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诉讼实体内容)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还有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等
一、行政裁定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
行政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或者执行案件的过程中,就程序问题所作出的判定。
行政判决书有第一审程序的行政判决书,第二审程序的行政判决书和再审程序的行政判决书等几种类型。
第一审程序的行政判决书是指第一审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后,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程序审理终结,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参照行政规章,就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行政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终结,就实体问题依法作出书面处理决定制作的法律文书。
再审程序的行政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的规定,经依法在身终结,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处理的书面决定。再审行政判决书,由首部、事实、理由、判决结果和结尾组成。
行政裁定和行政判决一样都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行政审判权的体现,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但二者有许多区别。
行政判决解决的是行政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行政裁定解决的是行政案件审理过程或者是案件执行过程中的程序问题;
行政判决一般是在行政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的,而行政裁定在行政诉讼的任何阶段都可能作出。通常一个法院在一个审理程序中只能作出一个判决,而人民法院在一个审理程序可能作出多个裁定;
行政判决依据的是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而行政裁定依据的是行政诉讼法;
行政判决是要式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行政裁定则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裁定中只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其他的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但是判决全部都可以上诉。
行政裁定的法律效力有两种情况,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裁定和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逾期不提出上诉的,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除以上三类裁定之外的其他所有裁定,当事人无权提出上诉,一经宣布或者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裁判文书,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裁判,在该裁判依法生效后,该项争议即告结束,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
二、不予受理与驳回起诉的区别是什么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书后,依法对其进行立案审查,发现原告没有起诉权利,依照法定程序裁定予以驳回。不予受理是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原告的起诉后,认为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从程序上书面裁定不予立案受理的司法行为。不予受理与驳回起诉、驳回诉讼请求的区别:第一,适用阶段不同。不予受理是在当事人起诉之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前的“审查”阶段作出的;驳回起诉是立案后审理审结前作出的,对于人民法院尚未立案的案件不适用驳回起诉;驳回诉讼请求则是在审理终结后须作出实体评判的阶段作出的。第二,法律依据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依据的是程序法;驳回诉讼请求依据的是实体法,包括各种民事法律法规。第三,解决的问题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解决的是程序问题,是对当事人的起诉权的否定;驳回诉讼请求解决的是实体问题,是对当事人胜诉权的否定。第四,法律效力不同。虽然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三者的当事人都不得对这个争议的法律关系以同一理由提起诉讼,但前二者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不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起诉被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后,当事人还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而后者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该类案件的当事人不仅不得就争议的这个法律关系以同一理由向受诉人民法院起诉,而且不得向其他人民法院起诉。即使判决有错误,也只能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第五,诉讼当事人不同。不予受理发生在立案前,法院没有受理,当事人起诉的被告没有应诉参加诉讼,裁定书不能把起诉的被告列为诉讼当事人;而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发生在立案之后的审理过程中,当事人起诉的被告已经参加了诉讼,应列被告为诉讼当事人。第六,适用法律文书和上诉期限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适用裁定,上诉期限均是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而驳回诉讼请求则适用判决,上诉期限是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第七,适用程序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仅适用第一审程序;而驳回诉讼请求适用一、二审程序及审判监督程序。第八,诉讼费收取及承担情况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将退还预交的诉讼费,而驳回诉讼请求应收取诉讼费,诉讼费由起诉人交纳并承担。
三、法院开庭的时候能不能追加被告
法院开庭的时候可以追加被告。如果查明事实还有其他被告人,可以追加。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这是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如果在庭审过程中发生原告要求追加被告的,可以诉讼中止。法院认为追加被告有必要的,也可以追加。建议书面申请是否追加由法院决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最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追加被告不管是法院依职权追加被告还是当事人依申请追加被告,都应该在开庭前提出申请,这有利于案件事实的及时查清和避免司法程序的重复,造成浪费司法资源的后果。
-
法院是否依申请调取证据
409人看过
-
依据什么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
320人看过
-
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要质证吗?
52人看过
-
法官主动调查证据法律依据是什么
303人看过
-
法院可以直接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吗
172人看过
-
受理调查法律依据
238人看过
辩护人指的是接受被告人委托或者经由人民法院指定,来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行使辩护权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辩护人可以是律师,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工作单位推荐的人,也可以是其亲友、监护人。但如果是指定辩护的只能是律师。... 更多>
-
法律依据法院如何调取卷宗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20个人前往法院调取卷宗的方法: 1、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前往法院调取。 2、可以委托律师前往调取,律师需要携带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律所的介绍信、律师执业证复印件等材料。
-
申请调取证据,法院收取邮寄费有法律依据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6人家收取邮寄费怎么就没有依据了,难道你让人给你办事,还让别人给你贴钱咯。现在法律的报销走的程序非常严格,必须要通过刷信用卡然后开具发票以后才能够报销,你认为去邮局寄个件人家给你刷卡开发票啊,没有发票就报销不了,人还给你贴钱啊
-
法院是否依申请调取证据的规定呀?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7法院直接调取证据中只两个方面,涉他利益和程序性证据,相关规定如下: 根据《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仅限于两种情形: 一是相关事实认定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二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
-
如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依据,有哪些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9法院调取证据依据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在行政诉讼中,依据原告或第三人的申请,法院可以调取如下证据: (1)由国家有关部门保管而必须由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这些证据材料主要是国家的档案材料,即法律、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当事人向行政机关或公权力机关办理许可登记、审批、申报权利等事项时,在公权力机关保存的档案,如房地产档案、行政处罚档案等。虽然随着近几年来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行,行政相对人可获取的信息范围
-
警方调查取证有哪些法律依据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51、本人有一个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本人也申请了证据保全。可是法院怎么做的呢,根本就没理会这一回事。2、也就是说这样的证据法院能不能认可,还要看法院和法官,这样的材料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一般被采用的可能性不大。3、至于你提到的私人侦探搜集的证据的问题,我觉得不能被采用,但以此为线索,通过报警等获得公安机关的记录是很好的一种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