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保险待遇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只要已经发生了损害后果,无过错的行为人就要承担民事责任2.。在工伤保险中,不因本身过错影响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但属于自杀和自残、醉酒和吸毒、故意犯罪的除外。
突破契约关系的束缚——疏忽责任原则
根据契约责任原则,如果受害人不是直接契约关系的当事人就不受保护,而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又可在契约中规定不合理的免责条款,这是极不公平的!因此,在以后的判例中不得不寻找更为合理的理论对此加以修正。1852年托马斯诉温彻斯特(ThomasV.Winchster)案:被告温彻斯特是药品制造商,他将颠茄制剂错标成蒲公英制剂出售,原告托马斯误服该制剂而受到损害,提起诉讼。纽约州最高法院判决认为:虽然原被告之间没有契约关系,但被告生产的商品对生命和健康具有危险性,有过错的制造商应对所致之损害负赔偿责任[4]。该案就突破了无契约无责任原则。1916年,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卡多佐在麦克弗森诉别克汽车制造公司(MacphersonV.BickMotorCo.)案中创设了商品制造人疏忽责任原则,结束了在产品责任诉讼中要有契约关系的要求。该案案情是:原告麦克弗森从汽车零售商处购买了一辆由被告别克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汽车,在驾车行驶时,一个车轮因被告使用了缺陷材料而粉碎,汽车轮胎爆炸,原告被抛出车外而受重伤,诉诸法院。被告在答辩中援引温特博特姆诉怀特(WinterbottomV.Wright)案确立的无契约无责任原则进行抗辩。法官卡多佐在判决中指出:上述判例是以公共马车旅行的时代援引的,它不适用于今天的旅行条件。危险在所难免的原则固然没有变化,但适用该原则的事物已变化。这是因为发达文明社会生活需要而非这样做不可。具有近迫危险性的产品概念并不局限于毒药、爆炸物或其他同类物品,而应扩大到对人身有危险性的一切物品。如果一件物品制造上有过失,依其本质,可合理确定将使生命和躯体处于危险中,足以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者,均属危险晶。除此项危险因素之外,制造商若知悉该物品将由购买者之外的第三人会不经检验而使用该物品时,则不论当事人间有无契约关系,该危险品的制造者都负有仔细加以制造的注意义务和责任。[4]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败诉。根据该案创设的商品制造人疏忽责任原则的要求,不论受害人与制造商之间是否有契约关系,只要原告能够证明制造商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导致产品有缺陷,并且损害是因使用该缺陷产品造成,原告就可以胜诉。该原则既扩大了制造商应负责任的危险产品的范围——不仅包括毒药、爆炸物等危险产品,而且缺陷产品也包括在内;也使制造商的合理注意义务不再局限于契约当事人,而扩展到非契约关系第三人,更公平合理地保护产品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该原则立即被其他各州法院采纳,成为美国法院确定产品责任所依据的主要原则。
自此,美国法院的判例不断完善制造人疏忽责任原则。1961年波音公司诉布朗(BoeingCompanyV.Brown)案,法院指出:制造人疏忽责任不仅适用于制造上的缺陷,也适用于设计上的缺陷,包括疏于作适当的测试就将产品置于后来的市场出售、疏于安置安全措施以致消费者受损害等行为[5]。负有疏忽责任的主体的范围也从制造商逐渐扩大到零配件制造商、中间商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出租人及其他产品提供者。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普通消费者愈难凭借常识来鉴别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为公平正义,将侵权责任理论引入产品责任领域而创设的疏忽责任原则,克服了契约关系原则对受害人权益保护范围狭小有失公平的局限性。但是,该原则也存在一些弊端:原告在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应证明被告有疏忽,事实上原告对产品设计、制造的所知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无法有效地对此加以证明。虽然美国法院往往采用事实自证(resipsaloqitr)原则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但是被告仍可以原告不正当使用抗辩,原告仍需证明该损害非因其行为所致,而且即使引用事实自证原则,被告仍可证明自己无过失而免责[6]。为解决疏忽责任原则的弊端,新的归责原则担保责任理论发展起来。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有关工伤保险待遇及其相关责任
392人看过
-
太原市对工伤伤残保险待遇的调整及其影响
101人看过
-
工伤保险待遇有什么确定原则及特点?
409人看过
-
浅论保险近因原则及其保险责任的界定
428人看过
-
责任保险适用重复保险及其分摊原则
78人看过
-
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77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工伤保险待遇中,雇主责任险与雇主责任险及工伤保险待遇是否双赔?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3不知雇主责任险为何险,工伤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按现行法律规定,除第三方肇事可以在获得第三人民事赔偿之后,享有工伤医疗之外的工伤保险待遇,是双赔。其它情形,没有双赔的规定。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有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分别赔偿,分别承担的项目由《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和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没有参保的,均由用人单位赔偿。《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
-
工伤保险待遇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实施办法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4工伤保险待遇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即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论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过错。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
工伤医疗保险待遇及病假待遇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2关于工伤医疗待遇和病假待遇的相关信息如下: 病假工资减半,医药费自负,没有奖金和绩效奖励。工伤工资照发,报销医药费,一般没有奖金和绩效奖励。具体的工伤工资,有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解析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03严格责任原则为主,同时兼顾过错责任原则系我国《民法典》违约损失赔偿的归责原则。 首先,首先,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在严格责任原则下,违约损失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三要素:违约行为、损失、违约行为和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考虑过错。 其次,兼顾过错责任原则。在过错责任原则下,违约损失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四要素:除了违约行为、损失、违约行为和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外,还包括违约方的过错。 最后,民法典在价值取向上
-
工伤保险待遇的发生确定原则是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04-04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工伤保险待遇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工伤保险待遇的发生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