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诉讼原则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5 08:11:19 371 人看过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一规定,也是《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有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化,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法律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

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由此确立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特有原则,简称合法性审查原则或司法审查原则。合法性审查包括程序意义上的审查和实体意义上的审查两层涵义。程序意义上的合法性审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有权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实体意义上的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一般也不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审查。就是说,这是一种有限的审查。事实上,我们也不要觉得因为被告方是行政单位,所以法院才会来回踢皮球,虽然现在的司法腐败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但对于国家的行政执法还是应该抱有一定的信心的,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司法环境正在逐步的便好,当然行政诉讼还是一如既往的比较困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0: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抽象行政行为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中举证原则的简介
    行政诉讼举证原则: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兼顾原告合理分担举证责任。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具有一定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诉讼中的特殊举证责任分担。行政诉讼举证如何举证被告应在法定期间内提供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相关的所有证据。一般而言,被告若要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供证据:1.有关主体的证据材料,如果原告对行政主体的职权存在争议的,应该提出有关其职权依据的证据。2.有关行政程序的证据材料。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程序合法。同时,程序合法也是法庭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行政程序应包括作出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等,对此被告也要提供。3.有关被诉行政行为认定所认定事实的证据材料。主要提供书面决定中已经记载的事实或列入行政案件卷宗
    2023-08-16
    29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有哪些,行政诉讼原则是什么?
    一、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有哪些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包括: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5.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6.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而、行政诉讼原则是什么行政诉讼的原则有: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诉讼
    2023-06-06
    15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一行为一诉原则行政复议
    一行为一诉讼”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基本原则。在一个行政案件中,当事人可以针对同一被告作出的行政行为提出多个相关联的诉讼请求,但不能针对不同被告作出的多个行政行为一并提起诉讼。除法律和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外,在同一行政案件中,针对不同行政机关作出的不同行政行为提起诉讼,不符合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一、行政诉讼中被告是行政机关吗?是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
    2023-03-04
    344人看过
  • 行政诉讼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是
    在行政诉讼在,我国原告的主要权利包括:上诉权、委托权、质证权、回避权、变更诉讼请求权、申请保全权等权利。《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一、哪些当事人需要进行回避?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其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本案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当事人是实体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只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而不能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双重身份出现,所以必须回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是指本案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所谓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审判人员自身的利益。这
    2023-03-08
    127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不告不理原则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即原告的起诉是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先决条件是法院审判的范围应与原告起诉的范围相一致,法院不得对原告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事项进行审判。一、民事诉讼没有身份证可以起诉吗民事诉讼没有对方身份证号码也是可以起诉的。民事诉讼没有被告人身份证,立案后,可申请法院去查或委托律师事务所律师去查被告的身份证号。民事纠纷起诉时只要求有明确的被告,必须提供被告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住址等,身份证号不是必须的,法院不能因为没有被告身份证号而不给立案。民事诉讼不需要提供被告身份证,应提供起诉人的身份证。不知道被告身份证号的可以忽略,被告身份证号不是必备条件。一、民事案件起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
    2023-06-25
    432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原则
    该段内容讲述了行政诉讼的基本目标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要求在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审查时,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标准。这种法律规范标准既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也称之为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的适用。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和合法性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行政诉讼的基本目标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要求在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审查时,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标准,这种法律规范标准既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也称之为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的适用。 行 政 诉 讼 的 法 律 适 用 范 围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范围是行政争议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裁决的活动,其范围为:1. 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2023-09-05
    147人看过
  • 预防性行政诉讼的特征具体有哪些以及行政诉讼的原则?
    一、预防性行政诉讼的特征具体有哪些预防性行政诉讼的特征具体有:1.预防性,一般的行政诉讼属于事后救济,行政相对人只有在其权益受到侵害后,才能提起诉讼,而预防性行政诉讼则不同,其功能就是为了避免行政决定的实施给当事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权益损害,因此当事人可以在损害发生之前就提起行政诉讼,以阻止行政决定的执行。2.直诉性,预防性行政诉讼的直诉性是指预防性行政诉讼的提起无需遵循行政法上的穷尽行政救济原则。3.执行停止性,预防性行政诉讼程序的启动,虽不能消灭行政行为的公定力、确定力和拘束力,但其却具有暂时性执行停止的效力。二、行政诉讼的原则是怎样的?行政诉讼的原则是: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4.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5.使用民族语文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6.辩论原则7.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8.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三、行政
    2023-06-06
    431人看过
  •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循依法独立审判原则,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当事人在诉讼中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使用民族语文文字,辩论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法庭上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辩论的权利,人民检察院应实行法律监督原则,对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1.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循依法独立审判原则。2.人民法院在裁判案件时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法院应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4.当事人在诉讼中有平等的法律地位。5.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使用民族语文文字。6.辩论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法庭上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辩论的权利。7.人民检察院应实行法律监督原则,对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依法独立审判原则依法独立审判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的重要性。这一原则要求司
    2023-10-22
    215人看过
  • 2024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则有哪些
    环境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用以指导整个环境行政诉讼活动或者贯穿整个环境行政诉讼各主要阶段的基本准则。环境行政诉讼作为行政诉讼的一种,必须遵守所有行政诉讼所共同遵守的司法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环境行政诉讼作为一种一般的诉讼活动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如: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合议制原则;回避原则;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制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辩论原则;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等。对于这一类原则,本书将不再作详细的解释。第二类原则是环境行政诉讼作为一种行政诉讼活动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如:选择复议原则,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审查具体环境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有限司法变更权原则等。1.选择复议原则选择复议原则是指环境行政相对人对环境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
    2024-01-14
    157人看过
  • 简述税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税务行政诉讼是国家审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诉讼活动一样,应遵循一些共有的诉讼原则,但税务行政也有自己特有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这是《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的一些原则,在税务行政诉讼中这一原则表现得尤为明显。税务行政相对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期间,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税务行为不停止执行。实行这一原则主要是考虑如果在税务行政诉讼期间,停止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一方面剥夺了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权利,在税务管理上形成一种暂时的“真空”或放任阶段;另一方面,即使退一步讲,如果这一税务行政行为在诉讼结束后被认为是违法的,可以返还已执行的税款,而不至于有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如果是像拆迁房屋的决定,一旦执行就会有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可以暂时停止执行。(二)不适用调解和反诉原则;调解原则是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原则,但不适
    2023-08-02
    410人看过
  • 税务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探讨
    税务行政诉讼是国家审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诉讼活动一样,应遵循一些共有的诉讼原则,但税务行政也有自己特有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这是《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的一些原则,在税务行政诉讼中这一原则表现得尤为明显。税务行政相对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期间,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税务行为不停止执行。实行这一原则主要是考虑如果在税务行政诉讼期间,停止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一方面剥夺了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权利,在税务管理上形成一种暂时的“真空”或放任阶段另一方面,即使退一步讲,如果这一税务行政行为在诉讼结束后被认为是违法的,可以返还已执行的税款,而不至于有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如果是像拆迁房屋的决定,一旦执行就会有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可以暂时停止执行。(二)不适用调解和反诉原则;调解原则是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原则,但不适用
    2023-02-23
    488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证据无效分析的原则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应当认定证据无效的情况有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的证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符合证据种类的证据;伪造的证据;虚假的证人证言等。一、婚外情证据是否有期限婚外情证据没有期限。目前,法律婚外情证据没有期限,只要证据来源真实合法,就一直有效。证据包括:1、当事人的陈述;2、书证;3、物证;4、视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意见;8、勘验记录。证据必须核实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由什么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构成有: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3、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
    2023-06-21
    304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原则
    英美法系国家200年来的判例总结出了相对完备的商业判断原则、同时拥有股份原则等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原则,当然,立法永远落后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这几项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商业判断原则是美国法院发展出来的免除董事就合理经营失误承担责任的一项法律制度。作为一个判例法理,其至今没有见诸成文法。美国法学研究所《公司治理原则:分析和建议》第4.01条第3项将商业判断原则的内容表述为:如果作出某种决议的董事或经理符合下列3项条件,即使该决议就公司来看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董事也不对公司承担法律责任:(1)他与该项交易无利害关系;(2)他有正当的理由相信其掌握的有关经营信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妥当的;(3)他有理由认为他的经营判断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虽然美国判例法对于商业判断原则还有其他表述,但其内容与《公司治理原则:分析和建议》基本一致。现在,在理论界它已被认为是一个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商业判断原则的要
    2023-06-05
    384人看过
  • 采砂权合同行政诉讼的原则是什么?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一规定,也是《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有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化,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法律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由此确立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特有原则,简称合法性审查原则或司法审查原则。合法性审查包括程序意义上的审查和实体意义上的审查两层涵义
    2023-03-31
    171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一类事、一类人为对象制定行政规范的行为。其特点是: (1)对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为对象,即它针对的是某一类人或事,而非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首先,抽象行政行为具... 更多>

    #抽象行政行为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涉外行政诉讼,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是什么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5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作为当事人一方在我国进行的行政诉讼。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它要求在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方面给予本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或组织不低于本国公民或组织享有的待遇。即在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享有和承担与我国公民、组织在行政诉讼中同样内容、范围与性质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不能因其外国人身份而增设权利或减少义务,也不能因此而限制权利或增加义务
    • 行政诉讼一行为一诉原则
      新疆在线咨询 2024-04-26
      一行为一诉是指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该原则之所以产生,是行政诉讼中要求原告的起诉中有具体诉讼请求。一行为一诉讼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基本原则。在一个行政案件中,当事人可以针对同一被告作出的行政行为提出多个相关联的诉讼请求,但不能针对不同被告作出的多个行政行为一并提起诉讼。
    • 行政诉讼中怎样理解民告官的原则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14
      1、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2、因为在行政诉讼中,最常见的就是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引发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如一家公司因为某个原因被工商局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而该公司不服,那么就要提出行
    •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中的讼法, 行政诉讼法法调解原则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22
      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比较(一)、关于调解:1、民事诉-讼中:(1)调解是一项基本原则,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只要案-件性质适合调解,人-民法-院均可以进行调解;(2)对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须首先进行调解。2、刑事诉-讼中:(1)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可以进行调解;(2)对《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前两项规定的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3)对公-诉案-件和刑事诉-讼法第1
    • 行政诉讼诉讼案件有哪些应遵守的原则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8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有同等原则和平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外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