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09:42:37 353 人看过

隐私权是指公民保护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为他人知悉的权利。由于我国民事法律尚未正式承认隐私权,也未对隐私权的概念、内涵、外延和受保护的范围作出明确界定,立法上属于空白。司法实践中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以及同我国其它权利的保护相比,还显得十分薄弱和无力。由此,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更广泛全面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隐私权法律保护意识隐私是公民私生活中的秘密,这是通常的理解。从严格意义上讲,隐私还应包括个人秘密之外的不愿为他人知悉的私事和行为。公民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精神生活的安宁,一般人都希望保持和维护自己私生活中的秘密。所以各国法律一般都明确承认了隐私权,以保障公民的隐私不受非法揭露或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公民民主法制观念的逐步增强,人们对保护个人隐私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宣扬和传播他人隐私已开始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但由于人们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尤其对现实状况下隐私权的概念和应保护的范围的理解和认识不统一,普通群众大多还把隐私理解为道德的范畴,认为宣扬和揭露他人隐私仅是不道德行为,而不是违法、侵权行为,更谈不上通过法律途径去自觉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这种对隐私权法律保护意识的淡薄,表现为: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从自发观念走向自觉意识,在实践上没有从道德范畴上升为法律制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进程。从根本上讲,只有全体公民普遍提高法律意识,才能有力地推动立法和司法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二、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隐私权法律制度:1、将隐私权独立于名誉权之外,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单独立章作出规定。把隐私权纳入人格权保护范围,一方面使公民明确个人的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护隐私权的自觉性,做到有法可依,推动法制建设。另一方面使司法、执法机关有法必依,以法律强制手段制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实现对公民人格权的深层次保护。

2、应明确界定隐私权的保护范围。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隐私。应涵盖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隐私。作为一个人,既是社会的一部分,又是独立的个体,不能以社会需要来过多地限制甚至剥夺个人的隐私权。即使是一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也应当有他个人的隐私范围。这个范围在立法中应予明确界定。二是人身隐私。比如个人身体的残疾、患有的疾病,包括高矮胖瘦、丑陋恶习这些表现于外的人身状况虽不是秘密,但也应当作为个人隐私不允许恶意中伤、打听、窥探、传播和宣扬。三是住宅隐私。因为住宅涉及公民生活的安全和安宁,所以未经同意不得对他人的住宅进行窥视、打探、盯梢、骚扰或者对住宅的位置、外观进行拍摄、宣传等,否则应当认定为侵犯住宅隐私权。四是身份隐私。如个人的年龄、经历、家庭与社会关系、工资收入等,都应确定为隐私权的保护内容。负有管理这些材料档案职责的组织和个人,非经法定程序或当事人允许不得对外泄露和宣传。五是言论隐私。一个人的言论是特定环境制约的,扩大了这一范围就可能对该发言者造成伤害或不良影响。而且人的言论中也包含有个人隐私的内容,某人在某种环境中道出自己的隐私,仅证明他在此时此地放弃了该隐私权,如果他人超出了该范围予以传播,则应认定为侵犯了言论隐私权。言论隐私中还应包括通讯隐私,包括个人的电报、信件、传真、电话号码等通讯情况应受到隐私权的保护。为保护言论隐私权,还应当赋予公民沉默权,即使是新闻部门也不能借口公共利益的需要强迫采访他人,侵犯个人的言论隐私权。总之,在隐私的内容上,只要是不违法的个人私事,行为、习惯、言论都要受到应有的保护,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使隐私的保护范围逐步深化、细化、量化,以达到对隐私权更广泛的深层次的保护。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力度是体现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和法制程度的重要标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03: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论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目录一、隐私权的涵义及历史沿革………………………………………1二、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3三、我国隐私权的保护方式…………………………………………5四、我国隐私权的保护体系中存在问题与完善……………………8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自我隐私保护的观念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程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法制和文明程度。世界各国对公民隐私权保护都有相关的立法,然而,我国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显然不足,同其他国家相比在隐私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缺乏力度,对隐私权的保护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是使隐私权初见于成文法律,问题在于是间接保护,而不是直接保护,往往让受害人处于尴尬的境地,故用法律手段直接保护公民隐私权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公民隐私权形成特征保护立法保护
    2023-05-05
    376人看过
  • 浅谈软件著作权法保护的困境
    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计算机软件视为作品对待,对其采取著作权的保护形式,不给予专利法的保护。但在实践中,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首先,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的形式,不保护作品的内容。这就意味着软件作品的构思不受保护。而软件作品与传统的文字作品不同,其实质只是一个算法,是数学的逻辑组织,是纯粹的科学原理和抽象的公式,是自然规律的直接反映,不同软件具有相同实质,软件间的区别大部分就在于构思。软件作品的构思不受保护,只有作品的表现形式受保护,即程序代码受保护,但若一软件作者费尽苦心独具匠心编写的程序?qot;构思、创意被他人抄袭,他人利用另一种编程语言翻译其作品(由于技术进步,可能出现以说明书等文字材料为基础复制软件的事件),按现行著作权法,创作人的脑力无法得到保护。此种情形的发生将令创造者的开发热情大大降低,违背著作权法鼓励创作的初衷。其次,著作权法只禁止抄袭,并不禁止两份独
    2023-04-23
    257人看过
  • 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一、隐私权的立法保护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二、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有什么不同1.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性质上属于绝对权和支配权,具有对世效力。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尊重隐私权,不得对
    2023-04-20
    387人看过
  • 保护隐私权的方法
    综观各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在民事领域对隐私权的保护方法有三种:1、直接保护方法。法律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直接保护方法。如美国、德国。2、间接保护方法。法律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而只能将这种损害附从于(或称“寄生”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非法入侵等)寻求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间接保护方法,如英国。3、概括保护方法。在民法或相关法律及判例中笼统地规定保护人格权或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个人隐私权,如日本。一、侵犯隐私权是犯罪吗一般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但侵犯隐私权达到法定条件会构成犯罪。根据《刑法》
    2023-02-27
    160人看过
  • 保护隐私权的方法
    一、保护隐私权的方法1、直接保护方法。法律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直接保护方法。如美国、德国。2、间接保护方法。法律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而只能将这种损害附从于(或称“寄生”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非法入侵等)寻求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间接保护方法,如英国。3、概括保护方法。在民法或相关法律及判例中笼统地规定保护人格权或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个人隐私权,如日本。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条规定,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
    2023-05-03
    198人看过
  • 国外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美国法律对于隐私权的解释,是基于其对个人自由的理解,仍然受限于传统伦理和政府政策。特别是斯诺登事件的发生更让美国隐私权保护的华丽外衣破了一个大洞。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两位法学家路易斯·布兰代斯和塞谬尔·华伦就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无数的机械设备预示着,将来有一天,我们在密室中的私语,将会如同在屋顶大声宣告一般。在今天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社会中,这句话显示出了惊人的预见性。从人类学会了穿衣服以遮挡羞耻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随时可能被赤裸裸地曝光于世人眼中。隐私权,布兰代斯称之为个人不受外界干扰的权利,其意义在当下随着网络数据流量的飞速增长而愈发重要。加强隐私权的保护,给穿行于网络中的每个人穿上一件法律的外衣,免于他人的窥视和打扰。这成为网络时代各国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各国有关隐私权特别是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形成了不同的模式。这些不同的模式适应了各国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
    2023-04-24
    206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2
      保护隐私权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0
      我国的宪法没有对“隐私”加以明确界定,现有的关于隐私权的诉讼通常都是以侵害名誉权的方式进行诉讼。同时,“隐私”不同于“隐私权”,通常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或者说只关乎自己的利益的事情。而隐私权通常是自己的私人活动受到法律保护,传统意义上将隐私权规定为人格权。但是消费者的隐私,就会涉及到财产利益,带有明显的财产属性。
    •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04
      保护隐私权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而法律保护隐私权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31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条例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8
      宪法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