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签订合同是否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其他。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仲裁庭审阶段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阶段的程序如下:
1.核实出庭人员身份。
2.宣布庭审纪律、询问回避申请、宣布开庭。
3.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被申请人答辩。
4.仲裁庭调查。
5.质证。
6.仲裁庭辩论。
7.征询当事人最后意见并进行调解。
8.签庭审笔录。
9.庭审终结。
三、劳动仲裁去当地哪个部门
劳动仲裁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
劳动仲裁部门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仲裁委员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n(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n(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n(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n(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n(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n(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委是否受理
103人看过
-
如何进行劳动仲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92人看过
-
仲裁胜诉,但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要求仲裁
394人看过
-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纠纷?
458人看过
-
不签合同、不发工资,可否进行劳动仲裁?
103人看过
-
多年来未签订劳动合同,我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吗?
291人看过
-
仲裁胜诉,但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要求仲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5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虽然劳动合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但并不是没有劳动合同就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举证责任倒置,这是民事法律诉讼中最大的区别,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但劳动者仍需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其他基本证据,如工作服、名片等。当事人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
-
合同到期未续签,劳动者是否可以要求仲裁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7合同到期未及时续签的,可以申请仲裁。根据我国有关仲裁法律,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调解。
-
工作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工作一年未签订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81、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工资。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
-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就可以再进行仲裁?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13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还能仲裁。签了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只是证明劳动者收到通知,不能证明劳动者同意解除理由,不影响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该文书还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
劳动合同未签订怎样提出仲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7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为一年。如果用人单位一直未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在第二个月开始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如果拒绝支付,可以追究用人单位法律责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