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否能单独认定从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21:35:46 80 人看过

共同犯罪中不能单独认定从犯,主犯和从犯是相对应的,没有主犯就没有从犯。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一、制毒案三个人量刑会一样吗

根据具体情况量刑。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共犯一般怎么量刑

一般对共犯的量刑标准为: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主犯没抓到从犯怎么判

区分主犯和从犯的情况下,一般要等主犯归案之后才能判刑,只有主犯逃跑一年以上没有办法抓获归案的,才能把现有的罪犯进行这审判和宣判。从犯的量刑是比照主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来说从犯判处的刑罚不可能比主犯重,但如果从犯有其他从重处罚的情节,比如累犯,那么从犯判处的刑法就会重于主犯了。从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一般是指为实施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窥探被害人行踪,指点犯罪地点和路线,提出犯罪时间和方法的建议,事前应允帮助窝藏其他共同犯罪人以及窝赃、销赃等。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比如,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一般地说,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具体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4: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从犯相关文章
  • 共同犯罪定性是否随主犯走,共同犯罪的认定是怎样
    一、共同犯罪定性是否随主犯走对共同犯罪的从犯进行定性时,是依据共同犯罪活动定性的,而不是依据主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共同犯罪的认定是怎样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
    2024-01-02
    58人看过
  •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认定:1、犯意的种类不同。单位犯罪中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既可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都表现为间接故意。2、犯罪动机不同。单位犯罪中,各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单位利益。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目的。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n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
    2022-07-05
    402人看过
  • 已经认定为共同犯罪还能否认定教唆犯
    一、已经认定为共同犯罪还能否认定教唆犯根据法律规定,已经认定为共同犯罪的,还能否认定为教唆犯,因为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类型,二者并不冲突。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能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是怎么认定的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标准如下:1、保证人明知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为之提供担保,实际上是一种帮助行为,应当承担共犯的罪责;2、保证人不知道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为行
    2024-01-23
    307人看过
  •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单独犯罪行为,都是由我国刑法分则加以明文规定的。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要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定罪就可以了。而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只有把这些行为与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现将各种共同犯罪行为分述如下:(一)实行行为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例如,二人犯杀人罪,各对被害人砍三刀。如果孤立起来看,砍三刀未必就能致人死亡。但二人的杀人行为结合起来,
    2023-05-01
    338人看过
  • 盗窃罪共同犯罪的主从犯认定是怎样的?
    所谓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据此,主犯包括三种情况:1、在犯罪集团,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3、在犯罪集团或者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或者罪恶重大的犯罪分子。在当代的社会,如果知道是他人从事相关的盗窃行为,并且帮助他人运输盗窃的物品,那么将会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按照我们国家刑事法律规定,需要对此进行严厉的处罚,当然了,具体的量刑幅度方面的问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的选择判断。一、主犯在共同犯罪中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主犯在共同犯罪中的认定标准如下: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犯罪集团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幕后计划者或现场指挥者;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
    2023-03-13
    220人看过
  • 没有共谋能否认定为共同犯罪?
    律师解答:有可能。没有共谋也有可能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包括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两方面,只要具有其中一方面就构成共同犯罪。例如与他人事先同谋即使没有共同犯罪行为仍然构成共同犯罪或虽然没有事先同谋但是为他人犯罪提供了物质性或心理性帮助也构成共同犯罪。《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4-05-05
    280人看过
  • 共同犯罪从犯认定和量刑的探讨
    在犯罪过程中的领导人进行犯罪活动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是作为辅助的起的是次要作用,是从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主犯的规定,是以当事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要标准,同时包含了当事人在共同犯罪中起什么作用,但在司法中多是从主客观的各方面去区分主从犯。二人以上共同进行犯罪活动,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该什么负刑事责任,按照他们在犯罪中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共同犯罪从犯怎么认定共同犯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1、在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指挥。2、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3、在犯罪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4、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
    2023-07-01
    277人看过
  •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认定共同犯罪的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1。共同犯罪的主要要件必须是两人以上;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必须是共同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必须是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怎么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三、共同犯罪责任查不清如何定罪1、就刑事责任而言,各行为人对同一对象的创伤分不清责任的,各行为人就此负同等责任;另外结合犯意的提出、人员的组织、犯罪工具的准备等全部因素来确定
    2023-08-09
    306人看过
  • 2024共同犯罪中主从犯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共同犯罪中主从犯认定标准是什么(一)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刑法》第二十六条)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刑法》第二十七条)3、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其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或是事前拉拢、勾结他人,提起犯意,出谋划策的教唆犯。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是指:(1)虽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对整个犯罪的预谋、实施和完成,所起的作用不大;(2)只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帮助。如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排除犯罪障碍、看风、转移赃物等。4、应当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区分主、从犯。若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一致或相当,则均认定为主犯。5、在共同犯罪中,数名被告人互相推卸罪责,其它证据又不能确定他们之间地位和作用大小的,应认定他们在共同
    2024-04-02
    371人看过
  • 共同犯罪规定是否适用于单位犯罪
    一、共同犯罪规定是否适用于单位犯罪共同犯罪规定不适用于单位犯罪。单位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单位犯罪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单位,但是共同犯罪需要有两个主体。所以因为和共同犯罪的主体数量要求不符,单位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根据《刑法》,不以共同犯罪论处的,但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条件是什么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条件是要求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认为,认为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都没有刑事责任能力。实践中通常采纳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限制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刑事责任能力是单位成立犯罪的资格,也是单位承受刑事惩罚的能力。只有同时具备独立财产、行为能力并能破产的单位,
    2023-09-02
    468人看过
  • 同伙没查清能否认定共同犯罪
    一、同伙没查清能否认定共同犯罪1、未查清是否有同伙的,不能认定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未查清是否有同伙,法院未判刑,不有认定共同犯罪。3、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共同犯罪的分工是怎样的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3、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其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或是事前拉拢、勾结他人,提起犯意,出谋划策的教唆犯。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是指:
    2023-04-20
    217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的区别是怎样的
    一、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的区别是怎样的二者存在如下区别,1.犯罪主体人数不同。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即成立共同犯罪,其主体至少应为二人。而单独犯罪则是一个人也可以构成。2.犯罪的主观条件不同等等。二、共同犯罪的条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即成立共同犯罪,其主体至少应为二人,一人犯罪无论如何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至于“以上”到多少人,则并无限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二人以上不是泛指一切人,而是必须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人,即就自然人而言,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此外,由于规定单位可以成立某些犯罪的主体,因而两个以上的单位以及单位与自然人基于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也成立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这一条件。这里的“共同故意”包括两个内容: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危害社
    2024-01-24
    122人看过
  • 单独犯罪的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在单独犯罪中,行为人只要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就可以构成犯罪中止。而共同实行犯中的各犯罪人的行为已相互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处于整体行为的有机统一体中而与犯罪结果具有因果关系,这就决定了每个共同犯罪人不仅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责,而且应对整体的犯罪行为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共同实行犯的只要有一人的行为造成了结果,就认为全体共同实行犯均为既遂。因此,在考虑其中部分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只止时,就应该将其放在共同实行犯罪行为的整体中,看其犯罪中止是否在停止本人犯罪的前提阻止了其他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如果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实行犯仅仅在实行过程中消极地停止犯罪,而并未积极阻止其他共同实行犯的犯罪行为;或者在犯罪行为实行完毕而犯罪未达既上遂时,采取了防止结果发生的行为却未再系奏效,则其自动停止犯罪不能构成犯罪中止,只能根据结果是否发生
    2023-04-03
    299人看过
  • 共同犯罪案件口供能否认定
    共同犯罪行为人的口供一致的,不一定能认定犯罪,因为人民法院在审查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时,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如果有相关证据进行相互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等可能性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如何审查1、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自诉人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上诉请求,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八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六条审查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被告人庭审中翻供,但不能合理说明翻供原因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矛盾,而其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存在反复,
    2023-07-28
    41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从犯
    词条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从犯
    相关咨询
    • 共同犯罪从犯处罚上海法院能否确定从犯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01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1、从犯,作用相对较小的,可减少标准刑的30%-50%;作用相对较大的,可减少标准刑的20%-40%;犯罪较轻的,可减少标准刑的50%以上或依法免除处罚。2、同一案件中有多名从犯,根据案件情况确实需要量刑平衡的,可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的大小,在前条规定的宽度内,以10%为宽度,适当确定不同的基准减刑等级。
    • 该怎样认定共同犯罪从犯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5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
    • 共同犯罪但能认定为单位犯罪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30
      认定为单位犯罪的,就不在认定为共同犯罪了。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而共同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犯罪集团。 我国《刑法》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刑法》第二十五条 《刑法》第三十条
    • 共同犯罪从犯怎么量刑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从犯的具体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能够认定单位犯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21
      不能。个人独资企业没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不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最高人民法院审理部门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说明》明确指出,刑法第30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部门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公司、企业、事业部门、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民营等公司、企业、事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