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不能就车祸赔偿达成一致的,受害人可提起诉讼,进入到法院诉讼程序:进入诉讼程序得收集相关赔偿证据,制作证据目录,并起草起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据《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的当事人,通知其参加诉讼是必要的,应共同得到赔偿而不应存在先后之分。若要求其他受害人共同参加诉讼。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之诉,属普通的共同诉讼,一般是分别立案审理,保险公司不参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对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为共同诉讼,或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觉得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时人数还没确定的,但根据公平原则;若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已经承担责任,再通知保险公司参与诉讼。因而,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登记,在接到通知后应即行、不负责任而区别承担,既可合并审理,也可分开审理。当事人对诉讼标没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没有效力。
一、交通事故如何确定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确定损害赔偿的方式:根据事故中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及作用大小的比例来划分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交通事故第一受益人是否有授权
授权委托书是双方具有签订委托书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委托事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该授权委托书有效。
《保险法》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要依法进行处理。情节轻微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进行保险欺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未发生保险事故而谎称发生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三)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人身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伪造、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或者指使、唆使、收买他人提供虚假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
交通事故两个受害者起诉需要分开提出吗?
318人看过
-
需要本人去交警队来解决交通事故吗?
178人看过
-
交通事故开庭能去几个人
199人看过
-
交通事故去法院起诉需要拍片的胶卷吗
321人看过
-
交通事故伤残一个九级两个十级赔偿金需要给吗
285人看过
-
两年后交通事故能起诉吗
260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两个受害者,起诉需要分开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1-08-031、交通事故两个受害者起诉并不需要分开提出,因为若A和B共同受到第三人C侵害,则A和B都有独立的赔偿请求权,相互不受影响。 (1)若保险是B自己或者其他人为B投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B是被保险人,根据《保险法》第46条,B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然后再向致害人C索赔; (2)若保险是致害人C为他的汽车投的责任保险,根据《保险》法第65条,在赔偿责任确定后,可以向C索赔,保险公司可以应C的要求将保险赔
-
交通事故一个人死亡两个人轻伤需要坐牢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21交通事故一人死亡两人轻伤不一定进监狱,还要看机动车驾驶员的责任。 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一人死亡,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只承担次要责任,就不会被判刑。
-
-
个人申报交通事故工伤需要多久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29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
-
交通事故个人全责需要交交通费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11、等候交警调查,你协助介绍事实,有事故认定,你提供保险公司有关联系方式,这样诉讼解决,利于你的保险公司直接赔偿对方。 2、等候对方去法院起诉。 3、不需要相关材料,对方起诉,保险公司直接赔偿对方。 4、需要赔偿给对方的,由法院根据对方证据情况判决。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6条的规定,包括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