社合法吗
    根据最新颁布并已开始实施的《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的旅行社,每次需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据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标准》的最大亮点,就是对旅游购物的规范更加明确。《标准》规定,未经旅游者签字确认,擅自违反合同约定增加购物次数、延长停留时间的旅行社,每次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0%的违约金。而旅游者在合同约定的购物场所所购物品系假冒伪劣商品的,旅行社也应负责挽回或赔偿旅游者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旅行社甩客的情况,《标准》作出了最严厉的处罚规定。旅行社违反合同约定,中止对旅游者提供住宿、用餐、交通等旅游服务的,应当负担旅游者在被中止旅游服务期间所订的同等级别的住宿、用餐、交通等必要费用,并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30%的违约金。对于团队游中普遍存在的所谓“自费项目”,《标准》中规定,未经旅游者签字确认,擅自安排合同约
    2023-05-01
    346人看过
  • 导游强制游客购物怎么投诉
    一、导游强制游客购物怎么投诉1、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2、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3、向法院提起诉讼。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二条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协商;(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导游要求强制消费怎么处罚1、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2、刑事处罚:情节严重者,以“强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
    2023-06-16
    500人看过
  • 强迫交易罪与导游强迫消费
    依据我国旅游法的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如果导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以及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是可能会构成强迫交易罪导游强迫购物违反了什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导游强制要求游客消费购物,建议可以先向该导游所属的旅行社协商解决。如不能协商解决,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游客投诉后,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3
    297人看过
  • 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怎么处罚
    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处罚如下: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罚款;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第九十八条旅行社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
    2024-04-22
    229人看过
  • 港澳7日游被强迫购物怎么办
    国庆黄金周的假期刚好是七天,有些人就报名了一些旅行社举办的港澳7日游,让自己旅游香港澳门一个星期。本来是开心的事情,结果在旅游过程中有强迫购物消费的情况。那么面对港澳7日游被强迫购物怎么办?根据法律规定,强迫旅游者购物的,会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对旅行社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导游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等。并且旅行社还要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国家旅游局昨日就新的《旅行社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旅行社不合理低价等问题均作出了相应规定。根据条例,游客如果被旅行社强迫购物,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有权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新条例明确规定,旅行社指定具体购物场所或者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购物次数、停留时间、购物场所的名称和主要商品情况
    2023-05-05
    130人看过
  • 当导游被迫购买物品时,如何保护他们的权利
    1、旅游者被导游强制购买物品时如何维权被导游强制购买物品的旅游者,可以向旅游行政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旅行社赔偿。旅游主管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营业执照;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的,处一倍以上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暂停或者吊销导游证和导游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得欺骗旅游者,不得通过单独安排购物、支付旅游项目等方式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应当组织接待游客,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或者安排额外的有偿旅游项目。但未经双方协商或旅游者要求,不得影响其他旅游者的行程。违反前两款规定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旅行社
    2023-05-02
    466人看过
  • 旅行社强迫购物如何证明
    目前很多旅行社都有强迫购物的情况发生,面对这类事件层不出穷,很多旅游者都会想要投诉旅行社或是导游,维护个人的权益。但对于一些强迫购物的旅行社要投诉它们的话,必须要有相应的证明。那么旅行社强迫购物如何证明?各旅行社也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出境游项目,一些项目价格之低令人咋舌。事实上,很多看似低价的旅游项目都暗含购物陷阱。如果仔细算来,一些旅游项目的报价是明显低于成本的,其运营模式就是以低价吸引客源,到达目的地后再通过购物回扣来盈利。由于强制购物在现实中举证较为困难,旅游者可能也并未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因此实际维权可能会受到较大阻力。因此也提醒广大旅游者,在报名旅游项目时不要一味贪图便宜,一旦出现了侵权情况要积极搜集证据,以便维权。处罚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强迫旅游者购物的,会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对旅行社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导游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
    2023-05-05
    330人看过
  • 导游服务与购物金额挂钩强迫购物、索要服务费事件不断
    出门旅游时,被导游强行拉入商场,购物时间比游玩时间长,不少导游会私自兜售商品,并暗示游客给一定金额的小费,如果游客购物消费少了或是不给小费,导游便会甩脸色给游客看,冷言冷语,更有甚者还会以各种手段威逼强迫游客付小费。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导游没有基本工资,只能靠灰色收入吃饭。针对导游服务这一话题,游客不满、导游叫苦游客:旅游遭遇强迫购物旅游的第一天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我们都期待能去郁金香花园看看,没想到导游直接把我们拉到了钻石加工厂,一进去就是4个小时,难道我们跑那么远就是为了看钻石啊?下午2点我们才到了花园,导游告诉我们只能待一个半小时,这么漂亮的花园,这么好看的郁金香我们真是看一天都看不过来,而一个半小时我们连花园都走不完。第二天我们到了水城威尼斯,下午安排了4个小时游览后,导游又把我们拉到水晶制品作坊参观了一个半小时。周子荣气愤地说: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这些导游从来不催,在商场呆多长时
    2023-06-07
    70人看过
  • 旅游团强迫购物维权途径有哪些
    一、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旅游者在旅途中若遇旅游纠纷,可先与组团社的全陪、领队或地接社导游多沟通,不能解决时,再与组团社联系,要求妥善处理。要及时向他们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听取旅行社的答复后再做决定。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旅游法》规定,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消费者在与旅游经营者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等机构与旅游公司进行调解解决。但是调解必须遵守自愿和合法原则。1、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解工作必须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二是调解协议内容必须出自双方自愿。2、解的合法原则主要指调解工作要以事实为根据,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正确地适用实体法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与民事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相冲突,不得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三
    2023-04-30
    62人看过
  • 如何应对导游的强制消费行为问题
    一、如何应对导游的强制消费行为问题遇到导游强制消费,游客可以先向该导游所属的旅行社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还是没有解决,游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二条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协商;(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导游强制游客消费购物将被吊销导游证吗导游强制游客消费购物会被吊销导游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处二千元以上二万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强制旅客消费的旅行社,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根据违法所得的数额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
    2023-11-08
    154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该怎么治导游强迫购物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7
      我国的最新的《》规定,当旅游者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四种维权方式可供选择。 1.消费者在旅游方面遇到纠纷可通过双方协商; 2.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4.同时,也可以向提起诉讼。
    • 导游强迫购物违反了什么法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6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导游强制要求游客消费购物,建议可以先向该导游所属的旅行社协商解决。如不能协商解决,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游客投诉后,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一条 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遵守
    • 导游诱导购买假货,如何应对?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07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发现商品是假货,可以与商家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如消费者协会、工商管理部门等。如果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消费者可以考虑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
    • 导游强迫购物旅游法怎么处罚,法律有哪些规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2-08
      法律分析 导游强迫购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的处罚是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若是导游、领队向旅游者索取小费的,也会受到上述的处罚。
    • 怎样维权游客被强迫购物?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9-28
      根据新《旅游法》的规定,第四十一条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所以,当遇到强制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