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报警,但是医美事故属于民事纠纷,即使报警了,公安机关也只是进行调解。
医美纠纷双方应当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委员会或当地卫生主管部门进行投诉调解,也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有关部门会根据纠纷性质进行调查、取证、组织医疗事故专业委员会或法医鉴定。
一旦鉴定结果出来,就会依法公正判决。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能】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一、与美容院发生纠纷向什么部门举报
与美容院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举报:
1、向当地消费者协会举报,也可以通过拨打12315热线举报;
2、向当地工商局举报,因为美容院属于商业机构,归工商局管辖;
3、拨打110报警,通过警方来处理纠纷;
4、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解决与美容院的纠纷;
5、通过媒体记者曝光来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美容院付款后可以退款吗
可以。与美容院协商好是可以退款的。
如果在签订美容合同时约定可以退费的,那么费用是可以退的。
因为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的,可能会构成违约,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美容整容合同纠纷起诉要多少钱?
185人看过
-
跟美容院有纠纷怎么报警
169人看过
-
美容整容合同纠纷管辖权怎么规定的?
224人看过
-
根据规定美容院纠纷可以报警吗
173人看过
-
美容中心骗钱报警有用吗
282人看过
-
美容整形纠纷到哪里起诉
99人看过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 更多>
-
整容费合同纠纷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30整容有术有风险,在手术合同书中对方有载明或者记录吗?没有的话,医院未尽到提醒注意义务,可以以此要求医院承担违约责任。 现在医院只是答应做修复手,对方的技术信赖是完全没有了,可以只要求违约赔偿金。 你可以将合同发过来我看看帮你计算赔偿的数额。
-
整形美容纠纷有哪些法律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30在美容过程中发生纠纷,患者以在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实施的医疗美容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为由提起的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美容整形医疗纠纷如何预防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4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1)术前照相。对任何美容整形手术都要进行符合医学摄影要求的局部照相,一是以便手术前后对比,二是作为法律资料保存,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可作为证据出示。(2)保存就医资料。当你决定进行美容手术后,一定要留下每次的就医资料,例如收据、挂号单、书面就医记录等,这也是万一纠纷发生时,消费者可以申诉维护个人权益的基本证明。就诊的病历记录也是很重要的证据,虽然法律规定病历记录必须
-
合同诈骗罪纠纷报警有用吗(中介合同诈骗报警有用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6中介合同诈骗报警有用。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的会受到法律严惩,报警是受害人走向维权的 第一步。《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美容合同纠纷法律适用范围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151、因合同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纠纷,其诉讼时效期限是三年。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