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同违约金写多少,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也就是说,即使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标准,该标准如果与实际损失有差异,诉讼过程中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调整。
具体分析,此处的规定体现出法律对守约方的保护: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通常是守约方)可以请求予以增加,此处只要是“低于”,就可以请求增加,没有量的要求;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通常是违约方)可以请求适当减少,此处必须是“过分高于”,有量的要求,并且只可以请求“适当”减少。
此外,这种增加或适当减少的请求,必须由当事人在诉讼或仲裁中口头或书面予以提出,否则,法院或仲裁机关不能依职权予以增加或减少。出于保护交易安全的考虑,法律在此处对违约金的适用做了详尽的规定。
一、违约金的适用要以约定为前提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方支付给对方一定金额的货币。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因此,违约金的适用是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为前提的,如果合同中没有对违约金作出相关约定,一方违约,另一方在诉讼中主张违约金的,法院不予支持。
二、当事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相应的利息作为补偿,利息的计算标准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这种主张必须在诉讼请求中明确是利息损失,不要与违约金混淆,原告的诉讼请求对于主张违约金还是主张利息损失不明确的,法官可以行使释明权,要求当事人明确诉讼请求,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
谁知道合同写了违约金要注意哪些事项
261人看过
-
谁知道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怎么解决
370人看过
-
违约合同可以起诉几次谁知道
431人看过
-
合同违约金合法比例:你知道吗?
82人看过
-
未约定违约金的合同违约金多少
452人看过
-
谁知道欠款合同的合规写法?
264人看过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二是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三是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更多>
-
有谁知道一般劳动合同违约金是多少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4能约定违约金的情形: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从此规定看,假如没有培训费就不能约定违约金。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
-
谁知道协议的违约金和约定金多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41、适用违约金。那么约定5%,就是1万。 2、使用违约金、损害赔偿金。《民法典》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约定5%只有1万,少于实际损失2万,可以请求增加到2万,因此,这样应该可以得到2万元。 3、适用损害赔偿金。实际损害赔偿,那就是2万。 4、定金法则。直接适用定金罚则
-
谁知道三年劳动合同违约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2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谁知道车贷70000违约金是多少钱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14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
那个谁知道车的贷款合同一般违约金是多少?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3每个车贷公司违约金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想看具体违约金多少,可以查看双方签订的合同,上面应该写有具体的逾期罚款利息,一般的罚息都会比较高,所以逾期产生的费用是相当不划算的,既有高额的罚款,又会产生信用污点,所以受损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计算,可以询问办理的车贷公司他们的计算方式,看下是否合理,如果合同上没有写清楚,费用又高的离谱的话,可以正当的维护自身的权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