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存在单位犯罪的情况。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主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
一、帮人制造假的租赁合同会怎样
帮人制造假的租赁合同,使对方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帮助犯。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一房多卖构成诈骗吗
会构成诈骗。一房二卖,就是指将一套房产卖与多个购买者,它除了具有合同上欺诈的嫌疑外,还具有与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极为相似的一些特征。
所谓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房二卖之所以会涉嫌合同诈骗,是因为它也具有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特征。
三、一房二卖是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
“一房二卖”属于一般民事纠纷还是合同诈骗犯罪,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卖房者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和动机。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为了获取更高利润,并无非法占有他人房款的意图,应当承担民事违约责任;
相反,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打算交房,使对方履行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单方义务,直接非法占有对方房款,其行为就构成合同诈骗罪。
二是客观上是否利用房屋买卖合同这一形式,实施了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
作为合同违约的民事纠纷,往往是当事人具有履约能力,产生纠纷后能够全额返还购房款,或主动、积极与购房人协商退还相应房款。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一房二卖”,在表现形式上则是行为人在收取房款后,无正当理由既不履行合同义务又拒不退款,或携款逃匿,或用于挥霍等致使房款无法返还。
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关键涉及主客观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二是行为人客观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
就“一房二卖”而言,由于行为人在卖房过程中必然要隐瞒房子已经被卖或者被抵押的事实,因而具有虚构事实;
隐瞒真相的行为特征,因此其行为是否成立合同诈骗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一房二卖”时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
单位诈骗罪是否存在?
276人看过
-
单位犯罪是否有从犯的存在?
118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是否存在明显区别
468人看过
-
诈骗罪是否有单位犯罪 诈骗罪会判几年
189人看过
-
是否存在涉及合同的诈骗罪?
408人看过
-
合同诈骗有单位犯罪吗怎么处罚合同诈骗罪
415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单位发生合同诈骗是单位犯罪还是合同诈骗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05有单位犯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
-
合同诈骗中的单位犯罪是否包括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2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合同诈骗罪五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即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究竟是个人合同诈骗罪还是单位合同诈骗罪,并不以是否用单位名义签订、履行合同为区分标志,而应当从单位犯罪的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和利益归属的团体性把握。因此,要看某个股东签订合同的行为是否体现单位意志,或者是为了单位利益,否则不符合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
-
单位侵犯合同权合同诈骗罪是否成立重庆在线咨询 2023-01-08根据1979年刑法的规定,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活动构成诈骗罪的只能是自然人。但随着形势发展,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法人或单位利用合同实施诈骗犯罪的情况。为此,《解释》中对单位合同诈骗犯罪的形式予以了肯定,但在处罚上仍规定只处罚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现行刑法总结司法实践经验,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亦可以成
-
-
计划单位存在合同诈骗罪怎么认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2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该罪有以下的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对合同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定合同。 B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的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 C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