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侵占的能够善意购买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3 15:40:52 393 人看过

购买人在不知道购买的财产是恶意侵占取得的,是可以对抗被侵占人主张的,被侵占人的损失由侵占人承担。

一、职务侵占能作为民事要件进行追偿吗

职务侵占款公诉时不可提民事追偿。即职务侵占罪的案件中,被害人不能直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职务侵占罪是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的,一般需要经过公安机关追缴或犯罪嫌疑人退赔后,受害人(公司)仍然有损失的,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相应的损失。

二、侵占罪立案的标准有哪些

侵占罪立案标准如下:

1、被告人明知财物属于他人,仍将财物据为己有;

2、他人财物指他人遗忘的财物、他人埋藏的财物或者他人委托被告人保管的财物;

3、被告人侵占的财物价值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4、被告人拒不将财物归还他人。

侵占他人财产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达到五千元,构成侵占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三、多次职务侵占怎么处罚

多次职务侵占仍然是按照职务侵占罪定罪,数额较大的,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多次职务侵占是一种很严重的情况,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会接近量刑时从重处罚的范围和空间。如果有这样的加重情节,希望当事人可以主动退赃,然后主动认罪悔罪,量刑可能相对较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0: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恶意侵占罪会判刑吗
    法律综合知识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恶意侵占这一罪名通常会导致罪犯被判处刑事处罚。具体而言,当罪犯恶意地侵占他人财产且该行为涉及到的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同时其又拒绝归还这些财产时,那么他将面临着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严厉惩罚;若其所侵占的财产价值巨大甚至还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话,那么他将会被判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还需要缴纳罚款。在对该罪行进行判定的过程中,关键因素包括了行为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主观故意,以及其侵占的财产价值大小和是否存在拒不归还的情节等方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侵占的财产价值较小,或者行为人能够及时地归还这些财产,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因为他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
    2024-08-22
    289人看过
  • 善意占有能不能免责?
    草案第262条规定: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善意占有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福州大学法学院黄辉副教授提出,草案规定占有人使用占有的财产造成损害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划分标准是善意与恶意,这不符合法理。应当以占有人有无过错作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衡量标准。再结合草案第261条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均为无权占有的规定来看,对于无权占有,不论善意占有人还是恶意占有人,均负有在占有期间妥善保管占有物的注意义务;因过错造成占有财产损失的,均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所有权人可以根据侵权行为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只有在占有期间占有物的意外灭失的风险才可依善意、恶意进行区别对待。因此,不能够简单说善意占有都能免责,免责应当是有条件。
    2023-06-08
    380人看过
  • 民法上的善意与恶意新诠
    一、民法上善意与恶意含义的界定及解释对民法上善意与恶意含义的界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善意还是恶意取决于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是否知悉[1],这应当是一种广义的善意;一种观点将善意(有学者用诚信称之)在内部又作了划分(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2],徐国栋教授的主观诚信应当被看作是一种狭义的善意。笔者认为,民法上的善意与恶意的含义应该界定在信息对称或不对称(知或不知)的范围内,即一种狭义的善意。其实这也是民法上善意与恶意的最初含义和规范目标。如罗马法上的时效取得中的善意占有制度、善意取得制度等,都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的。这里会立刻产生一个问题,即徐国栋教授所指的客观诚信(包含于广义善意范围内)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将其排除在善意与恶意概念与制度之外,对其如何加以规范?笔者认为,这种意义上的善意(诚信)可以通过民法的帝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加以规制。也许有人会指出,诚实信用原则本身就包含了笔
    2022-04-10
    135人看过
  • 善意取得与善意占有区别
    一、善意取得与善意占有区别占有,包括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无权占有包括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取得与占有的心态不同。要区分二者就要看占有人,取得人的心理态度了,这个要看不同的情况来定的。占有和取得不同的地方在于当事人的心理态度是暂时的占有还是取得所有权。下举例说明:善意占有:你丢了一件衣服,我拾得暂时放在我的家里,准备明天给你送回去,此时我就是善意的占有,因为我没有占为己有的意思。善意取得:我有一幅画放在你处保管,你的同事来你家看见画很喜欢,就跟你说100卖给他,你没有告诉她画不属于你所有就卖给她了,此时,你的同事就是善意取得。二、善意占有善意占有,是无权占有的再分类。善意占有是指占有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自己无占有的权利而为的占有。在善意占有中,根据占有人有无过失为标准,还可以再分为过失占有与无过失占有,但严格来说,只有不知自己无占有的权利且无重大过失者,方构成善意占有。在时效取得中,不少立法
    2023-05-06
    299人看过
  • 侵占罪与善意取得的区别是什么
    一、侵占罪与善意取得的区别是什么侵占罪,乃指行为人未经合法授权擅自将原本为他人所托管的财务,或者是他人遗失之物、掩埋之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在被要求归还或交付时仍拒绝履行相关义务的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善意取得制度,亦称为即时取得,系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让与人,在将其财产转让给善意第三方之后,若第三方在此次交易中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则依据法律规定,可依法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二、侵
    2024-07-10
    396人看过
  • 善意占有的情形
    善意占有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现代民法的产物。指动产由无权处分的占有人转让给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占有时,第三人一般可依法取得动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请求第三人返还,而只能要求转让人赔偿损失。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有:(1)受让人须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非交易行为需可取得所有权,但非适用善意取得制度;(2)转让人须为无处分权人;(3)转让处分的标的物须为动产;(4)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占有。受让人在接受财产时不知,也不可能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时才为“善意”,否则为恶意,就不能适用善意取得;(5)善意受让人取得占有的动产须是依所有人的意思合法脱离所有人占有的财产。关于善意取得的效力,善意取得一旦成立,善意受让人即时取得财产所有权,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而原权利人的所有权并请求权一并丧失。原权利人有请求非法转让人返还不当得利或赔偿损失的权利。《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善意取得】无处分
    2023-08-11
    87人看过
  • 怎样情况属于恶意侵占
    刑事责任能力
    一、怎样情况属于恶意侵占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二、恶意占有国有资产怎么判侵占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396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08
    53人看过
  • 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区别
    是否认定为恶意透支是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触犯刑法的关键,有关专家表示“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根本标准就是看行为人主观意志内容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至于客观上是否超过限额、期限透支,透支后经银行催收是否归还等只是认定行为人主观意志内容的征表,只是便于外在、直观地认定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而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恶意透支行为会受刑事处罚吗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构成犯罪性的恶意透支。《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1、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
    2023-06-24
    389人看过
  • 恶意侵占国家财产是什么罪
    一、恶意侵占国家财产是什么罪侵占罪。侵占,是指行为人将自己业已持有的公私财物非法转为己有的行为。我国古代刑法早就将侵占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而规定为犯罪。例如唐律《杂律》规定有“受寄财物而用”、“错认奴隶财物”、“于他人地区得物不还”、“拾遗物不送官”等犯罪,从唐律对上述犯罪规定的法定刑看,比盗窃等脏罪要轻一些。而综观现代各国刑法,几乎都将一定条件下的侵占行为作为刑法调整的对象,如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刑法。日本刑法中的侵占罪规定较细,包括单纯侵占罪、业务侵占罪和侵占脱离占有的财物罪三个部分:单纯侵占罪就是侵吞基于委托、契约关系而合法持有的财物;业务侵占罪是指侵占业务上由自己占有而属于他人的财物;侵占脱离占有物罪,是指行为人将不是出于占有者的意思而将脱离他人占有之物加以侵吞的行为。德国刑法规定的侵占罪则概括了各种侵占行为,英美刑法规定有盗用罪,指“受物主委托的人对该财产实行欺骗性转变的行为”
    2023-04-15
    316人看过
  • 善意付款和恶意付款的关系
    但是,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不得以恶意或有重大过失付款,否则应当自行承担责任。票据法第五十条规定:“付款人足额付款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解除”。第五十七条第二款又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依票据理论,所谓“恶意”是指付款人在付款时,明知持票人不是票据的真正权利人,而且能够比较容易地加以证实,但却仍然予以付款。所谓“重大过失”,是指付款人对于持票人不是票据的真正权利人应当知道,但却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知道,或者付款人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但却疏于注意未能发现,而给予付款的。在票据实务中,如果付款人对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一事根本不了解,或者虽然有所怀疑,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实的,都不应属于付款人有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应为善意付款。如果付款人在付款的当时,并不知道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而付款以后方才得知的。
    2023-06-14
    359人看过
  • 根据规定什么是恶意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从而构成的犯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一、涉嫌侵占罪在哪些情形下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
    2023-06-19
    217人看过
  • 先善意后恶意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动产善意取得中之善意的判断,若受让人根据受让财产的性质、有偿或无偿、价格的高低、让与人的状况及交易的经验等可以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时,则不能认为行为人具有善意。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确定善意和恶意在时间上应坚持行为人于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为标准。只要行为时为善意,即使行为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行为缺乏法律根据或行为相对人没有权利,也不失为善意。一、恶意不当得利与善意不当得利如何界定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即:基于受益人的行为中无权处分他人之物时,这又因无权处分是有偿处分与无偿处分、受让人是善意与恶意而有不同的效力: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
    2023-02-12
    294人看过
  • 商标恶意侵占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对方侵占商标权的,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情节严重涉嫌构成侵占罪和侵犯商标权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侵占罪在中国刑法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就是在中国《刑法》第270条第一款的规定中也没有使用侵占一词。因而在确定侵占罪概念之前,有必要对侵占一词进行分析,因为侵占是侵占罪罪名中的关键词,它代表了侵占罪的主要内涵。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
    2023-03-24
    213人看过
  • 恶意扰民能够判刑吗
    恶意扰民不可以判刑,但是可以予以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恶意扰民违法吗恶意扰民当然是属于违法行为的,而且已经侵害了这些业的权益,一般是需要进行赔偿的,如果赔偿不成功的话,是可以直接到相应部门进行举报或者报警。有关法律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3-07-27
    8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恶意侵占属于善意侵占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4
      恶意侵占的财产,买受人可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善意购买,可以对抗被侵占人的主张。原所有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被侵占人的损失由侵占人承担。
    • 被恶意侵占造谣还能起诉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11
      被人辱骂造谣可以起诉。这属于侵权行为,可以到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情节严重的,对方可能构成犯罪,要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如何理解善意购买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9
      大家! 还想请教大家应该怎样理解善意购买呢如果当初我提出过要见他的夫人,并且希望他的夫人能够在他给我的卖房款收据上签字,却被他以夫人工作忙实在没有时间过来等等理由推托了,我是不是就不属于善意购买了呢这样对我不利还是有利呢 另外我的房子是通过中介购买的,过户的时候当着中介的面,依我们的要求给他夫人打了一个电话,接通后我们和对方讲的话,对方说:"我是他的夫人,我同意卖这个房。"这可以作为证据吗 盼回复
    • 恶意购买专利怎么办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8
      1、专利权属证据。证明原告享有专利权或者专利许可使用权。 2、侵权存在证据。证明被告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原告应当提交被控侵权产品及其销售发票、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技术特征对比材料等证据。 3、赔偿金额证据。证明其提出的赔偿金额有事实依据。原告应当提交能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的证据,如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证据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证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
    • 房屋买卖未过户是否能够善意取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8
      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出卖房屋,如果买受人以下三个条件均满足,则构成善意取得。 1、买受人具有善意; 2、支付合理对价; 3、动产已经交付,不动产已经办理过户。对于买受人需要注意的是:物权法106条规定的善意取得的前提是出卖人无权处分,如果出卖人是有权处分,则不存在满足前述三个条件的限制。如果是有权处分,就是正常交易,就直接推定善意。除非第三人举示证据能够证明出卖人和买受人恶意串通,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