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应如何处理不辞而别的员工?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8 21:02:38 256 人看过

有些单位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辞而别的员工。大多数单位认为,员工这样的行为对本单位也没有更多的影响,单位也不能强制要求员工来上班,因此对这样的情况也就不再追究,视为与员工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但根据法律上的要求,在单位未予员工正式解除劳动合同前(需有明确的书面文件),单位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且根据以往的法院案例,单位甚至要向其支付部分工资。

因此在面对上述情况时,律师建议,单位应采取以下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书面通知该员工限期来单位上班,并在通知中注明,发出后几日内视为该员工收到此通知;

若该员工在书面通知后仍不前来上班,累计达到员工管理制度规定的无故旷工开除天数后,单位应再次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书面通知与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特快专递地址应以该员工入职时填写的个人资料地址(或劳动合同中填写的地址)为准。若单位未留有上述材料,也可按身份证上的地址进行邮寄;

单位在特快专递单中的文件内容一栏应注明所邮寄文件名称为“上班通知”或“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所涉及的书面通知应一式两份,邮寄一份,单位留存一份。快递单应与通知一并妥善保存;

单位考勤制度中应有明确规定,若员工旷工几日,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

只有经过了上述程序,该员工才正式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避免了后期的纠纷。

:开除员工的合法程序

辞职后年终奖还有吗

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告知的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9日 04: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单方解除合同相关文章
  • 关于不辞而别员工的处理建议
    首先,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书面通知该员工限期来单位上班,并在通知中注明,发出后几日内视为该员工收到此通知;若该员工在书面通知后仍不前来上班,累计达到员工管理制度规定的无故旷工开除天数后,单位应再次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书面通知与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特快专递地址应以该员工入职时填写的个人资料地址(或劳动合同中填写的地址)为准。若单位未留有上述材料,也可按身份证上的地址进行邮寄;单位在特快专递单中的文件内容一栏应注明所邮寄文件名称为“上班通知”或“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所涉及的书面通知应一式两份,邮寄一份,单位留存一份。快递单应与通知一并妥善保存;单位考勤制度中应有明确规定,若员工旷工几日,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只有经过了上述程序,该员工才正式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避免了后期的纠纷。
    2023-04-30
    172人看过
  • 员工因辞职被单位拒绝应如何处理
    一、员工因辞职被单位拒绝应如何处理员工因辞职被单位拒绝应处理的方式是:可以要求公司说明理由;如果员工是依法提出离职申请的,则员工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离职。如果员工的辞职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则可以更正后再申请辞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自己辞职怎么申请劳动仲裁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5.仲裁庭开庭审理、调解;6.做出裁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
    2023-11-26
    99人看过
  • 公司员工不辞而别,员工如何维权?
    员工不辞而别绝不等于自动离职。处理此类情况,公司有几点必须注意:1、公司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时应该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2、该通知书至少应该载明这些内容:自该员工旷工期满之日起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该员工在十五日之内办理档案、社保转移手续,否则后果由该员工本人承担;自该通知书开出之日起,该员工今后的所有行为均属于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3、员工正常的劳动报酬继续及时结算并发放给该员工。一、国企员工违规办企业怎么处置?国企员工违规办事,企业应该辞退该员工,企业员工辞退流程:1、根据相关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试用期内,如果是公司能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其他符合辞退的,也可以辞退,不需要支付补偿;2、部门经理发出员工辞退通知书,写明辞退的具体原因交至综合部,综合部写明意见后再交至总经理审批;3、部门经理对辞退员工进行面谈,说明辞退的具体原因;4、员工签字同意后,通知辞职员工依据程序办理离职手续
    2023-02-21
    272人看过
  • 如何处理工伤员工被单位辞退
    工伤员工被单位违法辞退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应由谁举证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由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认定。《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有没有劳务公司给工人交社保的产生劳动纠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
    2023-06-26
    194人看过
  • 单位拒绝员工辞职申请应如何处理好
    一、单位拒绝员工辞职申请应如何处理好是可以先与公司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话,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申请劳动保障监察,要求公司履行法定义务。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单位拒绝员工辞职申请的通知书怎么写单位拒绝员工辞职申请通知书的写法:1.标题:明确标明“提前一个月离职通知书”或类似的标题。2.双方信息:包括离职者的姓名、职务,以及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名称。3.离职原因:简要说明离职的原因,但不必详细介绍个人薪酬待遇等敏感信息。4.离职时间:明确标明离职日期,通常是在一个月后的某一天。5.工作交接:说明在离职前将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接受的培训,以及与接替者的交接事项。6.保密和竞业禁止:如果涉及保密或竞业禁止事项,可以在通知书内明确注明相关条款。7.感谢和祝福:
    2024-03-10
    182人看过
  • 员工不辞而别未办理任何离职手续该如何处理
    一、员工不辞而别未办理任何离职手续该如何处理针对员工主动离岗且未履行离职流程的情况,企业有必要将离职相关信息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通过邮政服务寄往该员工的实际居住地址。若实在难以直接交到他手中,或经过多次投递都无果的话,企业可以考虑在报章杂志或其他公众媒体进行公告,声明该名员工已经离开公司。其次,论及有关员工离职事宜,作为用人单位,理应为他们办理充足的离职手续。当离职系由员工个人提出起,用人单位就应当向其开具相应的离职证明。然而,离职证明和办理离职手续并非同一概念。离职证明的功能在于明确体现员工与前任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终止,以便于其未来寻找新的工作时,能提供给新用人单位审查之用。同样地,有些员工在离开现职过程中,可能会需要得到原用人单位所出具的离职证明文件。因此,作为用人单位,有为员工提供离职证明的义务。然而,若员工未尽告知义务即擅自离岗,则用人单位应依法视为旷工情事处理。若旷工时间
    2024-03-18
    500人看过
  • 职工不辞而别单位怎么办,劳动者辞职应注意什么?
    一、职工不辞而别单位怎么办用人单位遇到职工不辞而别时,应依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实际操作时,首先由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限期回单位,在职工逾期不归的情况下可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做出处理决定。其次,用人单位必须将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职工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方法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最后,在用人单位对不辞而别的职工做出的除名处理具备法律效力后,用人单位方可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拒绝为不辞而别之前未建立养老保险等个人帐户的职工补缴社会保险费。二、劳动者辞职应注意什么(一)关于服务期以及违约金的约定。很多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或者员工提出离职时,以必须工作满多长时间为由拒绝员工离职。或者以违反
    2023-02-09
    463人看过
  • 员工辞职时如何处理单位分配的住房
    企业聘用一名员工,并与其签订五年劳动合同。同时,企业给他分配了一套价值20万元的房子。双方约定,该职工在企业工作满5年,企业分配给他的房屋使用权归其所有。员工在企业工作三年后辞职,企业也同意,但企业聘用时分配给他的住房如何处理律师的回答是: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同意。那么,双方就解除劳动关系达成了协议,这也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解决住房问题,首先双方可以协商。协商成功,达成并履行协议的,以双方协议为准。如双方在住房补偿待遇上有分歧,请参照上海市人事局沪人(1998)141号《上海市人才流动涉及的培训费和住房补偿费待遇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为职工分配住房,约定服务年限的,按照服务年限计算报酬;没有必要服务年限的,按劳动合同年限平分减少;双方对递减计算方法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你单位在给职工分配住房时已经达成协议。你可以要求员工赔偿8万元,用20万元除以
    2023-05-07
    152人看过
  • 单位如何处理员工因行政拘留而产生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有关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法院判处刑罚的,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及缓刑、无期徒刑、死刑(死缓)等。公务员行政拘留其处分全在于该人所在的单位来处分,一般情况下,可能是警告,记过,以及开除。一般中国的公务员出现行政拘留时,与其行政拘留的事因有关,也与此人所在的工职单位有密切的关系。若是公职单位认为影响较大,不适合再担任公务员一职的话,此单位则可能会申报开除。拘役五年后被单位发现怎么处理被拘役五年后发现的,一般是涉及到刑事犯罪,并留下案底的,公职人员是需要被开除的,但私人单位可以协商进行认定。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它具有以下特征: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
    2023-07-20
    309人看过
  • 用人单位该如何应对员工辞职
    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办理离职手续,如果离职是由员工本人提出的,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出具离职证明。离职证明与办理离职手续不是一个概念,离职证明是为了证明员工与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用于其第二次就业的时候,供新用人单位审查。有的员工离职,需要原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那么用人单位有为其出具离职证明的义务。但是,如果员工不辞而别,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旷工处理;对于超过规定的旷工时限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半工半读成立什么用人关系半工半读的学生并不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界定,因此,半工半读关系应该属于实习而非劳动关系。由于半工半读的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在半工半读过程中,如果学生和企业之间产生劳务和人身伤害纠纷,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只能按照一般的民事纠纷处理。二、怎么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2023-03-17
    310人看过
  • 员工不辞而别的注意事项
    l。如何解决通知障碍问题当员工不辞而别时,雇主不能免除相关通知义务。因此,通知文本能否有效传递成为关键。在许多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未履行通知义务而败诉提醒:建议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在入职登记表或劳动合同中注明“法定通知地址”,作为用人单位交付相关文件的合法途径。劳动者填写错误地址的,应当承担未送达的责任。地址变更后未履行通知义务的,也应当自行承担责任。在明确告知法定通知地址和相关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如果员工未告别就离开,且无法联系到,雇主不承担通知障碍的法律责任。如何解决损失赔偿问题根据劳动部颁布的规定的赔偿办法>相关劳动合同第4条:如果工人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为招收劳动者而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支付的培训费,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3)给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补偿
    2023-05-07
    165人看过
  • 员工不辞而别的预防措施
    l、如何解决通知障碍问题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相关通知义务。故通知文本是否能有效送达成为关键。许多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用人单位未履行通知义务而败诉。提醒:建议用人单位在入职登记表或劳动合同中要求劳动者明确“法定通知地址”,作为用人单位送达相关文件的合法途径。劳动者填写地址错误的,自行承担送达不能的责任。未履行地址变更后的通知义务的,亦自行承担责任。在明确告知法定通知地址及相关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出现员工不辞而别且无法联系的情形,用人单位不承担通知障碍的法律责任。2、如何解决损失赔偿问题根据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
    2023-08-17
    371人看过
  • 用人单位因员工工资问题而辞退员工,应不应该马上支付工资给员工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公司若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一、工厂辞退员工怎么赔偿无劳动合同未订立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订立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最多11个月。企业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一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二是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三是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
    2023-04-04
    281人看过
  • 如何处理单位内欠债不还的员工
    一、如何处理单位内欠债不还的员工1.协商,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首选的方式是协商,这种方法是最省时省力的。2.请求支付令,支付令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督促债务人为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文书。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是有一定条件的:(1)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2)请求给付的金钱或有价证券已到期且数额确定,并写明了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证据;(3)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4)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3.起诉如果支付令发出后,对方有异议,那就只能选择起诉了。二、欠钱不还是否会坐牢1.欠钱不还一般情况下是不用坐牢的,因为欠钱不还属于民间的借贷纠纷,民事权利的相关诉讼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三年之内没有要回自己的欠款,法律将不会保护相对应的欠款,除非债务人还钱。2.亲戚好友之间相互借钱、用户去贷款平台上借钱,大部分情况下都属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中,欠钱不还的人大概率是不会坐牢
    2023-10-17
    495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解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单方解除合同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在合同履行前或履行过程中,无需经过对方同意,即可解除合同的权利。 单方解除合同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其不履行主要债务等。 需要注意的是,单方解除... 更多>

    #单方解除合同
    相关咨询
    • 如何处理单位员工不辞而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4
      单位处理不辞而别的员工的办法:不辞而别是典型的违纪行为,单位可以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二是追究违纪职工的法律责任。
    • 企业如何应对员工的不辞而别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3
      员工不辞而别,企业应积极履行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争议和风险。
    • 用人单位以入职不辞而别为由,员工向公司辞职,离职时应该如何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4
      如何防止员工离职应当从用人单位和员工的角度来看。一、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员工自动离职,从主观上,其已经没有继续为原用人单位服务的意愿,客观上采用不辞而别的方式不再为用人单位服务,其实质是员工违反劳动合同、劳动法规的规定,违法解除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因此建议解决措施如下:1.做好入职时的准备工作员工入职时,应具体收集员工的联系地址方式或者联系人,并说明公司的相关文件,邮寄至联系地址或其他联系人,即视
    • 公司职工不辞而别如何处理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9
      员工不辞而别是一种法律行为,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既可以通过语言或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其自身行为进行推定。 员工若以不辞而别的方式离职,不符合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者行使解除权的规定,应当认定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的不辞而别为用人单位带来了损失,那么用人单位则可以请求员工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
    • 员工不辞而别扣工资吗没有劳动合同的单位应该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29
      根据具体情况,自我分离属于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做法。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仍需支付工资,但因自我分离造成公司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工资正常支付,用人单位不得扣除。具体情况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扣除或者无故拖欠。《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