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财政部《关于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劳动者工资保障的特别规定,现归纳如下:
(一)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保障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这些社会活动包括:
1、依法行使选举或被选举权;
2、当选代表出席乡(镇)以上政府、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召开的会议;
3、出席人民法庭证人(或证明人);
4、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会议;
5、《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
6、其它依法的参加的社会活动。
(二)加班工资的保障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
2、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
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三)法定假日工资保障
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婚、丧假、年休假、探亲假期间的工资应按照相互信任的标准工资发给。其中,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包括车船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四)企业依法破产时劳动者的工资保障
在企业破产清偿中,用人单位应按《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顺序,首先支付欠付的本单位职工工资。
-
企业停发工资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
241人看过
-
最低工资保障对劳动者有何影响?
240人看过
-
工资发放:劳动仲裁保障劳动者权益
54人看过
-
工厂加班问题: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安全?
316人看过
-
劳动者如何劳动维权才能保障权益?
319人看过
-
劳动者工资福利待遇的保障是什么
99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如何保障劳动权益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13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实行计件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该根据标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有地方法规对劳动定额作了特别的规定,如《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用人单位确定、调整劳动定额或者计件报酬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确定、调整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
-
劳动者如何才能实现工资的保障权利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1保护劳动者得到工资的权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向监察部门举报,由监察部门责令其补发工资; 3、完善劳动立法工作,加大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
劳动者应该如何保障工资的实际权益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61、对企业拖欠工资及拖欠工资后逃匿引发的劳动争议,要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局劳动监察处、科举报,由监察部门责令其补发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和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
如何在企业发放工资时保障劳动者权利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30保护工人获得工资的权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引导工人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问题,依法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2。向监督部门报告,责令监督部门补发工资;3。完善劳动立法工作,加强对拖欠工资的处罚。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或者劳动保障待岗工资等问题,应如何解决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2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等情况,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