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请求权,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物权返还请求权,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请求权,撤销权,解除权,人格权受侵害当事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都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一百九十九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消灭。
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请求权】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1、提起诉讼或仲裁。指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请求法院或仲裁庭保护其权利的行为。同时应注意,权利人起诉后又撤诉的应视为与请求相同的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包括民事诉讼法上的一切权利主张形式,如起诉、应诉,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申请支付令、申报破产债权、申请强制执行等,也包括依照其他法律规定的争议解决程序提出的权利主张,还包括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等。
2、权利人主张权利。指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明确提出要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通知。这种意思通知,在方式上没限制(口头或书面等能达请求效果的各种方式),只要将催告之意思传达于相对人,并于事后能证明。包括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提出催告。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指权利人的相对人表示知悉该权利人的权利存在的行为。同意履行义务的形式,无特别要求。
-
哪些情形下只能适用诉讼时效,不适用诉讼时效的
321人看过
-
诉讼时效法院主动适用的情形
68人看过
-
探讨哪些情况下不适用诉讼时效?
328人看过
-
诉讼费25元适用情形
384人看过
-
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原因是什么
81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不享有诉讼时效?
494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哪些情形下只能适用诉讼时效,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7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权,消除障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产权和登记的动产产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赡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
最长20年诉讼时效哪些情形适用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4最长诉讼时效20年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
最长诉讼时效20年适用于哪些情形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08法律分析 最长诉讼时效20年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
什么情况下诉讼时效不适用?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01以下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情况; 2、针对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情况; 4、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
-
哪种情形下工资争议适用本诉讼时效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29劳动工资纠纷诉讼时效分为以下两种情形:1。劳动关系存在的,劳动工资纠纷的仲裁时效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2。劳动关系终止的,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