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法典的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有哪些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11 01:40:07 355 人看过

一、民法典的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有哪些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在表示完成时发生效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八条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生效原则是什么

到达原则

1、到达及撤回。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于到达者,不在此限。分二点言之:

A到达,指意思表示已进入相对人的支配范围,置于相对人可了解的状态而言。例如解除契约的信函已于通常时间到达相对人的信箱时,即为到达。即使相对人没有阅读,也应发生效力。

B意思表示的撤回性。例如甲某日致函于乙表示解除买卖合同,其后改变心意,即发另一一函表示不欲解约。若邮差将两函一同放入相对人的信箱,即使相对人先阅读第一封,第二封亦然生效,将第一封的解约意思撤回。

2、意思表示发出通知后表意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其行为能力受限制。此时,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所谓发出,拽表意人已作成使其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所谓通知,指使意思表示进入得预期其到达受领人的过程,如书信投稿邮筒,将电报交付于电信局。所谓丧失行为能力,指受禁治产宣告而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八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07: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表示对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
    对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是: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如果采用对话形式的,自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如果采用非对话形式的,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2、承诺不需要通知的,一般自承诺的行为作出时生效。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第四百八十四条规定,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确认承诺生效时间的方法有哪些承诺期限是受要约人成立合同的权利的存续期间。承诺的期限依据要约是否定有承诺期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约定有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二是未约定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一)约定有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要约中明确规定了承诺期限或者要约的有效期的,受要约人应当遵守该期
    2023-07-25
    33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意思表示的解释如何确定
    一、民法典规定意思表示的解释如何确定民法典规定,如果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意思表示的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二、瑕疵意思表示的类型1、欺诈,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作虚假表述使人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2、胁迫,是故意实施不法行为,使人陷入恐惧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是一种违法的威胁。合法的威胁不构成胁迫,例如以起诉要挟,就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胁迫。3、乘人之危,是不正当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迫使其接受不利条件的行为。乘人之危的目的
    2023-04-19
    437人看过
  • 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是多久
    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一般是即时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民法典的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有什么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
    2023-08-01
    76人看过
  • 民法典中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能不能无效
    一、民法典中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能不能无效民法典规定,签订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才有效,所以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二、意思表示的生效(一)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二)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
    2024-01-16
    319人看过
  •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有哪些种类
    《民法》的意思表示,从有效时间来看,1、用对话方式制作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制作的意思,公告发表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可视为意思。《民法典》虚伪意思表示的规定是什么?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4、误传,指因意思表示传达人之错误而导致的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5、欺诈,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证实情况,是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6、胁迫,指为
    2023-08-07
    426人看过
  • 民法典真实意思的表示如何认定?
    《民法典》规定,如果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意思表示的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与其内心的真实意志不一致,其具体体现重大误解、受威胁胁迫做出虎假意思表示等。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
    2023-04-13
    12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一、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第一百四十一条【意思表示的撤回】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二、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1)构成要件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2)法律
    2023-04-19
    276人看过
  • 民法典中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有哪几种
    一、民法典中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有哪几种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二、什么是意思表示(一)意思表示的要素1、内心意思。构成内心意思的要素:(1)行为意思:控制自己行为的意思;(2)表示意思:明了自己行为法律意义的意思;(3)效果意思:行为追求的法律效果的内容;2、表示行为。表示行为的方式有三:(1)明示;(2)推定方式(以行为表明内心意思);(3)沉默方式(在法律明确规定或者当事人事先约定时,通过沉默表明内心意思);(二)意思表示的类型1、根据是否须向相对人作出,分为:无需受领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指无需向他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例如,遗嘱捐助行为、抛弃动产所有权。需要受领的意思表示:即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2023-04-12
    439人看过
  • 民法典146条虚假意思表示
    《民法典》第146条虚假意思表示的规定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民法典146条虚假意思表示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n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n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2022-07-12
    108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生效是怎样的
    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即生效。(2)遗嘱为死因行为,遗嘱经法定方式做成即告成立,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死亡。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1)对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动售货机、悬赏广告,于作出时生效。(2)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权、要约、承诺、解除合同,须经作出和到达两个环节,于到达时生效。注: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于到达受领人时生效,但有例外:(1)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先于意思表示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的,意思表示不生效。(2)向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出意思表示,其生效分为两种情况:首先,如果该意思表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或者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于到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生效。其次,除前述情形外,意思表示于到达法定代理人时生效。意思表示的生效条件是什么(一)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
    2023-08-17
    460人看过
  • 意思表示具有的法律效果
    1、拘束力。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如表意人作成订立合同的要约,相对人即产生承诺权,表意人抛弃某物的所有权,他人占有该物即不构成非法占有或者不当得利行为。再则,对于已作成的意思表示,表意人可否撤回或者撤销,也事关表意人本身以及相对人和第三人的利益。2、拘束力的发生。意思表示拘束力自何时发生,事关表意人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期间(即该期间始期与终期的确定),以及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同时关涉非对话意思表示传达途中遗失或者迟到风险的负担。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一、什么是意思表示解释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简
    2023-04-04
    318人看过
  • 民法典的承诺生效时间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承诺生效时间有哪些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通知方式做出的承诺,如果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如果是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则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第四百八十四条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二、承诺迟延该如何处理1、承诺出
    2023-04-12
    155人看过
  • 意思表示合同效力有哪些
    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捐助、抛弃所有权),一经作成即生效力。所谓“作成”指表意人以可辨认的方式将其意-思最终表达出来。(2)但有一个例外:遗嘱为死因行为,遗嘱经按法定方式作成(不需要作出)即告成立,但遗嘱须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生效。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首先应强调一点: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须经作出,意-思表承才有生效的可能性。未经作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生效的可能性。所谓“作出”指表意人应当使意-思表示向受领人方向运动,并且能够预期在正常情况下意-思表示将到达受领人处。具体而言,又分两种情况:(1)对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动售货机、构成要约的商业广告)于作出时生效,不存在到达或了解的问题。(2)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权、对特定人的要约、承诺、解除合同)的生效,分两种情况:①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须经“作出和到达”两个环节,于“到
    2023-06-18
    352人看过
  • 意思表示生效原则
    无相对人之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何时生效,民法未设明文规定,解释上应认与意思表示成立之时同时生效。有相对人之意思表示:通过经过四个阶段,一是意思表示的作成,二是意思表示的发出,三是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四是意思表示的意思为相对人所了解。1、对话意思表示:了解原则。对话人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相对人了解时,发生效力。2、非对话的意思表示:到达原则。(1)到达及撤回。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于到达者,不在此限。分二点言之:(2)意思表示发出通知后表意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其行为能力受限制。此时,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所谓发出,拽表意人已作成使其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非对话的意思表示生效原则是什么到达原则1、到达及撤回。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于
    2023-08-17
    48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概念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13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概念就是没有相对人的存在也能成立的意思表示,比如说立遗嘱。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相对立的,反观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就是该意思表示必须要有相对人的存在才能成立的,比如说签合同的时候,不能自己跟自己签订所谓的合同。
    • 民法典强调无相对人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26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概念就是没有相对人的存在也能成立的意思表示,比如说立遗嘱。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相对立的,反观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就是该意思表示必须要有相对人的存在才能成立的,比如说签合同的时候,不能自己跟自己签订所谓的合同。
    • 同样事实就是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的时间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01
      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3、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 4、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 指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在什么时候?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27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同方式意思表示生效时间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3、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 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人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
    • 意思表示可以无相对人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16
      意思表示可以无相对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意思表示是否向相对人表示,可以分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无须向相对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例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所有权的行为。对于构成双方行为的意思表示,是必须要有相对人的。单方行为的意思表示也可以以有相对人,例如承认、抵销免除等,也可以没有相对人。所以对于意思表示也可以是无相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