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的指导思想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3 10:23:34 293 人看过

行政处罚的原则有:(一)处罚法定原则;(二)公正公开原则;(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四)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试论行政处罚的法制统一原则

导言:1996年3月17日第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的一部旨在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行政机关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行政处罚法》应是我国行政处罚领域中的根本法。从法理上讲,普通性法律或称一般性法律(基本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方面都必须遵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但是在具体执法工作中,有的法律规定的处罚程序明显和《行政处罚法》不一致,甚至可以说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相矛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标准和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就不尽一致。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就明确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当场作出行政郸罚决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第四十八条规定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第一百零八条第二款规定对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罚款,当事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场予以收缴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四条第一项规定: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通过从以上法条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标准和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上的确出现了一些差异,产生了不相一致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身安全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履行管理职责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只是想从法理上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行政处罚法制统一原则的理解。

目前基于上述情况出现,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观点来加以解释。一种观点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相关规定上的不一致,实际上只是同位阶法律的不一致,应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另一种观点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特别规定,《行政处罚法》为一般规定,应适用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是不符合法制统一原则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从表面上看,三部法律因颁布时间和适用领域不同,上述两种观点似符合《立法法》的规定,其实并不尽然。因为《立法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强调的是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非同一机关。

从我国《宪法》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规定,就不难看出这一点。《宪法》第六十二条详细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十五项职权,其中第(十一)项规定: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立法法》第八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的第六十七条又详细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二十一项职权,其中第(二十一)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通过对这两项职权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等级上应高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而决非《立法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所强调的同一机关。

《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其中第(二)项为: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第(三)项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立法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立法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通过对制定法律权限规定的对比并结合级别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是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制定基本法,只能制定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或称普通性法律,也有人称为一般性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应为上位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为下位法。也就是说《行政处罚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基本法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不属于基本法律,应称为普通性法律或一般性法律。叁部法律的制定机关不同,法律效力也不属于同一个等次,《行政处罚法》的法律效力高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罚法》为1996年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为2003年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为2005年制定,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可能已不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应尽快进行修订。但是在《行政处罚法》未作修订之前,应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规定。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决非只是单纯靠提高当场实施和收缴罚款的数额这一途径来实现的。更不能因为这两部法律的实施主体为具有至高权力的公安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就能突破法制统一原则。相反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安机关应更好地维护法制统一原则。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想赋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更大的职权,根据《宪法》的规定,也应作出明文规定。如果在修订《行政处罚法》时,亦不宜采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的表述方式,否则《行政处罚法》就无制定的必要,任一法律皆可突破《行政处罚法》的原则规定,这也必将会加重部门利益法律化的现象。法制统一原则不仅要在执行法律过程中坚持,在立法过程中更应坚持,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6日 00: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机动车相关文章
  • 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和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和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加强,优化壮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到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行机制,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
    2023-05-07
    61人看过
  • 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征地工作本着“依法实施,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的原则、兼顾国家、农村集体和被征地权益人三方利益。(二)本次征地工作由市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协调,镇政府具体实施,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配合开展工作。征地工作应做到责任明晰、任务明确、督查到位,按时完成,并自觉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群众及社会舆论监督,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久生计有保障,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正常恢复。一、征地拆迁的范围根据项目业主提供的至高速公路工程(段)勘测定界图,段长度为36.28公里,永久用地征地面积3454.41亩。其中,镇范围内931.42亩,项目征地拆迁由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两部分组成。(一)永久用地部分。权属情况为国营上埇林场79.15亩(国有土地)、镇人民政府3.08亩(国有土地)、上埇城镇用地48.34亩(国有土地)、镇上埇林场17.86亩(国有土地)、上埇林场28.38亩(国有土地)、集体土地6
    2023-03-29
    327人看过
  • 开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各试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应坚持为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服务;坚持三方性原则,逐步形成三方性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坚持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宗旨,保证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性;坚持重在源头、重在基层、重在调解、重在执行的方针;坚持立足现行体制,在做好当前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一、关于 双减 政策内容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工作原则
    2023-04-10
    445人看过
  • 新《公司法》修订的指导思想
    1993年《公司法》立法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存在着较为浓重的政府管制色彩,而且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秩序较为混乱,皮包公司泛滥。基于这种立法背景,《公司法》在制度安排上是基于保护债权人和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而设计的。体现为强制性规范过多,既没有给予公司以足够的自治空间,也没有给予股东以充分的自由,因而限制和束缚了公司、股东的行动自由。这种制度安排对促进建立规范的社会经济秩序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直接投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其阻碍经济自由发展的缺陷日益显现。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要通过对公司法体系的修正和完善,构建一个有利的制度平台,广泛吸引社会直接投资,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的资本竞争当中。能否在全球资本竞争中取得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企
    2023-06-09
    414人看过
  • 办案指导-行政处罚证据(文本)
    行政处罚证据1.证据的不同种类从不同的角度看,证据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需要把握的是:(1)主证据和补强证据。主证据是指具有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主要证明价值的证据;补强证据是指为了增强、补充主证据的证明力的证据。(2)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即第一手证据。传来证据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例如转述、传抄、复制的证据以及第二手以下的证据。原始证据的效力高于传来的证据。(3)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案件中的待证事实具有直接联系,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中的某一个论点的证据,间接证据是与案件中的待征事实具有间接联系,不能够单独证明案中的某一个论点,必须和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方有证明价值。(4)证明力强的证据和证明力弱的证据。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有无或大小。证据证明力强弱是指某个证据对证明对象
    2023-04-24
    355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操作指南
    行政处罚决定
    关于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条件是: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当场行政处罚的程序1、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人员的身分。2、告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3、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4、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5、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七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
    2023-07-06
    282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常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机动车
    词条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机动车
    相关咨询
    • 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指导思想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4
      1.行政复议基本制度包括一级复议制度、书面审查制度、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 2.一级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得再向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即不服从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法定
    • 行政处罚文书指导范X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8
      被处罚人:支某,男,1xx年0xx0xx日,身份证,37011219890902XXXX, 单位及职业XX区XX镇支家岭村,现住居XX区XX镇支家岭村。 现查明:2008年10月1日早上8点22分,在XX派出所院内北侧停车场,民警王明(化名)驾驶自己购买的车号为:鲁W28021的起亚银灰色轿车到所值班,刚把车停好,一位支家岭村村民支某(男,19岁)有事找王明警官,王明同志正在车上刮胡子让支某等一下
    • 行政领导和行政指导的区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2
      (1)主体不同。行政领导的主体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级领导者,而行政指导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2)客体不同。行政领导是一种行政组织内部的活动,它作用的对象是行政组织中的被领导者。而行政指导则是行政机关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外部行政活动,它作用的对象是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 (3)内容不同。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级领导活动的总和。而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所在管辖的事务范围内,基于国家的法律
    • 指导性行政行为指导性行政程序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1
      加入收藏投稿论指导性行政程序伦春燕王雪【摘要】:指导性行政行为的出现赋予行政主体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它这种灵活、柔韧的行政手段也在很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种经验。因而要充分发挥指导性行政行为的积极作用,必须不断完善指导性行政程序。【作者单位】:指导性行政行为指导性行政程序【分类号】:D922.指导性行政程序的含义所谓指导性行
    • 青岛会车车祸的指导思想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25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 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为与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估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