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拘留的流程如下:
1、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
2、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3、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4、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对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接到报警后,一定要快速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迅速抢救伤者,控制肇事者,划定现场保护范围,寻找目击证人,勘查事故现场,对肇事逃逸的要及时布置警力进行堵截。进行现场勘查时一定要及时迅速、全面细致。对现场的证据一定要及时提取,依法提取,妥善保管。对需要检验、鉴定的要及时进行检验、鉴定。
刑事拘留转为逮捕后的流程是什么
刑事拘留转变为逮捕后,检察机关审查后起诉,司法机关作出司法判决。
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逮捕被拘留人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报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报批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天。对在逃、多次、群发犯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报批的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公安机关批准逮捕通知书后七日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刑事拘留转为逮捕是需要为了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应当由公安机关出示逮捕证,然后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公安机关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提请批捕和审查批捕的时限】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交通肇事刑拘流程是哪些?
199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刑事拘留的过程是如何的?
30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拘留,交通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47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拘留15天后到哪一程序
36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程序流程是什么
385人看过
-
有关交通行政拘留程序流程是什么?
392人看过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
交通肇事罪构成犯罪后可以刑事拘留吗,交通肇事刑事拘留条件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7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才可以刑事拘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
-
交通肇事为什么不拘留?拘留的条件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9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发生重大事故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
-
交通肇事刑拘流程,怎么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1律师解答 交通肇事刑拘流程是:公安机关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执行拘留;执行拘留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
有关交通行政拘留程序流程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261、调查。2、决定。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3、执行。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
什么是交通肇事的程序和流程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0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在承诺制度的时间内快速赶赴现场,并快速处置现场。 3.进行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丈量、勘验等系列工作。现场勘查必须做到依法、及时、全面、准确。 4.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