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想分析将来的政策走向,绝不能纯粹站在民间利益的角度看问题,而应该学会利用政府财政的视角。
比如,房地产为例,站在民间的角度不停喊房价太高了,离谱了,或者征地不合理,没有用。但如果从政府的角度看,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一半以上,已经成瘾的地方政府离开了它就会出现财政崩盘,立即明白为什么这十年任志强比谢国忠聪明。
那么,既然已经上瘾,为什么又要提土改呢?
逻辑在于,这个成瘾的模式不可能永远玩下去,政府已经预感到,未来的土地不好卖了。
2、如果从自然供给上看,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充足的土地。比如,我去北京南三环附近的一个货场提货时,发现周围全都是大片的空地,那儿的房价已经两三万一平,但只要政府愿意,就可以把空地搁置起来让它一文不值。
在东五环附近更是不少大片的未开发土地,有的地方孤零零地耸立着一个楼盘,而周围就是十倍于它的空地。楼盘价格都在万元以上,而不盖成房子的空地则没有显性的价值。
地荒是地方政府人为制造的假象,通过这种假象来抬高土地出让金,维持地方财政。
3、但这样的情况快玩不转了。一是就算是限制土地,市场也总有个饱和的尽头;二是虽然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市场繁荣,认为农民进城要买大量的房子,但实际上,这个市场远比想象的小得多。
许多农民进城的唯一途径是靠拆迁,一拆,手里就有了两三套住房,不拆就肯定买不起。他们不可能投入现金去支撑高房价,地方政府也就赚不到太多他们的钱。
所以,楼市的逆转是迟早的,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的减少更是迟早的。
这里所谓楼市逆转,不一定是指房价下跌。实际上,政府依靠宽松货币政策,完全可以让楼市价格不跌,而让其他商品价格上涨,用普遍的通胀的来填平房价。同时,政府还可以用经济数据掩盖事实上的通胀,神不知鬼不觉就保持了房价的稳定。
但政府可以维稳房价,却无法维稳需求。楼市逆转,主要是看需求面的逆转,也就是购买的人少了,用不了这么多房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自然就卖出去了。到底是价格下跌,还是进入滞胀,这倒是其次的。
4、当一些泡沫性城市已经崩盘后,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城市陷入其中。京广沪等城市可能会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但也不是没有财政上的风险。
一句话,这些风险最终的反应是地方政府卖不出去地,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地方政府面临破产危机,这才是改革真正的动力。
当中央政府预感到未来财政会出事,才会想着做改革。
5、那么,如何改呢?
改革的目的就是为地方政府找钱,填平土地出让金留下的坑。
为什么不能通过缩减地方支出来改革?答案是做不到。政府财政一旦膨胀,是无法收缩的。而且越是到经济衰退时期,越是会出现更多的救济和维稳项目,政府财政反而会更加膨胀。
如果不能缩减财政支出,就只能靠扩大财政收入、寻找新的财源来填坑。
6、找钱的第一个方式是交房产税。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开始炒作加快房产税改革。房产税是一个重复征税项目,所谓的土地出让金就是把七十年房产税一次性征收。但不要指望从法理上去分析,而要从实际情况考虑政府收入的紧迫性。
但如果全部征收房产税(连一套房也征收),由于牵扯到几乎每个家庭的利益,征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只从第二套房开征,又很难满足地方政府的胃口。
第二个方式是加强金融改革,这有助于地方政府多元化它的融资能力,不在债权这一棵树上吊死。但金融改革也难度很大,问题重重,也不能做过多指望。
第三个方式是靠工商业、服务业税收的增量来填补土地出让金的缺失。但这也很困难,因为工商服务业的税收本来已经很重,包括许多非正式税收项目。加上土地成本已经拖累了它们的盈利能力,未来的税收空间并不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税收改革这一块只能起到理顺社会税务负担的作用,暂时还做不到大幅度增加财政。
第四个方式是改革分税制,现在中央拿走了税收大头,未来中央不要拿走这么多,把更多的收入留给地方政府,填平土地出让金的坑。但随着中央政府开支的加大,以及集权趋势的加强,指望中央政府让出太多的税来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除了房产税、金融改革、工业增税、改革分税制之外,还必须有其他的方法。政府这时候意识到还有一块没有抽税的干净土地:农村土地。
7、为什么需要农村土地改革?
原因在于这里有一个双赢的空间:第一,政府在这里还没有开始抽税,农业税取消后,连农地也没有税了,哪怕能从这些空白土地上征上一点,都是纯粹的增量。
第二,农地由于限制过严,农民利用农地变现能力很差,只要把农村土地的活力多释放出来,农民多赚了钱,也不在乎政府拿走一点儿。
所以,存在农民也赚钱,政府也赚钱的可能性。这个双赢的空间看上去很诱人,使得人们充满了幻想。
8、可是,怎么才能把农村土地释放出来,又怎么保证地方政府抽到税?
这才是土地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要探索的领域。
9、有人认为,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改革的方向。
以前农民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拿土地去做抵押贷款。改革后,农民就可以抵押土地使用权,贷出钱来做小买卖,或者发展土地经营,或者发展消费。这样就增强了农村土地的金融价值和农民的财产变现能力。
这样做还可以提高农村的活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这样做的问题是:银行没这么大的积极性。如果农民违约,就算土地使用权归了银行,但土地还是在人家村里放着,银行很难将这些零星土地处理掉。
另外使用权又如何界定?没有产权的使用权边界到底在哪里。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样做对地方财政又有什么帮助?如果没有帮助,它又怎么会积极去推进?
所以,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尝试各地已经做了不少,但成功的范例并不多见。
10、如果把产权全部放给农民呢?
如果有了产权,从理论上,农民就可以盖楼直接冲击城市楼市,让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出现大幅度下滑。这等于出现了许许多多合法的“小产权房”,更让政府头疼。
11、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土改最后可能还是离不开城市开发的模式。即,地方政府负责规划,全盘操手土地开发,再从中提取一部分收入作为财政。不可能让民间实现自由流通,也不可能完全确权。
12、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农村土地过于广阔,它的价值何在?就算要卖,也必须有人买才能实现交易闭环。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有可能会鼓励城市居民和城市企业进入农村。城里人花高价买了房子之后,由于住着不舒服,可能会被诱导着返回农村购房或者消费,帮助农村土地升值。
另外,会有更多的农村土地在未来发展娱乐和服务业,满足城市人口回归自然的愿望。
13、但不管怎样,上面的改革与人们设想的土地改革有着明显的落差,人们指望会有全盘性的确权,但从分析来看,这样的改革不会发生。
目前的改革似乎陷入了死循环:只有填补上地方财政巨大的断崖,政府才敢于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可如果不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根本没有办法填补这个断崖。
14、要想真的跳出这个死循环,只有一个办法:紧缩银根,直至造成一批地方政府的破产,警告其他地方政府不能再玩卖地和财政扩张的游戏,逼迫他们学会过紧日子,也斩断市场和地方政府的勾结链条。在市场出现一定混乱之际,迅速实现土地的完全确权,逼迫地方政府学会在新环境中生存。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22年)
127人看过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改革新途径
396人看过
-
2023农村土地制度具体改革方案是什么
441人看过
-
改革农村耕地补偿制度
308人看过
-
2023年武汉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最新消息
115人看过
-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维护农民权益
279人看过
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简称为农地。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 更多>
-
2022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规定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14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3、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4、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 5、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
已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几个县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30每经评论员A日前,XX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标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土地的所有制不会改变,这是根本,建立在现行产权基础上的承包权、经营权等可以进行交易。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
-
农村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宅基地制度本身的改革上.对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30现在宅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是违规违法使用宅基地的太多了,甚至是违法占地,政府怎么严格执法,怎么处罚他们,关键是以后怎么依法发放宅基地
-
我国第一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效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9第一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
-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前后可以申请新的土地使用法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3可以,但是用审批一词比较合适,因为宅基地是不能买卖的,但是乡镇政府是有权审批下属村级的宅基地的。为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更好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会议通过报请全国人大授权在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草案提出,要在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