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原告上诉后想撤诉的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即可,申请撤诉的法定条件是:
1、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内容明确的申请。
2、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的目的必须正当、合法。
3、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
4、原告撤回起诉的申请最迟应在受诉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
一、民事诉讼上诉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状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条提出上诉状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法院工作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
原告想撤诉该怎么撤诉
365人看过
-
原告败诉怎么办理民事诉讼
249人看过
-
民事诉讼原告撤诉有哪些法律后果
204人看过
-
撤诉后诉讼费怎么退还给原告
393人看过
-
如何撤回民事诉讼的上诉,上诉后撤诉诉讼费退吗
102人看过
-
民事诉讼原告撤诉被告是不是就没事了
498人看过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
民事诉讼未开庭,原告撤诉后,原告的能退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5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实行市场调节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一)耗费的工作时间;(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五)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扩展资料律师费具有以下特点:一、律师应当以其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名义统一收案收费,不
-
民事诉讼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如何处理案件原告起诉的原告撤诉该怎么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四川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十七条委托人因律师的过错导致委托合同无法履行而要求终止委托关系的,律师事务所应根据律师过错责任大小退还已收或预收的全部或部分律师服务费。非因律师过错而委托人要求终止委托关系的或因委托人过错导致委
-
民事诉讼原告上诉后又不想立案了, 二审法院通知撤诉, 可以按撤诉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12不可以按撤诉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由于小诉人的原因,例如未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交纳上诉费用、上诉人无正当理由以传票传唤拒不到庭的,二审法院才可以对上诉人按撤回上诉处理。而只要上诉人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提交上诉状的,并按规定时间交纳上诉费用的,上诉人的上诉就有效,至于二审法院的立案时间,这是法院管理上的问题,与上诉人无关,不能因为二审法院没有及时立案而对上诉人按撤诉处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
-
民事诉讼中,原告撤诉后,被告是否需要在起诉状上签字?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6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原告选择撤销其发起的诉讼请求时,并不需要被告亲自出席签署相关文件。此处,原告本身便具有决定撤诉的权力,仅需自行签署书面撤诉申请即可完成该过程。 如果原告已经将撤诉事宜全权委托给其指定的代理人,并且代理协议中明确包含撤诉这一权利范围的话,那么,代理人同样有权代替原告签署撤诉申请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都可以依法委托一名或多名诉讼代理人代表自身参与司法程序。
-
民事诉讼诉讼错列原告原告如何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301、司法处置总要以法律为依归,如果原告列被告没有程序法上的依据那就应该予以裁定驳回起诉或者不予受理。如果只是误写了名字,遵循司法便民和司法效率原则,那就要求原告予以更正继续审理为宜。复杂的是列被告在实体法上的依据,因为不同的法律关系就有不同的责任承担,被告的正当与否就有很大的差别。针对列错的情形,如本应该列雇主为被告却将雇员为被告,此种场合被告是明确的,但是却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是否意味着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