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有哪些办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9:40:56 186 人看过

一、水污染治理有哪些办法

生物治理方法,物理治理法,化学治理法。首先是关于生物治理法,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能够参到净化活动中的,他们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吸收,分解,转化污染物最终能够达到净化治理水源的效果。物理治理水污染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膜工程法,吸附法,用活性炭来作为吸附剂,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化学治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污染物的性质降低其危害性或有使污染物的分离除去。

二、中国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水污染。尽管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水质标准和法律法规,但没有把水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条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综合考虑,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对全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1、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由于经济和法制的滞后,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

2、工程保障措施。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污水处理理应包括污水收集和输送。

3、技术保障措施。依靠科技,加快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4、水资源调控措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方针,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促进水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5、综合决策,源头把关。

6、绿色植物的措施。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净化的作用,特别是森林,净化作用更加明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将从单纯的水质保护,走向恢复和保护生物生息、生长环境的生态治理阶段。

7、公众参与措施。转变观念,转变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觉得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但对排污也要掏钱则觉得难以接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0: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哪些情形?
    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包括我国的领陆、领水及领空,也就是说,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我国内陆水体的污染防治。我国的海洋污染防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这里讲的“污染防治”不仅指防治污染的活动,还包括排放污染物污染水体的活动。任何单位、个人,不论其国籍,其行为只要涉及在我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都要遵守水污染防治法。一、最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有哪些亮点?1、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在排污许可证制度和规范排污行为方面也有不少创新。一是对于排污许可证制度,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
    2023-03-27
    481人看过
  • 水污染防治法同样适用于海洋污染防治
    我国的海洋污染防治并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而是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该法的适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则适用的是《海洋环境保护法》。简答我国海洋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我国海洋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1、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2、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海洋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包括组织海洋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和科学研究,海上巡航监视及对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等;3、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一是负责其管
    2023-07-01
    123人看过
  • 解读:新《水污染防治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物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质量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太湖蓝藻暴发、汉江污染、千吨融雪剂等至使几十万人无法正常用水。据有关报道,全国7大水系的26%是V类和劣V类水质,九大湖泊有7个是V类和劣V类水质。为此,环境保护部提出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战略思想的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法律保障。一、保障饮用水安全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环境安全的首位,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条就增加了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该法立法目的,并且将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门列为一章。在这一章中,一是完善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在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二是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机关和
    2023-06-06
    160人看过
  • 有关水污染防治法法律责任
    水污染防治法法律责任一、加大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对水环境承担实实在在的责任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有关加大政府责任的新规定主要是指:1、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最重要的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而这个规划是有项目和资金作保证的。2、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3、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这些新规定意味着,今后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承担实实在在的责任。今后,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当地的水环境质量如何,都要纳入到对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来。二、明确违法界限:超标即违法,不得超总量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条规定明确了违法
    2023-04-27
    256人看过
  • 从《水污染防治法》看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法律责任
    自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全城停水、学生放假以来,一场空前的灾难正威胁着这个几百万人的特大城市。黑龙江人的母亲河松花江病了,在一段时间内她将不能为她的儿女们提供生命赖以延续的重要物质——水。我们在全力以赴投入到战胜困难、共渡难关的同时,笔者仅从《水污染防治法》的角度谈谈此次事件的相关法律责任问题。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以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国家在1984年就已经制定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因此,松花江的水污染的法律责任完全受《水污染防治法》的调整和规范。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
    2023-04-24
    253人看过
  •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1、加强监督管理新环境保护法强化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制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在政府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方面,针对当前环境设施不依法正常运行、监测记录不准确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新法增加了现场检查的具体内容。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2、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新法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同时,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
    2023-04-27
    60人看过
  • 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措施
    “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近几年学界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在水污染日益加剧的现况下,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纵观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立法和实施现况,借鉴美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设计,本文对我国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其存在的不足。本文旨在立足国情,探索适合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解决水污染带来的相关环境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8年2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接近三年,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治理难度较之以前也更加复杂。水质的恶
    2023-04-27
    319人看过
  • 水污染防治法处罚条例
    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是一项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该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将“保护和改善环境”放在首位,并加入了“保障水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规定。第二条规定了适用范围,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了编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其中包括水体的环境功能要求、分阶段达到的水质目标及时限、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以及具体实施措施。此外,该法还规定了流域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正):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二节 工业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七条 国家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中华人民
    2024-01-05
    445人看过
  • 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
    第一条为了防治饮用水源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饮用水源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源。城镇公用自来水厂和企业自备水厂的取水水源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其他取水水源为分散式饮用水源。第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综合整治。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设置的监督管理。海事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污染饮用水源的行为。第五条
    2023-04-24
    179人看过
  • 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规定
    (1)防止地表水污染《水污染防治法》第四章第27条至第40条对防止地表水污染作出了规定。1)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2)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3)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氢化物、黄磷等可渗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直接埋人地下。存放上述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防流失措施。4)禁止向水体排放和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5)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物和其他污染物。6)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含有高、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排放低放射性废水必须达标。7)向水体排放热水,要保证水体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排放含病原菌体废水应消毒达标后排放。8)农田灌溉渠道排放污水,应保证其下游最近灌溉取水点水质符合农灌标准,并防止土壤、地下水、农产品污染。9)要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
    2023-06-06
    274人看过
  • 浙江出台水污染防治考核办法
    浙江省日前出台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浙江省政府将对各有关设区市政府实施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规定,年度考核结果较好的地区,省级有关部门将优先加大对其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地区,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暂停其相关流域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直至完成其整改;对未通过年度考核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地区,由省监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考核内容包括水质指标和项目指标两方面。水质指标主要考核流域内相关设区市交接断面的水质改善情况,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项目指标主要考核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情况,考核结果分完成、调试、在建、前期、未启动5个等次。考核总成绩和分项评定均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水质指标
    2023-04-24
    426人看过
  • 浑河流域(抚顺段)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标题】浑河流域(抚顺段)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有效性】有效【颁布单位】抚顺市人民政府【颁布日期】19990407【实施日期】19990701【失效日期】【内容分类】水利电力【文号】抚顺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第四章罚则第五章附则【名称】浑河流域(抚顺段)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题注】《浑河流域(抚顺段)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业经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浑河流域(抚顺段)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水质,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我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浑河流域(抚顺段)地表水、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本办法所称浑河流域(抚顺段)包括浑河抚顺市区段主河道及十四条支流、
    2023-04-24
    468人看过
  • 北京人大:紧盯水污染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由于有了水,生命才得以延续。但是人类的大量活动已经使水污染日趋加剧,让我们有水但忧水。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防治水污染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履行,要靠相关法律的贯彻落实。7月23日,又一场暴雨将北京市的路面冲刷一新。连日来的降雨让很多市民出行不便,而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其军却在为降雨之后的水污染忧心忡忡。北京市是一个资源型严重缺水城市,因此,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再生水就变得尤为关键。但是目前,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处理水平依然不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也难以实现资源化。如何加大治污力度,还河道以清澈,同时给这个重度缺水的城市解渴,就成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许多市人大代表的当务之急。通过地方立法、代表建议、执法检查等
    2023-04-24
    382人看过
  • 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
    分类号:C722054200605篇名: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布日期:20060613实施日期:20060801失效日期:内容分类:其它文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8号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已经2006年5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生活饮用水水源(以下简称饮用水源)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源。城乡公用自来水厂和提供生活用水的单位自建水厂(以下简称单位自
    2023-04-24
    24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城市噪音污染有哪些治理污染法律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30
      住宅区噪音标准及时间的规定具体如下: 1、“特殊住宅区” 特别需要安静的住宅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 2、“居民、文教区” 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3、“一类混合区” 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4、“二类混合区” 是工业、商业、交通与居民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是指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
    •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的法规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18
      1、立法目标偏低、且概念模糊2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 3、未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的环境法律责任 4、未明确规定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责任 5、《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对饮用水水源和其它特殊水体予以保护,这是对水源地水质保护的一个重要突破 6、明确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补偿政策。
    • 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哪些情形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20
      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 水污染防治法第5条取缔原则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9-11
      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写明理由。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关系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9
      (或由于人为的因素,预防不利。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针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办理中的取证难都是为了保护环境而设的法律,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资源短缺,环境素质下降。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最高人民法院,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环境污染、鉴定难,致使一人以上重伤或者三人以上轻伤即构成“严重污染环境”。根据《解释》、认定难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