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中的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21:01:44 263 人看过

合同欺诈行为以其性质上来划分有两种情况:即具有非罪性质的合同民事欺诈与具有刑事犯罪性质的合同诈骗。二者在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实践中又交织在一起,极易将二者相混淆,因此将二者加以区分界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新的统一民法典中,并没有合同欺诈概念的规定或阐释,但是,一般认为,合同刑事诈骗与合同民事欺诈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法律性质上的区别:合同刑事诈骗属刑法调整范畴,而合同民事欺诈属民法调整范畴。一般地,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达到较大的,是刑事诈骗,数额未达到较大的,是民事欺诈。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应从以下四方面考察:

(一)二者的主观意图或目的不同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主要是欺骗他人为错误意思表示并与之订立合同,欺诈人再通过履行所签订的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的合同,实现其非法获取对方一定经济利益的目的。因此,欺诈人在为欺诈行为之时,其本身有履行所签虚假合同的意思,而合同刑事诈骗的行为人虽然也有采取欺诈手段与他人订立合同之目的,但这不是欺诈人真正目的,其真正目的是以所签“虚假合同”为掩护;或者以此合同的所谓合法形式骗取对方的信任,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因此可知,合同刑事诈骗人对其与他人签订的“虚假合同”毫无履行之意,而且也根本不准备履行,只是利用此合同实现诈骗他人财钱的目的。

(二)二者欺诈的内容及手段不同

合同民事欺诈的内容,一般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者对合同标的质量等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等,并且手段比较简单而且传统,多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而合同刑事诈骗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精心设计的前后矛盾条款,或者是不易识别的模糊条款,特别在合同条款的拟定上显得十分认真与仔细,以表现出自己履行合同的诚意,并以此诱人上钩。在手段方面,合同刑事诈骗的行为人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或多人的合伙欺诈,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比传统的欺诈手法更难识别。

(三)二者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人所获得的不法利益,仅限于所履行的“已签合同”的范围,其数额也不过是以劣充优或有瑕疵标的物与正品标的物之间的价格差额,且数额一般较小,而合同刑事诈骗行为人以所订合同为掩护,所骗取的非法财物之数额(如预付款、定金、质保金等)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或上百万元,甚至还有上千万、上亿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5日 04: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诈骗相关文章
  • 怎样认定是不是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区别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导读: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是一对极易混淆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更是难以区分。合同欺诈尚属民事纠纷,而合同诈骗罪则上升为刑事犯罪了。本文从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力求为大家在处理纠纷时能提供一个防范法律风险的方法。1、什么是民事欺诈?民事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诈的有以下构成要件:(1)一方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隐瞒虚假情况或不告知对方情况是一方故意所为,故意包括明知虚假而告之或不告知,和应知而由于疏
    2023-08-09
    84人看过
  •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1、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履约能力,包括履约现金、固定资产、产品、债权等。,如果没有,涉嫌诈骗的故意是明显的;2、判断行为人是否有积极的履约行为,正常的市场交易,履行义务的一方会积极准备履行义务,如果没有准备,涉嫌诈骗的故意是明显的;3、获得诈骗的资金或物品后,是否正常的市场运作,是隐匿、转移、挥霍,如果不是故意的,则是明显的。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
    2023-07-16
    103人看过
  • 欺诈与合同诈骗的不解缘
    罪与民事欺诈的司法处理结果差别巨大,受害人获得救济的途径也大不相同,但如何准确划清两者之间的界限,一直是法律实务中颇为棘手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合同诈骗犯罪和民事欺诈在瑕疵、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等客观外表特征上十分近似,有时甚至难以觉察。两者在客观上都采用欺骗方法,包括捏造事实、歪曲事实和隐瞒事实真相等,意图使对方陷入错误;两者都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行骗,不存在过失问题;行为人都可能对特定的财物处于不法占有状态,即非法占有对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的标的物。尤其是在民事欺诈中,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欺诈手段,这与合同诈骗的客观行为及方法极为相似。两者虽许多相似之处,但却有本质区别。一、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认识错误,从而达到发生、变更和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
    2023-06-05
    323人看过
  • 民事违约与合同诈骗
    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有:主观目的不同。欺诈的具体表现不同。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承担刑事责任,而民事欺诈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欺诈与民事欺诈都是采用的歪曲事实、隐瞒事实真相以及捏造事实的诈骗方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对方的财产遭受损失。一、民事欺诈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二、贷款诈骗与合同诈
    2023-03-15
    410人看过
  • 诈骗罪优于民事欺诈吗
    刑事责任年龄
    诈骗罪不优于民事欺诈,民事欺诈中的情况,受欺诈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而对于诈骗罪,则行为人需要根据其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涉及的金额确定其刑期。一、合同欺诈的构成条件合同欺诈构成要件为: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变更。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为人通过订立、成立、履行合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另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本质是非法的,行为人的行为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作出错误的
    2023-03-14
    175人看过
  • 民事欺诈案和刑事诈骗案犯罪界限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界限与区分:民事欺诈和诈骗罪区别关键在于双方当事人在行为之后,是否都获得了一定的民事利益。民事欺诈是通过双方履约来间接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仍然存有民事利益;而刑法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客观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但行为人从根本上没有承担约定民事义务的诚意,而是只想使对方履行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直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对对方当事人而言无所谓民事利益。1.二者的行为动机不同民事欺诈是行为人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方法,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以此谋取一定利益,通俗点讲是“赚便宜”,其行为不必然体现出主动性;而刑事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换句话说是“骗钱”,行为人不打算付出任何对价或付出极少的对价而获取对方财物,其行为表现具有主动性、积极性,主观方面一般是直接故意。行为动机的不同是二者的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2.
    2023-08-04
    470人看过
  •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
    一、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适用的范围不同合同诈骗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而合同欺诈仅适用于订立合同阶段。2.主观故意不同合同诈骗在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资格订立合同、无履行合同能力等而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诱骗对方当事人与之签订或者履行合同,以达到骗取、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而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采取欺骗手法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以骗取、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为目的。3.客观后果不同合同诈骗必须以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而一般合同欺诈并不以此为要件。合同诈骗中的合同应作为无效合同处理;而一般欺诈中的合同,除了损害国家利益的外,一般作为可撤销的合同对待。二、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合同欺诈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形:1.伪造合同,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2.货物
    2023-06-19
    369人看过
  • 诈骗罪民事欺诈立案标准
    一、诈骗罪民事欺诈立案标准诈骗罪民事欺诈立案标准如下:我国没有欺诈罪,欺诈到一定金额就是刑事的诈骗罪,如果是合同方面的会构成合同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应立案进行侦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2023-05-22
    81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界定
    合同诈骗罪的含义,我国刑法第224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刑法所列举的五种情形:1、虚构单位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即虚假主体;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即虚假担保;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即以履行小额合同引诱诈骗;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款、贷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即携款逃匿诈骗;5、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民事欺诈主要是指行为人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夸大履行能力等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当事人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
    2023-06-14
    348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是如何规定的
    两者的区别是:首先主观目的不同。这两种行为故意内容不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使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实质是牟利:而合同诈骗罪虽然客观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但行为人并没有承担约定民事义务的诚意,而是只想使对方履行那个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单方义务”,直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合同诈骗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故意内容,而民事欺诈则是通过双方履约来间接获取非法财产利益。其次是客观方面不同。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A.在行为方式上,合同诈骗罪都是作为;而民事欺诈行为则不仅表现为作为,还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不作为。B.从欺诈的程度看,合同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已达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来调整;而民事欺诈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也表现为虚构事实
    2023-06-12
    225人看过
  • 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有哪些差别呢
    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认识错误,从而达到发生、变更和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主观目的不同这两种行为故意内容不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使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实质是牟利,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合同诈骗罪虽然客观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但行为人并没有承担约定民事义务的诚意,而是只想使对方履行那个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单方义务”,直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合同诈骗罪是以直接非法占
    2023-06-13
    99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合同欺诈与民事欺诈的具体界定
    我国刑法第224条明确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含义,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诈骗对方财产。侵权客体不仅包括国家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另一方的财产所有权。该行为主要表现在刑法所列的五种情形:一,。虚构单位名称或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即虚假主体;(二)虚假担保,是指对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进行担保;3、对方无实际履约能力,通过先履行小合同或部分履行小合同,诱使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即通过履行小合同,诱使对方欺诈;4.在收到对方付款、贷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跑、藏匿,即用金钱逃跑、诈骗的;(五)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产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民事欺诈主要是指行为人夸大自己的行为能力和其他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错误理解并与其订立合同。合同诈骗罪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是希望通过实施诈骗来获取对方一定的经济利益,在实践中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骗罪。笔者认为
    2023-05-07
    15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的常见形式有哪些,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诈骗的常见形式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理论上普遍认为,主要应把握如下几点:(1)主观目的不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以签订合同为名,以达到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而民事欺诈行为人虽然也有欺诈的故意,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客观方面不同。民事欺诈虽然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在一定程度内,故仍应由民事法律、政策调整;合同诈骗罪中的虚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应由刑法来调整。民事欺诈行为有民事内容存在,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实际行为。(3)履行合同的
    2023-06-03
    98人看过
  • 欺诈行为的法律归属:民事欺诈与刑事欺诈的界限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属于诈骗,那么就是刑事: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交通事故属于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一般的交通事故属于民事案件,构成交通肇事罪才是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由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事故各方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可以在3日内申请复核一次。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以做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结果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14
    424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合同诈骗
    相关咨询
    • 怎么区分与欺诈,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界限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怎么区分合同诈骗与欺诈(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
    • 附件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是什么,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有什么区别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6
      合同诈骗和民事欺诈的主要区别有: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合同诈骗与诈骗罪的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7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与民事欺诈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18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