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裁判方式包括维持原判决、裁定;改判、撤销或者变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二审裁判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一、民事上诉的方式是什么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上诉可以采用书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头的。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用口头提出上诉的,人民法院应制成笔录,以固定或转呈其上诉意愿。在审判实践中,对于被告人在一审判决、裁定宣告或送达后,口头表示冤屈,而未明确表示上诉的,审判人员应当向其解释上诉权的意思和上诉程序。经解释被告人表示上诉的,应当按上诉处理;经解释仍不明确表示上诉的,则不能按上诉处理。另外,口头申请上诉必须由上诉主体当面、直接向第一审法院的有关人员提出。如果其采取电话、转托他人捎口信等间接的、无法有效认证身份的方式提出上诉,不能视为符合法定口头方式的要求。只能视为诉讼主体有上诉的意向,但是否真实有效,则需进一步核实,并办理相应的手续,记录诉讼主体的口头申请,并由其签名或盖章。
-
二审裁判的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324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适用部分仲裁的情形
332人看过
-
案件送达方式适用条件
346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哪些案件适用裁定的审理方式?
395人看过
-
自诉案件开庭审理及裁判方式
360人看过
-
驳回自诉裁定书的适用情形,自诉案件的特点有什么
147人看过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
上诉案件如何裁判,民事诉讼可以上诉的情形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7一、上诉案件如何裁判上诉案件如何裁判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终结,经合议庭评议,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判决和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
-
案件中可以适用刑事谅解方式的情形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211、故意破坏财产事件.破坏生产经营事件和轻微伤害事件2、妨碍通信自由事件3、违法侵入他人住宅事件4、合法债务.经济纠纷非法拘留他人,无殴打.侮辱等情节5、交通事故事件6、因无生活而首次盗窃.欺诈事件7、初犯.偶犯.在校学生.未成年人.70岁以上老年人和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岁婴儿的妇女,准备犯.中止犯.防卫过当.避免危险的时候和亲戚、邻居.同事等纠纷引起的事件。
-
二审裁判的方式及其适用条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6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案件和再审案件,对原审法院
-
经济仲裁适用情形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29经济仲裁适用情形 1、涉外经济仲裁,主要处理国际贸易中带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争议。 2、国内经济仲裁。专门解决业主与雇佣者,承包人与发包人、专职开业医生与病人之间有劳资关系,权利、利益等的争议。采用仲裁的办法解决国内经济合同中产生的一切争议。在我国一般只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仲裁委员会。
-
劳动仲裁适用方式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0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了劳动仲裁的使用范围,具体如下: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