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贷软件侵犯个人隐私要怎么解决
侵犯个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隐私权的保护措施
1、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当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2、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类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
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
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
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3、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和荣誉意识。
个人隐私权里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荣誉。
亲人、朋友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
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彼此的隐私。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出现有侵权行为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的,公开他人隐私本身就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节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n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n(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n(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n(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n(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n(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如何解决借软件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
491人看过
-
侵犯他人隐私怎么判,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处罚
119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罪成立条件,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怎么处罚
186人看过
-
安装监控软件是否会导致侵犯个人隐私
489人看过
-
怎样解决隐私权被侵犯
203人看过
-
侵犯个人隐私,然后摸个人隐私部分怎么办?
96人看过
-
泄露他人隐私侵犯个人隐私吗,侵犯个人隐私吗,如果有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个人隐私可以包括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
-
钉钉软件涉嫌侵犯隐私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6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
侵犯个人隐私权,侵犯他人隐私权,违法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5侵犯个人隐私的,应当承受民事赔偿职责,被侵犯者能够通过民事诉讼维权。人民法院受理后,会开庭审理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及审查证据,并依法作出裁判;且裁判书会写明裁判结果和作出该裁判的借口。
-
私自暴露个人隐私,是否侵犯个人隐私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8个人隐私可以包括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
-
侵犯个人隐私法律有哪几条,侵犯个人隐私的法律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0个人隐私可以包括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