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隐瞒真实行程什么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7 20:03:27 118 人看过

疫情期间隐瞒真实行程将会构成我们国家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

依法严惩造谣传谣犯罪。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制度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虚假疫情信息或者其他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对虚假疫情信息案件,要依法、精准、恰当处置。对恶意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制造社会恐慌,挑动社会情绪,扰乱公共秩序,特别是恶意攻击党和政府,借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制度的,要依法严惩。对于因轻信而传播虚假信息,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任何的人员都不能够侵害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所以在目前,这个特殊的肺炎高发期间内都必须要如实的报告自己的行踪,否则的话很有可能对于整个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惩处,利用刑法武器来进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05: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开发商隐瞒房屋真实情况怎么赔偿
    开发商隐瞒房屋真实情况应承担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买受人可以要求退房,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价补偿,同时开发商应酌情赔偿买受人由此所受到的损失。一、遇上开发商“一房二卖”的情形,买受人该如何维权“一房二卖”的维权方式,具体如下:1、若“一房二卖”已办理过户登记的,该房屋归登记人所有。未办理过户登记的,视为债权,只能向开发商主张债权,不能主张房屋所有权。2、若在两次买卖均未办理过户的情形下,两买受人可以向出卖人主张履行合同,在同等条件下,人民法院一般会优先支持买卖合同签订在先的一方。若在两次买卖均未办理过户的情形下,两买受人可以解除买卖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赔偿责任。3、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的事实,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
    2023-02-13
    388人看过
  • 居间人故意隐瞒真实信息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典十五条规定,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居间人负有如实向委托人报告关于订立合同有关事项的义务。有关事项包括相对人的资信情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产品规格等情况。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居间人要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如实向委托人报告,不能为了达到获得佣金的一己之私,而向委托人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欺骗委托人,以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如果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但不能要求支付报酬,还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例如居间人明知第三人的标的物有瑕疵,却故意向委托人隐瞒真实情况,使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了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给委托人造成的损失,由居间人赔偿;如果是第三人故意隐瞒标的物有瑕疵的情况,居间人确实不知的情况下,
    2023-04-17
    76人看过
  • 什么是隐瞒真相诈骗
    1、虚构合同主体,即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行为,这是合同诈骗犯罪中最惯用、最常见的诈骗手段。2、虚设担保。即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行为。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作担保,是指行为人提供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票据)支付定金或作为抵押物。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是指行为人以虚假的证明行为人对房屋等不动产和车辆等动产具有所有权的证明文件,即以自己不享有所有权的财产作抵押物。3、设置陷阱。即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取得和履行合同的行为。此种诈骗方法最具欺骗性,行为人本身并无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诚意,却与他人签订合同,先付给小额货款或少量货物,制造准备履约的假象,骗出全部货物或货款后,就采取推、拖、躲、赖等手段不履行合同的其余义务。4、携款逃匿。即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
    2023-02-13
    437人看过
  • 疫情期间隐瞒疫区接触史的处罚措施
    隐瞒疫区接触史的处罚标准如下:第一,对于明知但隐瞒疫区接触史的,那么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第二,对于不知自己是否传染新冠肺炎,而隐瞒疫区接触史的,情节严重的,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此,如果一旦是从疫区回来的,必须即刻如实向有关防控部门上报。隐瞒安全事故如何处罚不报、谎报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耽误事故抢救,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触犯不报、谎报事故罪的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判处拘役。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
    2023-06-30
    169人看过
  • 中介隐瞒租房真实情况造成损失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
    2023-04-17
    172人看过
  • 故意隐瞒二手车真实情况,算欺诈吗
    二手车欺诈认定:应当以一方所隐瞒的情况或捏造的事实是否足以对另一方的意思表示的形成及其内容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标准。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从而购买二手车的,可以认定为二手车欺诈行为。律师补充:1、重大误解情形下的合同撤销权。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2、欺诈情形下的合同撤销。对于合同相对人的欺诈来说,必须要有一方当事人欺诈的故意,这种故意以欺诈一方明知某种真实情况为前提,既包括使对方陷入错误判断的故意,也包括诱使对方基于此错误判断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同时,还必须有一方当事人实施了欺诈行为。3、乘人之危并导致合同显示公平情形下的合同撤销。4、一方或第三人胁迫情形下的合同撤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5-06
    430人看过
  • 隐瞒疫情是否构成犯罪
    隐瞒疫情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未及时上报或故意隐瞒疫情,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疫情期间偷着上课怎么处理呢疫情期间偷偷上课属于违反相关防疫措施要求,打乱国家防疫安排,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等措施是一切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所以,疫情期间偷偷上课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因疫情期间偷偷上课的行为产生严重后果的,如引发病毒传播等,则触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共判多久行为人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行为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2023-03-23
    465人看过
  • 故意隐瞒疫情是犯罪吗
    一、故意隐瞒疫情是犯罪吗故意隐瞒疫情的,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要承担以下的责任:如果隐瞒疫情情节较少,不构成犯罪的,承担治安处罚责任,处5-10日以下行政拘留,并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23-04-14
    214人看过
  • 男人隐瞒真实年龄结婚会怎么样
    在婚姻登记中,婚龄是一个关键因素,必须达到法定婚龄才有登记结婚的资格。有的人可能会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那么这种情况算骗婚吗?隐瞒真实年龄并不算骗婚,只要结婚时符合结婚的实质性要件即可,如果到现在都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可以起诉婚姻无效。一、男方隐瞒年龄算骗婚吗?男方隐瞒年龄,如果在结婚时符合结婚的实质性要件不算骗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构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骗婚”行骗者,可依据国家合法的婚姻登记程序,或以婚姻为诱饵的形式,来诈取他人的财物。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然而现在,婚姻诈骗已经演变
    2023-03-24
    70人看过
  • 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怎样处罚
    一、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怎样处罚1、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的,给予以下处罚:(1)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2)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二、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
    2023-06-14
    467人看过
  • 隐瞒真实信息获取经济适用房
    一、隐瞒真实信息获取经济适用房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等骗购经济适用住房的,一经查实,立即责令退还,并依法追究其责任。为购房人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或个人,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1、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人骗取的只是一种购房资格而非财物,同时,行为人也完全支付了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没有给开发商造成任何财产损失,因此,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并不构成诈骗犯罪。2、骗购经济适用房,其骗取的不仅仅是一种购房资格,也是一种现实的财产利益。如果行为人提供的证明
    2023-03-20
    276人看过
  • 诈骗罪的隐瞒真相认定
    诈骗罪成立的起点是欺骗行为,即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是否实施了此类行为,系认定构成诈骗犯罪的关键,不具备这一特征的,不能以诈骗罪定罪量刑。一、诈骗罪被逮捕怎么办诈骗罪被依法逮捕的只能说犯罪嫌疑很大,办案机关搜集到了确实、充分的证据足以定罪量刑,但并不能过于绝对的认为构成犯罪,应积极联系律师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若确实涉嫌诈骗罪,应当按照诈骗数额及犯罪情节定罪量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婚姻诈骗罪的四个要件首先,我国《刑法》并没有“婚姻诈骗”的罪名,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中可知,1、从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上看,以婚骗财的诈骗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产生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2、在
    2023-03-06
    91人看过
  • 隐瞒事实真相骗取赠与房产怎么办
    1、可以要求撤销赠与房产。2、法律规定:《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及其行使期间】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隐瞒事实真相算诈骗吗隐瞒事实真相不算诈骗。隐瞒事实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是会被拘留或者罚款。刑法上的虚构事实,就是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实,骗取他人信任,可以是虚构全部的事实,也可以是虚构部分事实。隐瞒真相则是指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隐瞒事实双方属于诈骗罪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用虚构事实或是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标准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
    2023-08-17
    356人看过
  • 女子隐瞒南京行程致扬州疫情被立案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近期真实事件:【警方通报】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通报:7月29日,我局依法对毛某宁(女,64岁,户籍地∶南京市秦淮区,居住地∶南京xx区xx街道)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7月21日,毛某宁从南京居住地来扬州,住在其姐姐毛某亚(女,70岁,现住扬州市邗江区xx街道xxx村)家中。7月27日,毛某宁因咳嗽、发烧自行到扬州友好医院就诊并被控制。7月28日,毛某宁核酸检测结果为初筛可疑阳性,经扬州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即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当日,经扬州市级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现已被转运至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经初步调查,7月21日上午,毛某宁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来扬州,居住其位于扬州市邗江区xxx村的姐姐家中。7月21日至27日期间,未按照邗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各类居民小区封控管理的通告》要求
    2023-05-14
    11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疫情发生时刻意隐瞒真实行程属于违反法律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13
      疫情期间刻意隐瞒真实行程会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疫情监测有资料瞒着真实行程会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05
      疫情期间隐瞒真实行程可能构成犯罪,可能触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量刑规定是,后果较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疫情防控期间,刻意隐瞒行程的,构成犯罪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09
      疫情防控期间,可以隐瞒行程的,有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疫情期间生病自行隔离算隐瞒病情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5
      1、疫情期间生病自行隔离算隐瞒病情,如果在发热前14天内有疫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病毒感染者的接触史,则必须按照规定上报。 2、如没有上述经历,但又无法判断是否感染病毒,也应按照所在基层组织要求上报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确诊。
    • 疫苗期间故意私自隐瞒疫苗行程算刑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02
      对疫情期间故意隐瞒真实行程造成疫情传播的行为,将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