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可以异地报销。异地医保报销需提供的材料:1、本市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2、拿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到本市、区社保处(医保处)异地就医审批备案;3、异地定点医院住院发票原件;4、机打的费用清单原件;5、住院病历有效复印件(医院盖章有效)1份;6、身份证复印件1份。
医疗保险只能在参保地报销吗
医疗保险不是只能在参保地报销。但是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参保人办理异地医保就医确认手续后,方可在经认定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其个人医疗帐户金额可凭医保卡的任一营业网点支取,用于支会门诊一般疾病费用及在药店购药配药的费用。
医疗保险断交的影响:
1、从停交的下个月起不能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即不能用医保卡报销;
2、影响缴费年限,如果只是三个月内中断医保缴费,那么在继续缴费的时候还可以算连续参保时间;
3、影响大病门诊待,在治病中产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都是可以报销的;
4、影响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额度,医保断交一个月支付限额也会跟着降低。
医疗保险的缴费方式,具体如下:
1、参加工作缴纳职工医保的,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2、缴纳灵活就业医保的,可携带好身份证、社保卡前往当地社保局缴纳;或者通过线上渠道缴纳;
3、城乡居民医保,在每年规定的集中缴费时间,携带好身份证等资料前往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是村或居委会指定地点缴费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
能否使用在家交的医疗保险在异地?
102人看过
-
河南省医保在外地是否能够使用电子凭证?
365人看过
-
医保是否能够在外地医院报销?
388人看过
-
外地人在工作地是否能够购买医保?
231人看过
-
一下医疗保险卡,只能在当地用不
128人看过
-
外省的医疗保险能在当地联网报销吗
481人看过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更多>
-
医保可以全国使用吗。是不是当地办的只能在当地使用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15医保卡不能异地使用。 1、按现行政策,医疗保险不可以转。但刚公布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有新规定,医疗保险也可以随个人转移,需等新政策实施后才可以操作。 2、医疗保险一般都只能在参保当地使用,不得跨地区使用(除了外地急诊等特殊情况)。不在参保当地工作的话,医疗保险应该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否则,一般情况在外地就医的费用不能报销。
-
-
外地打工者能否参加医疗保险?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0市民致电12345:我是外地来杭的打工者,现在是个体商户,已经缴了养老保险。像我这种情况能不能缴医疗保险24号工作人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答复,若该个体工商户作为单位形式参加社会保险,反映人可以作为单位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并由单位经办人员到社会保险服务局办理相关手续,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9%,个人缴纳4元钱。而个人参加医疗保险必须具有本市非农户籍,并参加养老保险。市民致电12345:我是外地来杭的打工
-
外地的医疗保险卡能在本地用不,有哪些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11医疗保险卡不能异地使用。 1、按现行政策,医疗保险不可以转。但刚公布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有新规定,医疗保险也可以随个人转移,需等新政策实施后才可以操作。 2、医疗保险一般都只能在参保当地使用,不得跨地区使用(除了外地急诊等特殊情况)。不在参保当地工作的话,医疗保险应该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否则,一般情况在外地就医的费用不能报销。
-
在外地是否能在当地进行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8公司在外地,劳动合同履行地在本地的可以在本地申请仲裁,不在本地的不能在本地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