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期满后是否就解除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17:31:42 281 人看过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

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一、监视居住怎么执行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应当核实犯罪嫌疑人的住处。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其指定居所。人民检察院核实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为其指定居所后,应当制作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同级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监视居住人的身份和住处或者居所,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派出所执行。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应当指定专人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并及时将监视居住的执行情况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在执行期间,犯罪嫌疑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住处或者指定居所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由该县级公安机关征得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同意后予以批准。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情节严重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决定予以逮捕,通知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十五日前,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监视居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二、监视居住由哪个部门管

监视居住一般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三、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包括什么

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一)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二)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三)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四)拘留是指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五)逮捕是指司法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发生社会危害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18: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视居住相关文章
  • 监视居住解除后还有事吗?
    监视居住解除后还有事吗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犯罪的,会被解除监视居住的,就没有事;如果只是因为监视居住的期限已满,需要采取其他措施的,还有事,还需要继续侦查。一、监视居住是行政强制措施吗不是,监视居住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对于不便于刑拘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等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二、刑拘是不是等着判刑被刑拘后不一定会被判刑。刑事拘留
    2023-06-23
    474人看过
  • 监视居住者是否会被解除限制?
    公安机关可以对嫌疑人采取指定监护的方式,在侦查阶段,法院未判决之前都不能说明嫌疑人有罪。是否能无罪释放,要看是否达到条件。如果能够查清犯罪事实,证据明确的,公安机关会将其移送起诉,法院判决后就证实有罪。指定监视居住的法律依据新《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的情形有两种:第一种情形是重大贿赂犯罪,衡量“重大”与否的标准有3个,贿赂数额50万元以上、或者有重大的社会影响、或者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第二种情形是嫌疑人在当地无固定住所。综合上面所说的,监视居住一般是对犯罪人员作出处罚的一种,但如果只要符合条件执法人员也是可以实施指定监视居住的,所以,对于不
    2023-07-03
    154人看过
  • 解除到期监视居住的步骤
    监视居住是由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决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前者在监视居住过程中也可以协助执行。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后,也要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由办案人员提出申请意见,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查后,检察长或公安局长决定后,最后再将解除决定送达到嫌疑人手上。监视居住到期后变刑拘可以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应当核实犯罪嫌疑人的住处。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其指定居所。人民检察院核实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为其指定居所后,应当制作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同级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解
    2023-07-01
    258人看过
  • 监视居住是否算刑期,监视居住条件是什么?
    一、监视居住是否算刑期监视居住是否算刑期,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1、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采取监视居住的,监视居住期间不能折抵刑期;2、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应当折抵刑期。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的场所一般有两种:1、一种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2、另外一种是指定的场所,如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的场所指定为宾馆等场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二、监视居住条件是什么监
    2024-01-15
    281人看过
  • 监视措施是否在居住期限届满后取消?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满后怎么处理监视居住期满后应当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当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具体程序为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查,检察长或公安局长决定后,通知办案机关,并将解除决定书送达给嫌疑人。监视居住的要求:1、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2、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3、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
    2023-07-06
    270人看过
  •  拘留是否可以在监视居住期满后进行?
    根据法律规定,符合刑事拘留条件的被判处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被转为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正在准备犯罪、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犯罪、在身边或住处发现犯罪证据、企图自杀、逃跑或逃跑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的可能、不说真实姓名、地址、身份不明的或有逃跑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犯罪嫌疑人。在服刑期满后,如果被判处符合刑事拘留的条件,则可以转为刑事拘留。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释放被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对于现行犯罪或者重大嫌疑人,公安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准备犯罪,犯罪或者犯罪后立即发现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逃跑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可能;(六)不说
    2023-11-22
    486人看过
  • 监视居住期满后如何再次监管
    要是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话,那么就应当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具体要根据情况作出决定,但却不能继续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不过要是其他的司法机关,那么还是可以对其监视居住。所以,监视居住到期后,同一司法机关不能继续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监视居住期间再次违法如何处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监视居住期间,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根据相关规定情节严重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在监视居住期间逃跑的;以暴力、威胁方法干扰证人作证的;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在监视居住期间又进行犯罪活动的;其他规定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
    2023-07-06
    168人看过
  • 监视居住解除了可以出国吗
    一、监视居住解除了可以出国吗监视居住解除了可以出国,但如果没有解除监视居住确实需要外出,必须向监视机关申请,必须经过执行机关的允许。监视居住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擅自离开指定的住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不允许离开指定住所,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必须向监视机关申请。二、之前被监视居住刑期是多久之前被监视居住刑期是为六个月。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司法机关对同一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的期限,而是每一个司法机关若需要监视居住的话,那对期限的限制最长为6个月。其中若是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话,日后被判刑的,还有可能折抵刑期。在监视居住期间,不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三、适用监视居住的条件是什么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因为案件的特殊
    2023-04-30
    144人看过
  • 居住久了监视居住一般会自动解除吗
    监视居住期满后不会自动解除。监视居住到期后需要办理相关手续。监视居住的解除,必须是由当地办案机关的人员提出具体的意见,并且需要办事机关的部门负责人审核,最后还需要有相关机关的负责人、检察院的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的院长进行决定。监视居住会监控微信吗有可能监视。如果微信内容涉及刑事案件,特别是重要的刑事案件侦查线索,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对这个手机号码采取技术侦查手段。这个手段可以追踪手机的位置,监听通话,拦截微信。在启动技术侦查手段之前的一定时间内,通话和微信内容都会被保存到一个为了提供通信服务公司的计算机上。《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
    2023-08-03
    154人看过
  • 监视居住期限到了是不是就要批捕
    一、监视居住期限到了是不是就要批捕监视居住期限到了不一定就要批捕。新《刑诉法》第七十七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二、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吗监视居住期间,不能折抵刑期,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监视居住未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三、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多久
    2023-06-19
    168人看过
  • 解除监视居住后会有案底吗
    一、解除监视居住后会有案底吗解除监视居住后一般不会有案底。就目前的阶段来看,案件还没有经过法院的审理,尚未依法作出最后的判决之前,就不能认定其有罪,也就不能直接认为被监视居住了就一定有案底或者没有案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二、监视居住的地点在哪里监视居住的场所为住处或居所,被监视居住的人没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对有固定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监视居住的场所为指定的居所。所谓的住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连续的、固定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居所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时为无固定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场所。三、监视居住的条件监视居住的条件: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逮捕的,但患有急性、恶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2
    2023-06-15
    408人看过
  • 解除监视居住后还有没有事
    监视居住解除后还有没有事要看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监视居住的,就没有事;如果只是监视居住的期限已满,需要采取其他措施的,需要继续侦查。解除监视居住后会有案底吗监视居住解除后,被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的会留案底。监视居住解除可能会留下案底,具体根据后续案件处理结果确定。监视居住是针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法院未最后的判决之前,就不能认定其有罪,那么也就不能直接认为被监视居住了就一定有案底或者没有案底。解除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我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诉讼规则规定了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和监视居住的折抵刑期等,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
    2023-08-02
    227人看过
  • 解除取保候审后的监视居住
    因为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都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按规定,同一时间内对同一犯罪嫌疑人只能适用一种强制措施。若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就需要依法办理相关的手续,否则司法机关就存在程序违法问题,需要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例如已刑事拘留的,想要逮捕犯罪嫌疑人,就需要办理逮捕手续,变更强制措施。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有什么区别(一)适用条件1、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幼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5)持有有效出境证件,不需要逮捕但又可能逃避侦查的。2、监视居住: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不如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
    2023-07-07
    186人看过
  • 监视居住解除是否还会留下案底
    监视居住解除是否还会留下案底要看之后的审判情况。在监视居住期间,案件还没有经过法院的审理,尚未依法作出最后的判决之前,就不能认定其有罪,那么也就不能直接认为被监视居住了就一定有案底或者没有案底。只有被判处刑罚才会留下案底。监视居住后的办案流程具体如下:1、公安立案决定监视居住的,应当在办理监视居住后,继续侦查案件;2、检察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办理监视居住后,继续审查核实案件,是否符合提起公诉的标准;3、法院决定办理监视居住的,法院继续进行审查核实案件,再根据案件证据情况,确定开庭等事项。被监视居住还会逮捕么新《刑诉法》第七十七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
    2023-08-10
    450人看过
换一批
#取保候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监视居住
    相关咨询
    • 监视居住期满到期如何解除监视居住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0
      监视居住期满后的处理: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当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具体程序为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查,检察长或公安局长决定后,通知办案单位,并将解除决定书送达给嫌疑人。
    • 逮捕后是否解除监视居住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0
      逮捕后是否解除监视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 解除监视居住就是撤案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2
      监视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 (一)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二)在监视居住期间,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三)在监视居住期间,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
    • 解除监视居住后是否可以起诉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5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监视居住期满以后被判监视居住期满会怎么样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3
      监视居住决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协助执行。犯罪嫌疑人在被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期间,不能离开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确有需要要离开的,应向执行监视居所的机关报告,得到同意后方可离开。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满后,应当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具体程序为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查,检察长或公安局长决定后,通知办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