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险公司没有在保单后附格式条款是否合理?
保险公司没有在保单后附格式条款是不合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十七条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
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第十八条保险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三)保险标的;
(四)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五)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
(六)保险金额;
(七)保险费以及支付办法;
(八)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办法;
(九)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十)订立合同的年、月、日。
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约定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事项。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二、保险合同中哪些条款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十九条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中的下列条款无效:
(一)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的;
(二)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
三、哪些情形下保险金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四十二条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一)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保险合同基本上都是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在购买商业保险的时候,不能只拿保单,不要保险合同,而且投保人应当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清楚保险合同当中的所有条款后,再谨慎决定是否要投保。
-
保险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是否具有合法性?
288人看过
-
保险期限是否属于格式条款
327人看过
-
格式条款约定不明保险公司需赔偿
343人看过
-
保险法修正案和保险合同格式条款
471人看过
-
保险代位权与保险合同有哪些格式和条款
161人看过
-
有关保险合同格式条款裁判规则
135人看过
保险公司是根据公司法、保险法及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成立的公司法人,通过收取保费针对不同业务范围对不同群体提供保险保障业务的实体公司。保险公司的主要职能便是分散被保险人风险,给予经济补偿,同时通过收取保险费进行相关营利。... 更多>
-
保险公司拒赔是否有保险条款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8在保险理赔中,保险公司拒赔事件时常发生。保险公司拒赔,究其原因实际上问题就出在保险合同本身上,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中往往会约定了一系列的免责条款,其中可能有部分条款属于无效条款,但作为投保人对此并无绝对的选择权,仅有相对的选择权,因为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对此部分的约定都是类似的,投保人在明知的情况签订合同几乎也是别无他选。因此,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尽可能要求保险公司明确对保险合同中的赔付范围与免责
-
保险公司能以非医保用药费用免赔条款直接打在保险合同中的格式条款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4“非医保”用药费用免赔条款应认定为格式条款。本案中保险公司与薛某签订保险合同时并未就“非医保”用药费用免赔予以明示,也不能提供证据证实对该条款履行了明确的说明或告知义务,而是擅自将“非医保”用药费用免赔条款直接打在保单上,是保险公司的单方行为,故不属于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条款,而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
-
-
醉酒驾驶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理赔格式条款有哪些,有没有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5需要明确交通事故受害者和理赔保险公司的基本信息,根据受害者的伤情,明确赔偿的范围,包括住院费、误工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费等,明确赔偿的金额和赔偿的方式,明确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
公司后补保险是否合法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9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该从用工之日起就为劳动者缴纳相应的保险并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单位的后补保险的做法严格来讲是不合法的。但是毕竟我们也要考虑现实状况,如果单位后期确实补交了保险,那么我感觉也可以接受。至于工资的发放应该是按照实际的工作情况据实结算的。单位的说法同样不合法。如果真的出现了该种情况,那么您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