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假释的方法有哪些适用于合格的囚犯?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2 22:00:58
411 人看过
服刑一段时间后,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申请假释的方式是:
1、假释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罪犯,由罪犯所在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提交的名单在罪犯中公布,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查,经监狱长批准,由监狱提出书面建议,提交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2、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假释,由罪犯所在的监狱提出书面建议,报省监狱管理局审查后,报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罪犯前科是否能够假释
有前科属于累犯的,不能假释。
限制假释的情形在《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有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刑法》规定的累犯: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再次犯罪人民法院会认为恶性比较大,可能从重判决,但也不是肯定的,不过如果构成累犯,根据法律规定必须从重判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九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不适用假释调查评估意见书的囚犯有哪些?
129人看过
-
2024囚犯假释有哪些条件
426人看过
-
囚犯假释有哪些条件,假释有什么意义
204人看过
-
适用假释的对象适格
195人看过
-
适用于假释的犯罪人员
486人看过
-
假释适用于哪几类罪犯
30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假释
词条
#假释
最新文章
#假释
相关咨询
-
哪些是假释囚犯,哪些样的囚犯才可以被假释?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4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
-
假释囚犯指的是哪些啊,哪些情况下才可以申请假释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4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
-
适用假释的条件有哪些,假释的适用条件有哪些?申请假释要什么材料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06根据规定,假释的适用条件有以下四点: (一)对象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 (二)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 (三)时间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为了使假释制度的运用有必要的灵活性,《刑法》第八十一条同时规定
-
申请了法院的假释申请,哪些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7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伤害、武装叛乱、武装暴乱、劫持航空器等罪。 (3)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此外,法律对适用假释规定了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
法律适用法律申请出狱假释的形式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0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该罪为自诉案件,自诉人不愿提出诉讼的,应否撤销假释的问题,应区别对待。如果该自诉案件为罪犯新犯的罪,说明被假释的罪犯主观恶性深,则即使不按其又犯新罪处理,也属于在假释考验期内实施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不论自诉人是否愿意提出诉讼,都应撤销假释。如果该自诉案件为被发现的漏罪,则应根据自诉案件“不告不理”的原则,不应对其漏罪追究刑事责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