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弃监护权申请范本如何写?
放弃孩子监护权协议书写清楚被监护人的基本的信息,还有就是放弃监护的原因基本上就可以了。
1、若被监护人未满十八周岁的:
兹证明_______,男/女,于___年__月__日出生,
_______的生父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_生母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健在的,可任选父母其中一人)
。
3、若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兹证明_______,男/女,于___年__月__日出生,
_______的生父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_生母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的配偶是
______(针对已婚的情况)。
二、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区别
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但是,监护制度更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从这个意义来讲,监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似乎更为妥当。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都是对等的,但抚养权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其亲生子女不能以此为理由不承担赡养义务,抚养权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血亲而产生的。
三、变更监护权程序
1、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能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前提条件;
2、需要有人提起变更孩子监护人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孩子生父母,长期抚养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须是与孩子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
3、就是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从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做出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判决。
监护权是我国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一种监护权利,目的是为了保护我国未成年人的利益,以更好的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父母应当尽职尽责履行监护权。
-
如果申请放弃监护权可以吗
490人看过
-
如何放弃精神病监护权
350人看过
-
后妈如何主动放弃监护权?
337人看过
-
自愿放弃监护权合同范本是怎样的?
249人看过
-
怎样可以申请放弃孩子监护权
250人看过
-
申请放弃抚养权监护权是合法的吗
149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被告放弃笔迹鉴定申请的范本怎么写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03被告放弃笔迹鉴定申请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的材料,表明自己愿意放弃笔迹鉴定。实际上在民事诉讼活动当中是存在着具体的笔迹鉴定的,因为很多的情况之下会有弄不清楚具体的笔迹真假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之下的话,就必须要通过司法机构来进行鉴定。
-
放弃权书如何申请办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7放弃继承权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继承人放弃自己享有的继承他人遗产权利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的活动。我国法律规定允许公民自愿放弃自己的继承权,但放弃继承权应当依法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 1、放弃继承权公证的管辖。当事人申办放弃继承权公证,应当到其住所地或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 2、对放弃继承权公证的申请。继承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是公民依法继承他人遗产的的权利。因此,放弃继承权公证必须由继承
-
监护人证明范本,监护人证明如何写北京在线咨询 2021-08-31对于不同情况,证明书不同。小编为您解答。监护属于民法范畴,根据地区的差异各国对监护一次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国内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监护中常涉及相关事项有:监护人、监护权、监护人顺序、监护人的职责、监护人委托书、监护人委托书等。
-
村民申请监护人护人手册范本怎么写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7申请更变监护人 XXX法院: 我叫XXX,今年XX岁,住XXXXX,身份Z号XXXXXXXXX,我现随父亲XXX生活。 我父亲和母亲XXX于XX年XX月XX日结婚,后生下我,他们因感情不和现已离婚,我随父亲生活,在共同的生活中,父亲的种种恶习令他无法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请问对父亲的监护权更变监护权变更为母亲。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监护人:XXX 年月日
-
离婚放弃抚养权,监护权如何确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1-12-13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