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龙岩市下发通知,全面提高各县(市、区)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此举将更加有效地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其中:城市低保标准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0%确定,各地月保障标准为380—468元,平均提高4.5%。农村低保标准按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25%确定,新罗区年保障标准为2760元,其他6县(市、区)统一为2300元,平均提高12.7%。
各地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401—541元提高到485—645元,平均提高21.3%;集中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485—650元提高到582—774元,平均提高17.2%。城市“三无”人员分散供养标准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100%提高到130%,各地月保障标准为494—608元;集中供养的比分散供养提高20%,各地月保障标准为593—730元。
社保
-
汕尾市大幅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439人看过
-
超10地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309人看过
-
城市低保标准有所提高
61人看过
-
长春市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标准830元/人/月
314人看过
-
四川省提高城乡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131人看过
-
特困供养学生的标准
189人看过
低保是指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和疾病失去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宅和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民。 城市低保是在城市已建立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 更多>
-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那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15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基本生活标准应当满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所需。照料护理标准应当根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分类制定,体现差异性。
-
特困供养学生的标准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5特困救助供养对象是指具有当地户籍,且同时符合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特困救助供养对象的认定按照个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审核,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实施。 各地资助标准不一样,例如海南省万宁市: 《万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家庭学
-
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能申请医疗救助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7医疗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那些因为贫困而没有经济能力进行治病的公民提供的专门的帮助和支持。 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使经济困难群体可以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是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根据我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均可以申请相关医疗救助。 所以,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申请医疗救助。
-
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有什么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14城市低保标准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05元调整至每人每月780元; 2.城市低收入家庭范围由家庭月人均收入705元至1058元调整为家庭月人均收入780元至1170元,救助标准由每户每月212元调整至每户每月234元; 3.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410元调整为1560元; 4.城市价补联动范围由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058元调整至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170元。 农村低保标
-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怎样的,城乡低保标准的法律特征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科学性。保障标准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一定程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严谨的科学方法而制定。 二是统一性。由于一个行政区域(市、县或区)只有一个保障标准,它适用于本区域内的全体居民,无论其就业与否、身份背景如何,在这个保障标准面前都一视同仁,这不仅较好地体现了社会救济的无歧视原则,也有效地克服了原来社会救济随意性大的弊病。 三是权威性。最低生活保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