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喜新厌旧;有的是出于贪图享乐;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共同犯罪主观要件
1、认识因素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
(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
(2)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意志因素其次,有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
(1)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
(2)各共同犯罪人对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抱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所以两个以上犯罪分子共同实施犯罪的,构成共同犯罪,如果过失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要认定主犯和从犯。
《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
犯罪构成要素包括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和什么
217人看过
-
重婚罪包括哪些主观要件
118人看过
-
诽谤罪主观要件包括间接故意吗
318人看过
-
我国洗钱罪的主观要件包括几种
225人看过
-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408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否必须包括共同故意?
91人看过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
诽谤罪的犯罪客观方面是什么,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3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
-
破坏军事设施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包括什么方面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1(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建设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但出于贪利图财、泄愤报复或者敌意,仍然进行破坏,对其危害建设的后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
诽谤罪主观要件包括间接故意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04诽谤罪主观要件包括间接故意,诽谤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而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5共同犯罪的成立,要求同时具备以下主体、客观和主观三个方面的要件: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二)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两人以上必须具有共同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彼此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三)共同犯罪的主观要
-
非法搜查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包括哪些方面?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05非法搜查罪针对的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无论他们是否具有搜查权。虽然有些法律界人士认为该罪是特殊主体,即仅适用于具有搜查权的侦查人员,但其他人则持不同看法。搜查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的滥用可能导致本罪的成立。如果一个人没有搜查权却擅自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也会被视为构成本罪。作为司法人员,如果滥用职权实施非法搜查等行为,将会依法从重处罚。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