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是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而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行为的特点是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造谣是诽谤定罪时的一个情节。关于“诽谤”的定义,有三个要素值得注意:其一,散布的内容失真,而且是有意的失真;其二,散布的内容包含道德指责;其三,散布的内容是针对自然人。这种诽谤行为的动机和结果则是楼上提到的“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一、诽谤造谣企业是否构成诽谤罪?
造谣是诽谤定罪时的一个情节,如果情节严重的话是会构成诽谤罪的。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满足下列条件的即构成诽谤罪: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根据法律规定,犯侮辱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同时规定,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根据本法律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本法之所以侮辱罪要告诉才处理,是考虑到侮辱行为大都发生在家庭成员、邻居、同事之间或日常生活之中,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且社会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数场合下可以通过调解等缓和力式来解决。需要指出:“告诉才处理”,并不是说不告诉不构成犯罪,而是说不告诉对这种犯罪就不提起诉讼。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侮辱行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失去告诉能力的情况。“危害国家利益”,是指侮辱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外交使节等特定对象,既损害被害人个体的名誉,又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情况。
因为造谣是诽谤定罪时的一个情节,所以如果达到了诽谤罪的定罪要求是会构成诽谤罪的。现实生活中,为了相会竞争确实会出现诽谤造谣的情况,如果情节严重是要负担刑事责任的,所以警惕大家千万不要为了那一时的利益而触犯法律,否则会非常后悔的。
-
造谣诽谤企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190人看过
-
什么是网络造谣诽谤和网络诽谤罪
322人看过
-
网上造谣诽谤怎么报警?造谣诽谤怎么判
142人看过
-
造谣诽谤人是什么意思?
81人看过
-
造谣毁谤还是诽谤罪
490人看过
-
造谣和诽谤的区别是什么?
330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企业造谣诽谤被企业开除需要办什么手续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1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
-
造谣诽谤是什么意思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08造谣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若情节严重的,则构成诽谤罪,其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造谣诽谤企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30具体如下: 1、诽谤企业应当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定罪量刑,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2、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
-
诽谤造谣诽谤罪可判什么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3可判诽谤罪,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你可以收集证据。诽谤罪是情节犯,诸如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去法院起诉,如果情节严重判刑或进行管制。侮辱诽谤是亲告罪。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