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案件是否必须进行刑事责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5 18:02:31 384 人看过

死刑案件并不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死刑案件涉及到犯罪的,被人民法院判刑的,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一、刑事责任种类包括哪些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管制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罚中最轻的一种。由人民法院对罪行较轻的作出的判决,公安机关在本人住所地执行。时间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3年。

2、拘役

拘役是一种短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由法院根据刑法对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较轻的人判处的刑罚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为拘役所执行。时间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1年。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对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适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25年;由司法机关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强制执行。

4、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也即没有期限的徒刑,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终身监禁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在服刑期间表现好或有立功表现等,刑法规定可获得判刑,减刑后的最少服刑期不得少于13年。由司法机关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

5、死刑缓期2年执行

对罪行特别严重犯罪人的罪行依法判处了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宣告缓期2年执行的刑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被缓期2年执行人又故意犯罪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如果表现较好,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6、死刑

对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判处剥夺生命的极刑;一般采取注射、电击、枪毙的方法执行,家属可以收尸。死刑的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3日 04: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普通刑事案件上诉公开审理是否规定必须进行?
    不是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一、公开审理是什么意思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事由,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所谓不公开即不允许群众旁听,不允许记者采访报道,但对当事人仍要公开进行。在我国,审判公开是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以下几类案件不得公开审理:有关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宣告判决时仍要公开进行。二、可以不
    2023-06-28
    290人看过
  •  故意犯罪是否必须有刑事责任?
    该段内容讲述了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过失犯罪的特点。除了明确规定故意犯罪外,过失犯罪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负刑事责任。同时,该段解释了过失犯罪的概念,即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行为。因此,过失犯罪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并不代表一定是故意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除了明确规定故意犯罪外,过失犯罪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所以,过失犯罪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预 见 与 疏 忽 : 刑 事 责 任 的 界 限预见与疏忽是刑事责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疏忽性。预见性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疏忽性则是指犯罪嫌疑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预见与
    2023-09-11
    199人看过
  • 是否必须缴纳刑事案件罚金?
    关于刑事案件是否一定要缴纳罚金的问题,并非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设有罚金,因此不是所有的案件都会被判处罚金。依据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只有刑法明文规定了,对于特定的犯罪行为,需要判处罚金,才能被处以罚金。具体案件中,只有经过法院审理认定,认为应当对犯罪人判处罚金,并且作出有效判决后,在执行时需要缴纳罚金。刑事案件一定要请刑事律师吗刑事案件不一定要请刑事律师,请律师辩护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是有必要的。当然前提是如果你有经济条件。但是对于事实清楚,定性无争议的小案件就没有必要请律师。但是事先就相关情况咨询一下律师还是有必要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辩护权不可被剥夺,没有辩护人的可以自行辩护。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我国《刑法》相
    2023-06-30
    424人看过
  •  医疗纠纷死亡案件是否必须进行尸检?
    医疗纠纷的关键在于找出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过错,患者有损害,此过错与患者损害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是因为疾病进展而医疗上没有出现过错患者死亡,理论上讲是得不到赔偿的。或者虽然有过错,但后果与过错不存在因果关系也不会得到赔偿。因此,医疗纠纷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病历、医疗过错和患者损害等因素,以确定是否存在赔偿关系。同样地,如果死因明确,或者从病历中可以分析出死因,不一定非要进行尸检。医疗纠纷的关键是找出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过错,患者有损害,此过错与患者损害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是因为疾病进展而医疗上没有出现过错患者死亡,理论上讲是得不到赔偿的。或者虽然有过错,但后果与过错不存在因果关系也不会得到赔偿。 医 疗 纠 纷 中 死 亡 赔 偿 的 相 关 规 定医疗纠纷中死亡赔偿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五条和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根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条,患者
    2023-09-04
    222人看过
  • 刑事案件羁押多久后必须进行判决?
    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羁押多长时间就必须要判刑。在一些普通的刑事案件中,必须要先后经过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后,才能最终将案件全部终结,还需要由法院进行判决后送到相关机构再开始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羁押犯人判刑会通知家属吗会。羁押一般情况下会,判决不用通知家属。犯罪嫌疑人被人民法院判刑的,判决书会送达到当事人、公诉机关、代理人,而不会通知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
    2023-06-30
    366人看过
  • 公诉案件是否必须判刑?
    检察院提起公诉后不一定就会判刑,也有宣判无罪的可能。但现在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是很严密和严格的,通过公案机关侦察、检察院审查后起诉到法院的,很少被判无罪的。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检察院提起公诉多久开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
    2023-07-03
    40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是否必须要刑事和解协议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5
      “可以” 可以。我国刑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进行和解后,由相应的司法机关制作和解协议书,但重伤案件就算有和解协议书,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和解书只是作为家属谅解的证明之一,不影响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 那刑事案件判缓刑必须要进行社区矫正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5
      不一定,可适用社区矫正只是适用缓刑的一个考量条件,并不一定会适用缓刑。能否适用缓刑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是否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
    • 致人死亡这种案件,是否必须是先刑事判决之后才能进行民事判决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5
      抓获犯罪嫌疑人,法院审理过程中,死者家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法院一并判决被告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赔偿死者家属经济损失。
    • 醉驾是否必须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5
      1、醉驾不是必须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予定罪处罚。但是除此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醉驾不但要负刑事责任,还要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
    • 假想防卫罪是否必须负刑事责任?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9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不法侵害的反击,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当然,假想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