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济补偿,可以要求赔偿社保费用,但是经济补偿金可能就要求不成立,因为社保欠缴的话可以补,劳动部门估计也只会支持员工的补缴而不会支持经济补偿。
在职工与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单位没有向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职工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之后,通知职工将个人应当缴纳的费用退还给单位,规定日期没有退还给单位的,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工作人员可以和单位协商,离职员工须在去职后2年内与单位协商要求补缴社保,因确认劳动关系、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所发生的争议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属地劳动监察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单位补缴社保。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职工社会保险补缴的年限,没有具体层面的法律法规对补缴年限和规定进行了具体规定。职工要求工作单位补缴社会保险的,从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之日起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年。职工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时,应当将个人缴纳的部分尽快补齐。
一、辞退员工跨省转移社保需要什么材料?
1、到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暂停手续,并由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出具《参保凭证》;
2、由本人或用人单位携带《参保凭证》、转移人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当前缴费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申请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入;
3、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受理申请后,对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由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与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办理转移后续业务;
4、参保人员前往当前缴费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申请办理医疗保险关系转出业务,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转移申请;
5、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接到参保人员书面申请及身份证复印件后,为其出具《参保凭证》;
6、参保人员将《参保凭证》送到接收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辞退哺乳期员工社保补缴吗
350人看过
-
公司员工怀孕被辞退补缴社保可以要求吗?
270人看过
-
公司的员工社保未缴纳被辞退的话有赔偿吗?
101人看过
-
员工社保欠缴后公司该如何补偿
192人看过
-
合同到期公司辞退有补偿吗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311人看过
-
公司辞退不愿意缴纳社保的员工需要赔偿吗?
237人看过
-
辞退有补偿吗,公司辞退员工补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6有经济补偿。rr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rr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rr《劳动合同法》r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r(一)劳动合同期满的;r(二)劳动
-
单位辞退员工不缴社保可以补偿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5补偿金包含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基数。也包括奖金、加班费这些。经济补偿金=补偿时间×离职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平均工资的算法:是当月所有的应发工资数,就是扣个人保险及公积金以前的那个数。扩展资料: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的基数是劳动者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因此工资包含哪些项目是上述问题的关键。对此,《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
-
三年社保未缴社保被公司辞退可以补偿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4直接到劳动关系建立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立案,可以索要未按时缴交社保的赔偿和无故辞退员工的经济赔偿金,一般劳动监察大队会要求你提供你的银行卡中工资的发放记录,你首先要想好自己的诉求是什么,正常情况下关于劳资纠纷的证据用人单位要提供出勤记录,公司规章制度等证据的,所以你也要看一下自己有没有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要到时候被举证出来就被动了,当然,双方能协商的话劳动仲裁还是会让你们先自行协商的
-
被辞退,公司辞退不给员工交社保,补偿需要付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11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可以获得补偿。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遭受损失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赔偿这部分损失。
-
员工把员工的社保给公司辞退有赔偿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8员工以“单位不缴纳社保”的理由辞职,可以要求单位工作年限补偿,在本单位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以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做补偿标准,同时要求单位补偿入职开始的社保和单位无法协商,离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规定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