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恋被骗能起诉吗
网恋被诈骗了财物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诈骗分子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网络诈骗罪取证规定
被害人要写书面的报案材料,写明被骗经过,提供破案线索:嫌疑人特征、被骗数额、如何交付财产、嫌疑人的诈骗手段等,公安机关可以制作询问笔录,详细了解案件情况,
公安机关接受被害人报案后,立案侦查,采取措施,收集犯罪证据:抓获嫌疑人进行讯问,制作笔录,查明嫌疑人户籍信息、有无犯罪前科、有无同案犯、诈骗手段、诈骗数额、赃款去向、安排被害人进行辨认、追缴作案工具、向银行查询查封扣押冻结嫌疑人涉案财产、银行账户,刑事拘留后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逮捕嫌疑人后继续侦查。
1、电子证据的取证
对能够为法庭接受的、足够可靠和有说服性的、存在于计算机和相关外部设备中的电子证据的确认、保护、提取和归档的过程即是电子证据的取证。电子证据获取技术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在获取数据的同时不破坏原始介质。在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许某传播淫秽物品案中,犯罪嫌疑人许某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视频电影,该案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除了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传统证据外,还包括电子证据:视频电影文件点击率清单、服务器交易记录、公安机关网监支队远程勘验记录等。
2、电子证据的认定
电子证据能否被法庭认可并作为定案的证据,根据现行法律并无依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七种证据,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证据的外延,即只有以上的证据才能被采纳为定案的证据。电子证据虽然从其本质来讲和这几类法定证据一样,都能证明案件事实,从内涵上并无不同,但我国法律却没有把电子证据纳入法定证据的范围,赋予其明确合法的外衣。
-
网恋被骗起诉能赢吗,网恋对象欠钱不还怎么办
168人看过
-
网恋诈骗:报警能起到作用吗?
298人看过
-
网恋被骗可以追回被骗款吗
455人看过
-
网恋被骗警方立案吗
472人看过
-
网恋被骗金额较少还能立案吗
420人看过
-
网恋被骗一万多报案能追回吗
265人看过
-
被骗很多网恋钱可以起诉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5可以。当对方提出各种“借钱”“求助”理由时,更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转账汇款给对方。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刑法》对诈骗罪的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
网恋被骗两千能报警吗16岁高中生网恋被骗两千能报警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9-12被骗可以报警,而且一定要报警。报警不在乎数额的都可以报的,数额只不过是说报警以后立案是以什么性质立案,2000可以构成刑事犯罪了。而对于报案的人来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都可以的。至于被诈骗的财务是否要的回来,关键在于取证问题。
-
网恋被骗2500元能找回来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11及时报警,可以及时拨打110,或向12321举报中心举报。犯罪嫌疑人大多在境外,因此侦破这类案件的难度较大,应重在防范。一、网络诈骗的概念。网络诈骗是指以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没有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便不是网络诈骗。二、刑事责任。目前没有单独的网络诈骗罪,适应《》266
-
网恋被骗,能要回钱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0如果司法机关已经认定对方具有诈骗行为的,那么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同时,关于被骗的钱款是否能够追回,
-
网恋被骗了1000多元能报警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7被人骗了1000元可以报警,属于治安案件,一般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