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看赠与合同是否有明确的约定,具体如下:
1、婚后赠与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的,赠与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2、赠与合同中明确有说明只赠与给夫妻一方的,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割。
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应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范围作出了规定,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具体如下:
1、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
2、生产、经营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结婚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结婚彩礼一般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或者是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彩礼通常情况下是指婚恋中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
彩礼带有以缔结婚姻为目的的赠予性质,接受彩礼本身就蕴涵着对方答应结婚。双方缔结婚姻关系,目的达到,这种赠与行为就有效存在,彩礼归受赠人所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夫妻共同财产的赠与权属于谁?
469人看过
-
父母赠与子女的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有
425人看过
-
夫妻共同财产到底是属于继承还是赠与
341人看过
-
赠与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赠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227人看过
-
婚后赠与房产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
168人看过
-
遗赠财产是否属于夫妻
307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夫妻财产属于财产赠与吗,能不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7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
夫妻一方擅自赠与共同财产属于否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2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权利,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的,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夫妻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而擅自赠与共同财产,严重损害了另一方的财产权益,有违民法上的公平原则,这种赠与行为应属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赠与夫妻共同财产属于遗嘱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4(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而无精神病的成年人,他们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此他们也可以立遗嘱。 (二)遗嘱人所立的遗嘱
-
赠与财产属于夫妻共有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11赠与财产属于夫妻共有。但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有。其原因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受赠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除外。
-
婚前大额转账是否属于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11婚前大额转账,如果转账人明确表示是赠与给对方的,则视为赠与;如果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与,可能不当得利。既然是不当得利,就需要返还给对方。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损害他人,获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后,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存在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人有义务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