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支部大会在确定发展对象时的相关规定。个人可以选择到场或不参加,而入党积极分子则是指已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并经过党小组或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作为发展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
支部大会在确定发展对象时,个人可以到场,也可以选择不参加。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作为发展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
入 党 积 极 分 子 是 否 可 以 到 场 参 加 支 部 大 会 ?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支部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支部党员讨论、决定重要事项的重要场所。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入党积极分子是支部党员队伍中的一种,应当积极参与支部活动,接受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可以到场参加支部大会。
然而,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支部大会,应当经支部委员会会议通过,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这是从组织原则和程序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限制,也是对支部大会严肃性和组织性的保障。
综上所述,按标题“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可以到场参加支部大会”,答案是“可以”,但需要遵循组织原则和程序。
作为支部党员,应当积极参与支部活动,接受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支部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支部党员讨论、决定重要事项的重要场所。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支部大会,应当经支部委员会会议通过,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可以到场参加支部大会。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第十三条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第二十条经基层党委预审合格的发展对象,由支部委员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召开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人数的半数。
-
个人参加奥运会是否被允许?
430人看过
-
是否允许不参加选举
221人看过
-
是否允许失信人员参加成人高考?
265人看过
-
家庭汽车摇号是否允许失信人参加?
422人看过
-
投标是否允许个体户参与?
158人看过
-
考研是否允许酒驾的子女参加?
233人看过
-
行政复议是否允许第三人参与?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8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当事人申请回避有三种情形,包括: 1. 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2. 申请回避的方式为口头或书面形式。 3. 法院有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在三日内向当事人告知,开庭审理时,审判长应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4. 可以申请回避的期间为案件开始审理至法庭辩论结束前。 在民诉中
-
个学校是否允许安排学生参加暑假工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1部分学生有参加暑期工的意愿。为确保参加暑期工的学生的安全,使参加暑期工的学生接受良好的社会实践锻炼和教育,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特制订《关于在校学生参加暑期工的管理意见》,具体如下: 1、本院师生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擅自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暑期工。如有违反规定者,后果自负,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2、各系如根据社会实践教育计划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暑期工,必须将学生的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精心组织,严
-
是否允许死刑犯参加丧礼活动?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8死刑犯在执行死刑后,无法立即办理丧葬仪式,是为了确保其活动受到限制,防止出现假死的情况。在死刑执行后的十五日内,必须将相关的执行状况报告给全国最高级别的人民法院进行备案。死刑也被称为极刑、处决或生命刑罚。当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后,法院将负责安排遗体的火化事宜,并由其亲人领取骨灰。一般情况下,并不涉及由家人收殓遗体的环节。死刑是指执法者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对某个罪犯完成生命的终结过程,那些因此遭受生命被
-
军人不参加法律允许的离婚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12大家都知道军婚的要求相对而言是必要严格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军人不同意离婚,法律就不支持双方离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军婚虽然在法律上受到跟严格的保护,但是如果是由于军人的过错导致离婚是可以成功离婚的。法律不断的发展完善,对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基本都有应对的政策和规定,有时人们自已认为正确的可能与法律的规定并不相符,人们应该多了解法律知识,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更多相关知识请咨询。
-
平时加班是否允许休息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0中国人民共合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