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形态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6 15:41:39
366 人看过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
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
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
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的预备形态不仅要求犯罪的停止发生在预备阶段,即犯罪行为还未发生的时候,也要求这一放弃的行为不是行为人主观上愿意的。
犯罪预备形态的认定还要参考具体的案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犯罪形态之犯罪预备
111人看过
-
持有犯罪有犯罪预备形态吗
399人看过
-
犯罪预备形态判刑标准是什么?
218人看过
-
对于犯罪预备形态和预备行为的认定形式有哪些?
218人看过
-
犯罪预备形态未遂可以认定吗?
83人看过
-
故意杀人预备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5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状态有什么区别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0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统称为犯罪的停止形态。犯罪既遂是指某种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某种危害后果已经发生、完全符合某个罪名的犯罪构成等(具体到每个罪名,其既遂标准是不一样的);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行为,之所以犯罪行为在这个阶段停止,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犯罪过程不能继续向前发展。如果是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那么构成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不管是在预备阶段还是在
-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形态区别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51,犯罪预备,就是为着手实施犯罪而做的准备.犯罪未遂,是指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得犯罪未得逞.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一个自发放弃的,一个是外在原因导致犯罪活动无法进行.犯罪预备是指具体实施了犯罪准备活动.比如准备工具.注意的是它不是单纯的口头表示,口头表示并不是犯罪预备,而是犯罪表示.举一反三:关于犯罪形态的界定,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考生应当着重掌握: 1.犯罪形态决非刑法总则当中的
-
实行犯的犯罪预备形态是哪些意思呢?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6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预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已具备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规定原则上要作为犯罪处理;而犯意表示,还不是行为,无论是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还是客观表现上看,都不是在为犯罪实施创造条件,不具有社
-
犯罪预备是不是犯罪完成形态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3(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可见,预备犯的主观方面既有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又具有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图。但是后者尚未实际展开而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与目的,才是预备犯主观方面主要的内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预备行为的发动、进行与完成,都是受此种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实行
-
持有犯罪存在犯罪预备形态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17有的。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的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