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租房纠纷民事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房屋租赁纠纷而言,在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是3年。如果属于比较特殊的房屋租赁纠纷,如承租人不给房租或者推迟支付房租,这个时候诉讼时效规定为1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几种特殊的情况,时效仅仅为1年。比如,在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承租人拒付房租,或者延期支付租金,出租人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时效为1年。所以,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因承租人拒付、延付租金而引起的诉讼,出租人一定要牢牢记住诉讼时效为1年,起诉超过1年的,若对方提出时效抗辩,法院经查明后,此前出租人明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而不主张的,那么,出租人就丧失了胜诉的权利。
二、房屋租赁纠纷的解决方式
(一)协商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二)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在房屋纠纷赔偿中的房屋租赁纠纷可以申请仲裁解决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同时,一旦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在房屋赔偿纠纷中的房屋租赁纠纷可以选择民事诉讼解决
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如今,多数房屋租赁纠纷的产生,皆因当事人过失造成。而从自身权益的维护来看,不管房屋租期是长还是短,能有一份书面的合同,也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日常生活中,居民租房纠纷,是可以报警的,涉及到民事侵权行为是可以由公安机关处理的。民警会告知租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建议租房纠纷当事人根据租赁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或者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
-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医疗事故诉讼时效
169人看过
-
借名买房后出租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多久?
410人看过
-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
222人看过
-
民事纠纷时效性是多久
53人看过
-
物业费诉讼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390人看过
-
高空抛物罪民事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93人看过
-
直播打赏纠纷诉讼时效多久(打架民事纠纷诉讼时效)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26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多为两年,但也有1年3年4年的特别规定。打架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起算。 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从权利被实际侵害时起算。
-
因黑白合同引起的纠纷诉讼时效多久(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26民法典规定了诉讼时效的时间,诉讼时间是从自己知道权利收到侵害的时候开始算三年,最长二十年,二十年后无法起诉。所以由此看来,诉讼时效直接影响了自己是否能起诉维护自己权益。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
-
交通事故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多久?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31视情况而定。 1、《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
民事法院诉讼离婚财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14离婚财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侵占另外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 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
欠条算是民事纠纷多久诉讼时效为多长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15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