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是指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能不能离婚的情形,而提起离婚诉讼是,就涉及到举证的问题,离婚诉讼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那么离婚诉讼财产如何举证?
离婚财产举证的办法: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供财产约定协议、财产权属证、财产买卖、赠与合同、继承证明等材料,证明该涉案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或专属于夫妻一方所有。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我国离婚后财产纠纷逐年增多。
首先,夫妻在离婚协议、离婚诉讼程序中没有明确的财产约定,导致离婚后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生分歧。
二是、夫妻双方在约定财产后,一方或双方不按约定履行,或者因离婚协议反悔而发生诉讼。
第三,离婚时共同财产的隐匿和转移增加。
由于婚姻中脆弱一方对另一方财产的真实状况掌握有限,离婚时向另一方转移,而隐瞒财产的情况则不清楚,如果通过其他途径得知,常常要提起新的诉讼来解决。
很多离婚夫妇在婚前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导致双方不能共同成长的最普遍、最根本的原因是离婚率低。
许多夫妇在结婚时,由于经济地位、学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婚姻基础较差。
加上其中一方未成长于精神层面,造成夫妻间思想分歧日益扩大,最终导致离婚。
-
离婚举证离婚诉讼财产如何举证?
421人看过
-
当事人怎么对民事诉讼进行举证
285人看过
-
谁来对借款诉讼中的债务进行举证
410人看过
-
怎么进行继承诉讼举证
288人看过
-
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如何进行诉讼
121人看过
-
离婚诉讼中是否需要进行财产调查?
434人看过
诉讼离婚的流程如下: 1、撰写起诉状,起诉状中写明夫妻双方的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写明诉讼请求为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如果有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等情况的,则可以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并附上证明夫妻... 更多>
-
针对离婚诉讼中不想离婚的当事人,如何进行举证?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26一、证明原、被告是夫妻关系的证据,如结婚证、婚姻关系证明书、户口簿以及身份证。 二、证明婚姻关系破裂的证据。 1、如涉及家庭暴力,应提交法医鉴定,提供证人。 2、如涉及吸毒、赌博行为的,应提交居委会或村委会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涉及行政处罚、刑事犯罪的,应提交有关处罚决定或判决书。 3、如涉及有重婚行为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应提交上述行为相关的结婚证、子女出生证、居住证明、相片或居委会、村委会、公安
-
如何举证离婚诉讼中的共同财产青海在线咨询 2021-05-29(一)房产实践中这方面需要收集的证据主要是两类:一是房屋属于共同财产,但产权证在对方手里;二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偷偷购置房产,另一方不了解具体情况。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当事人既可以自己去查询,也可委托律师调查取证,去房产部门调查该房屋的产权档案,相关资料由房产部门盖章确认。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当事人需要将该房屋的位置及登记名字搞清楚,如果是以对方名字登记的比较容易查到,如果不是登记在对方名下,则当
-
离婚诉讼中财产纠纷举证期限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31而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先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拿出财产分割方案,再由法院进行审查确认;如果男女双方协商解决不了,法院会先提出分割方案,尽量使男女双方能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财产分割协议。如果还是达不成调解协议的,再进行依法判决。而法院在分割财产的时候会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尊重夫妻双方真实的、合法的意愿。 2.男女平等原则。 3.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
离婚诉讼未对财产处理如何进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02《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
-
离婚诉讼举证要点是哪些,如何进行离婚诉讼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3网站首页 招生方案 选课中心 司考资料 备考经验 网校名师 课件更新 法律硕士 移动班 司考政策 历年真题 考试大纲 法律法规 网校论坛 离婚案件举证要点 2015-04-15 (一)当事人自然情况的证据: 1、户口本、居民身份证、结婚登记书、复婚证; 2、离婚证、人民法院判决书、调解书; 3、劳改、劳教单位的证明信; 4、有代理人的,其代理人身份的证明和代理事项、权限、期限、形式的委托书。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