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承认当事人在诉讼请求的确定和案件事实审理范围确定方面的决定权,同时也赋予裁判者主动地发现案件事实的责任和义务。
1、当事人陈述在不同的诉讼模式中体现了不同的发展脉络。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别是法定证据时代对当事人陈述的重视;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排除当事人作证于19世纪以前一直是普通法上的重要的证据规则。然而在19世纪以后司法的实践发现,许多案件缺乏证人,也缺乏其他的证据方法,排除当事人作为证据的基本结果是剥夺了当事人获得司法救济的机会,而且当事人本人而不是律师、法官更加接近纠纷所发生的事实真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当事人的陈述而不是其他证据,使法官或事实审理者在当事人双方的紧张对立中把握了事实真相,使司法正义成为现实。(
2、当事人陈述进入诉讼的条件在不同的诉讼模式中有一定的不同。
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询问当事人并没有明显的限制条件,只要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当事人询问即可发生;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裁判者对当事人陈述之使用非常谨慎,德国法律也规定只有依靠通常的证据方法,不能获得对案件事实的心证时,才能对当事人询问
3、询问的方法因不同的诉讼模式而有不同。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对当事人的询问采用交叉询问的方法,询问当事人也是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的职责范畴;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当事人的询问由法院依职权进行,询问当事人不是代理人的责任。
4、询问当事人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同。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接受询问的当事人和证人的诉讼地位相同,询问方法和询问证人一样,而且当事人也必须和证人一样进行宣誓。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接受询问的当事人仍不失其当事人的地位。
5、发挥证据方法的功能因不同的诉讼模式而有不同。
英美法系国家采陪审制,当事人陈述中所透漏出来的案件信息可以直接作为裁判的基础,并且陪审团不需要说明理由;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于询问当事人时所获得的案件信息能否直接作为裁判的理由则成疑问。
裁判者只能利用当事人陈述中的信息,祛除证据判断中的矛盾,并使原来的证据获得合理的解释,最后依据原来的证据进行裁判。
6、当事人拒绝陈述时的处理不同。
英美法系可以根据当事人拒绝陈述的行为作出对该当事人不利的裁判;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之则缺乏具体的应对方法。
-
刑事案件开庭时当事人如何陈述
77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事实陈述
68人看过
-
离婚案件的事实陈述与辩论
195人看过
-
认罪认罚刑事案件被告人最后陈述范本、有什么作用
155人看过
-
当事人的陈述作为证据可以吗
441人看过
-
为什么会产生当事人虚假陈述
500人看过
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代理时候,又有两种授权状态,分别是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代理人可对涉及你的重大权益的事项作主,一般授权就是当... 更多>
-
案件当事人陈述内容与事实不符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7鉴于你的陈述,首先核实属实组织者;如果仅仅参,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具体需要核实案情落实同案犯的供述核实是否有人指证; 鉴于你的陈述,初步分析,有不利证据指向你弟弟;该类案件存在认定问题,即罪与非罪的问题,建议及时了解案情。 本回复仅仅依据你的文字陈述所作的简单建议,实际处理程序可能因实际情况的不同出现一定差距,为对你负责,建议详细咨询
-
杀人案件的当事人陈述技巧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5鉴于你的陈述,如果致人死亡,具体看在犯罪中的作用及是否直接致死人;死刑案件一般1年左右判刑,时间较长;刑期目前不好分析,需要核实上述情况后分析; 鉴于可能是死刑,建议家属争取。 本回复仅仅依据你的文字陈述所作的简单建议,实际刑期可能因实际情况的不同出现一定差距,为对你负责,建议详细咨询
-
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陈述该怎么写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2当事人陈述也是证据之一。另外,主要是从加害人是否有暴力或者胁迫等证据,被害人是否反抗的证据,如“抓、挠”等,加害人身上是否有伤痕等,来旁证案件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
-
-
如何做陈述当事人的陈述?青海在线咨询 2021-08-04当事人陈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就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所以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当加以重视。但是,由于行政争议直接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所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客观地对待,注意是否有片面和虚假的部分。当事人的陈述只有和本案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审查,才能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