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根据《关于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的通知》(银发[1999]289号)的相关规定,“非法集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吸收资金。
(2)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高息集资;
(3)利用民间会社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4)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发行或变相发行彩票的形式集资;
(6)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7)利用果园或庄园开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形式多样,隐蔽性和欺骗性越来越强,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有关部门建议:
1.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2.要结合非法集资的基本特征,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是否承诺回报,非法集资行为一般具有许诺一定比例集资回报的特点。
3.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投资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这巨大风险。
4.要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非法集资有哪些?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法条,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的主体和客体以及具体行为,法律都是有明确的规定,而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民个人的财产权利,在实际生活中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应该要了解对非法集资行为有一个准确的了解。
-
非法集资资金如何返还,有哪些法律规定
304人看过
-
如何认定非法集资的非法性,非法集资是哪些
478人看过
-
非法集资处置办法的法律规定
438人看过
-
关于返还非法募集资金有哪些法律法规
325人看过
-
非法集资抵押物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哪些?
85人看过
-
西安市非法集资最新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
284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特点是什么, 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23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非法集资的特点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
-
非法集资处置办法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处置非法集资案件的程序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6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中衍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行业。比如金融行业。这个行业简单来说就是“钱生钱”的行业,其实就是集资来实现一定的目的。因为这个行业的风险性,各国对于金融行业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尤其是关于集资的方式,那么,关于非法集资处置办法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一、政府处置非法集资的程序根据《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操作流程》和《四川省处置非法集资实施办法》规定:对非法集资案件一般由当地政府
-
非法集资应判几年?对集资有哪些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9非法集资从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看,从属于主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起次要或辅助作用。 《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
非法集资判死刑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法律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05非法集资不会判死刑。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非法集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最重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最重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怎么告非法集资的人有没有法律规定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20非法集资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建议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可以向银监会、工商局举报,由当地银监、公安、工商等部门介入查处。 1、加强监测预警。 2、及时调查取证。 3、果断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