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若不具备《刑法》第271条规定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身份。但若雇员利用职务便利,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财物据为己有,符合的是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其行为应定盗窃罪。
一、夫妻之间什么职务罪
夫妻之间不成立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中的“侵占”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的行为。成立此罪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1、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行为人必须具有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经理将应为本单位的财产收入转到个人账户或者私自送给他人;会计人员将公司收入不入账,据为己有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要是指行为人利用其在本单位中所担任的职务形成的便利条件。
3、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犯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二、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如下:
1、主体要件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后罪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前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后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等。
三、盗窃 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
行为要构成罪,必须符合相应的追诉标准。对于盗窃案来说,最直接的标准就是涉案价值。各地的立案标准大都在2000-3000左右,低于这个标准的就只能算盗窃行为,而不构成盗窃罪。构成盗窃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秘密窃取,就是行为人采用不易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人发现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如溜门撬锁、挖洞跳墙、潜入他人室内窃取财物;在公共场所掏兜割包等。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3、盗窃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应当指出的是,这次修订刑法将“多次盗窃”增加规定为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这主要是打击扒窃分子而规定的。由于扒窃分子流动性大,不易被抓获,又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一经抓获,往往只能认定现场查获的数额,而对其以往作案数额的交待,也难以查证的特点而规定的。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多次盗窃,无论数额大小都构成犯罪。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根据有关盗窃罪的司法解释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论处:(一)未成年人作案的;(二)全部退赃、退赔的;(三)主动投案的;(四)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盗窃罪是最古老的犯罪之一,发案率一直比较高。涉嫌盗窃罪,也没什么可说的,首先积极退赃,争取获得悔罪表现,情节轻微的,可能还会不作为犯罪论处。但是盗窃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嫌疑人应当尽快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律师能教授被告人在庭审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必要时做一些交叉询问的演练,以便法庭上作适当的配合,争取最好的庭审效果。
-
店员监守自盗会构成哪种罪名?
267人看过
-
公务员监守自盗如何量刑?
101人看过
-
履行职务中能否构成过失犯罪
139人看过
-
雇凶杀己中的雇主构成犯罪吗
141人看过
-
个体工商户雇用的员工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164人看过
-
明知盗窃而受雇运输赃物构成何种犯罪
395人看过
经理是指在公司中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通常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监督业务运营、管理团队、协调内外关系等。 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以带领团队实现公司的目标。 经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遵守公司... 更多>
-
雇员与全职雇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2-1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是建立的劳动关系。这些单位的劳动者均是合同制职工,没有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分。 合同工是指相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正式编制职工而言的。这些职工的工资是由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合同工的工资相对较低,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此外,合同工的工作权限相对较低,在日常执法行
-
明知盗窃而受雇运输赃物构成何种犯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01属于盗窃罪的共犯,该行为亦构成盗窃罪。 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帮助故意是指帮助他人(主要指实行犯)犯罪的故意。帮助犯在其主观上具有双重的心理状态。 该行为可以视作以实际行动与被告人达成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
-
雇员自动离职是否构成旷工除名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13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第1项中的“自动离职”的解释,是指职工擅自离职的行为。 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关于职工擅自离职按自动离职处理发生争议处理范围的复
-
行为构成公务员职务犯罪的几种案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9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活动或者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或者损害群众利益,可能构成职务犯罪。以挪用公款罪为例,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三个月以上未偿
-
雇员肇事后,雇主承担责任后,雇员又追加雇员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但根据该款的规定,雇员只有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时,才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才可以向雇员追偿。李某因未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行车负事故次要责任,应属于一般过失,而不属于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