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出版物中出现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这可能涉及到出版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情节严重的情况下,直接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必须要达到情节恶劣才构成犯罪,否则为一般违法行为。
如果在出版物中出现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这可能涉及到出版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了严重后果,那么直接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必须要达到情节恶劣才构成犯罪,否则为一般违法行为。
出 版 侮 辱 少 数 民 族 作 品 罪 会 受 到 怎 样 的 刑 罚 ?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的尊严。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与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罪一样,是民族平等。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立案标准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所谓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是指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骚乱、致使民族矛盾激化、引起民族冲突的,等等。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的界限在于: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则是特定的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犯罪主体不同,侮辱罪、诽谤罪的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而本罪的主体则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本罪是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而侮辱罪、诽谤罪则只能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具有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之意。犯罪客体不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个人的人格和名誉;而本罪侵犯的则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主要是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侮辱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虽然侮辱、诽谤行为也可以采取出版作品等文字方式,但还可以采取口头、动作等方式。而本罪只能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出版物中出现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可能会构成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但必须达到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的尊严,与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罪类似,是民族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立案标准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国旗尊严受到侮辱,法律如何制裁?
273人看过
-
少数民族是否受到足够保护?侮辱罪的判决标准
185人看过
-
侮辱罪会受到怎样的刑罚
469人看过
-
消防员受到辱骂时的法律制裁
388人看过
-
制作和传播恐吓和侮辱信息会受到法律制裁吗?
138人看过
-
少数民族作品受侮辱罪的判刑是否偏轻?
320人看过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全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分布地区很广,又有聚居、散居等等区别。 所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都需要按照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采取统一计算人口和统一分配应选代表名额的办法。... 更多>
-
-
侮辱罪诽谤罪刑事上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17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后,由受害者去法院起诉,行为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两种罪名都是自诉案件,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子,要由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法院才会受理,追究行为人相应的责任。
-
侮辱少数民族犯法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3侮辱少数民族是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侮辱少数民族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处治安管理的处罚,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
有人在网上群聊中侮辱他人,会受到法律制裁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0虽然不文明地骂人行为可能会对被骂人的名声和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但若对方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侵权,被骂人仍然有权利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被骂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行为,可以举报或者自己寻求法律途径来维权。
-
爸妈受到法律制裁子嗣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7根据法律设计的罚金伪证做法,但法官未采纳,导致了严重后果、拘捕按情节适用。如果伪证足以影响案件事实,对伪证者的制裁能够从轻掌握,有情节显著轻微,进行批评教育则可。如果伪证影响了法官公正裁判,通常多多少少构成了妨害司法类的犯罪,危害不大的,无导致严重后果。中国的伪证罪仅为刑事诉讼中的伪证做法,则法律限定对个人进行1000元以下的罚金和15日以下的拘捕则显得较轻(除非伪证者能证明法官有意采信了其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