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纺织品海外被仿冒法律漏洞难以清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5:02:05 383 人看过

style="margin-bottom:6px;">

假冒的中国制造纺织品在国际上风生水起,已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中国纺织品的品牌形象。

在中国出口的纺织品遭受欧美配额大棒之后,东南亚一些纺织企业开始尝试新的生财之道,即在本国选购面料,用本国的工人进行加工,最终缝上MADEINCHINA的商标以中国纺织品的名义运往美国或在本国进行销售。目前,这种典型的侵权行为已在东南亚纺织业中形成气候,甚至愈演愈烈。

中国制造被仿冒

在美国市场上,这种假冒中国制造的产品简直有些泛滥,中国国际商会纺织行业商会一位高级项目经理有些痛心疾首,假冒者不只满足于贴上中国制造的标,还有一些中国的服装品牌也被假冒了。

据悉,羊绒上衣、丝绸以及亚麻制品是被假冒最严重的纺织品,假冒这些产品,一是由于中国产品在这些领域声誉较好,另外中国给国际市场更多的印象是物美价廉,而不是单纯的廉价,市场比较认可,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一位贸易商向记者透露:东南亚的一些不法商人向本国消费者宣传,印上MADEINCHINA就成为中国生产的产品了。这些最初级的假冒品正在东南亚市场上被有恃无恐地销售。

这种假冒中国制造的现象并不仅仅停留在成品服装上。

在2005年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后,有人向浙江纺织企业老板楼明良兜售一种产自斯里兰卡的服装面料。但是面料的包装却标有MADEINCHINA,价格却只有同类国内产品价格的2/3,品质也略有差异。销售商告诉楼明良:中国的纺织面料在国际上声誉很好,销路也很好,为了搭上这艘顺风船,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的很多工厂都在这么做。

记者获悉,由于印度、孟加拉同样盛产丝绸,因此该区域假冒中国制造的丝绸制品比较多,而越南、罗马尼亚的工厂对仿造中国的羊绒、亚麻制品情有独钟。

虽然这种情况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这已经对中国纺织品的形象产生了影响。

李鬼侵占李逵市场

与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相比,这些冒牌货的市场优势很明显。

低廉的成本使那些假冒中国制造的企业获得了超额的利润。浙江纺织企业老板楼明良透露。

据悉,当前中国的纺织行业的每个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到150美元/月,而诸如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的劳动力成本不足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一半。

此外,这些国家的原料成本也相当低廉。

横店集团染料化工公司外贸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染料订单便开始激增。由于中国鼓励出口的退税政策,使得企业出口产品的利润比卖给国内的高,而染料出口的价格也比卖给国内企业低。

虽然占有价格优势,但是东南亚纺织企业的产品品质并没有得到提高。

工人的劳动力成本虽然很低,但是,当地的熟练工人非常少,加工技术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品牌不能在国际上叫响。

为了赚取更高额的利润,这些东南亚企业盗用中国商品称号并取得良好业绩就不难理解了。

法律漏洞难以清剿

与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受限的境况相比,这些中国纺织品的冒牌货走出国门却是一路通途。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私下打通海关,以本国产品的名义,出口这些假冒品。一位精通外贸的企业经理这样告诉记者,印度、孟加拉、罗马尼亚是盗用中国制造最猖獗的国家,根本就不受配额出口的限制,只在海关处稍做手脚即可。

而第二条路径,便是把产品运往香港,在香港缝上MADEINCHINA,这样假冒产品便换上合法的外衣。

谁都无法统计出,究竟有多少假冒中国制造的产品流入国际市场,而想杜绝这种情况发生更是难上加难。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项目经理韩佳升认为采用法律手段,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已经非常必要,但是,这是新出现的一种现象,国家没有专门机构调查国外假冒中国制造的商品。

而对于那些被侵权的企业,还没有能力出国调查取证。

更重要的是,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有调查国际上一些国家或地区假冒中国制造产品的意识,并误以为只有我们才有假冒产品。

但是在近日举行的中纺圆桌商务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告诉记者:中国纺织品正在进入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纺织品并非人们印象中的低档品,其实中国出口的中高档产品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据一位中国纺织业的高层人士透露,纺织工业协会已经注意到了,假冒中国制造愈演愈烈的局面,但是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手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11: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理相关文章
  • 仿冒知名商品造成误认
    style="margin-bottom:6px;">仿冒知名商品的行为是仿冒者使自己的仿冒商品与知名商品发生混淆,而混淆的发生是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认。因为消费者发生误认,才能达到市场混同的目的,一般来说造成误认,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已发生误认,客观上已发生了购买者对有关商品在认识上混淆;其二就是可能引起误认的情况,即只要仿冒行为有使消费者发生误认的可能,就可以成立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一点对打击仿冒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造成误认的要求必须实际出现,对保护知名商品无疑是加大难度,由于各地方市场,购买者人群等因素的不同,采取可能发生误认,对仿冒行为一经出现,即可加以制止,也被仿冒的知名商品的经营竞争加负担,同时促使有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打击。
    2023-06-07
    53人看过
  • 中国纺织品出口可能实施主动配额
    根据11日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在2005年6月11日到2007年底,中国对欧盟出口棉布、T恤衫等10类纺织品将按照每年8%到12.5%的数量增长。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要兑现出口有序增长的承诺,实施纺织品出口主动配额制将是最为可能的选择,配额分配方式如何确定,则成为当下企业关注的焦点。旧格局下配额分配弊端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中国要兑现《备忘录》的约定,其它手段都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期内只有实行数量控制。但旧体制下延续下来的配额分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令民营企业有许多不满。上海盛顺服装集团董事长朱政平说:如果实行主动配额,会不会又出现过去那种照顾国有企业,挤压民营企业的现象?计划经济体制下配额分配的失衡导致了配额买卖等市场扭曲。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总裁席时平表示,政府在分配配额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原来的出口量,尽量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过去曾经出现的怪现象是有
    2023-04-25
    246人看过
  • 仿冒“洞洞”鞋能否真正起到抑菌效果
    不少人疑惑,真正的树脂洞洞鞋价格都很高,市面上卖得比较便宜的那种,到底是不是树脂鞋,能不能起到抑菌效果?几十块钱的洞洞鞋,多是以塑料冒充的。塑料洞洞鞋也很轻,但透气性甚至还不如普通皮鞋。因为它上面的鞋洞只能帮助脚面透气,而最需要透气和爽汗的脚底,却得不到保护。仿版鞋材质比较低劣,不是树脂而是塑料,粘合鞋的胶以及鞋的染料可能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对皮肤具有一定刺激性,加上塑料透气性差,出汗不能尽快蒸发,就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据悉,单靠肉眼和手感,普通人很难区分真伪洞洞鞋。所以,您在选购的时候,千万不要图便宜,最好能去正规商场购买正宗的树脂洞洞鞋。
    2023-04-24
    474人看过
  • 仿冒商品用什么法律处罚
    一、仿冒商品用什么法律处罚(一)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司法解释(2004年):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商标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买到假货怎么赔偿(一)如果你在签收的时候就看出来是假货,建议大家直接拒收商品就可以了,一旦签收之后退款不如直接拒签省事。收到货后如发现是假货,先跟
    2023-06-07
    60人看过
  • 法律规定哪些是仿冒产品
    我国法律上规定的仿冒产品的范围包括什么?擅自使用其他经营者特有的、为公众所周知的注册商标、商品的包装、装潢、名称或者各种质量标志,导致消费者混淆和市场混乱的仿冒行为,属于经营者不正当竞争者,对市场竞争具有极大的危害。仿冒产品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产品本体或包装上伪造、模仿与该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生产以次充好的产品,借此蒙骗消费者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八条也明确指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
    2023-04-24
    241人看过
  • WTO法律框架下中国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
    在加入WTO之后,WTO所有多边协定义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中我国承诺遵守的义务,成为我国必须遵守的国际条约义务。本篇文章根据WTO条约解释规则[1]以及专家组和上述机构报告关于《纺织品与服装协定》[2](以下简称ATC)、WTO《保障措施协定》[3](以下简称SGA)相关条款以及其它相关协定条款的法律解释,提出《报告书》第242段的法律解释所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根据《议定书》的规定,《报告书》第242段属于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的有机组成部分。[4]因此,对《报告书》第242段进行的法律解释,遵循WTO条约解释的原则。WTO法律体系中,约束相关条约法律解释的协定为《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5](以下简称《谅解》或DSU),《维也纳条约法公约》[6],以及GATT/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案例的相关裁定。[7]1.DSU第3.2条WTO法律体系
    2023-06-05
    118人看过
  • 现行广告法难管代言漏洞
    建议修改法律惩罚虚假广告代言人的北京律师刘晓原坦言明星代言,责任承担是空白。2006年的7月31日,北京年过六旬的老人王立堂因服用藏秘排油茶减肥失败,将代言人郭德纲告上了法庭。但是,对于这一案例,刘晓原在他的建议书中分析,王立堂老人是很难获胜的。因为,根据我国现行广告法的规定,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责任承担方式有两种,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但是承担责任的主体只有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而没有将广告代言人包含其中。也就是说,对代言人的法律责任追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仍然是空白。但代理虚假广告活动有违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也违背了我国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为了遏制这种情况的蔓延,1994年8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给在京的名人们发出了《致社会名人、明星的一封公开信》。虽然有些名人给予了积极回应,但由于公开信只是劝诫性质的,没有任何法律保证。在高报酬的吸引下,名人们很快就
    2023-04-24
    307人看过
  • 关于仿冒行为的法律规制
    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中,经营者之间进行竞争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动力,竞争可以促进价值规律的实现,也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并可以使消费者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但是,由于竞争的本质在于追逐利润,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为获取更多的交易机会,取得市场优势,一些经营者便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假冒与仿冒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对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有规定,但是,已有的规定较为原则,实践中如何判断、认定一种行为是否是假冒或仿冒的则不是很清晰。一、仿冒行为的法定概念、特征和构成条件(一)仿冒行为的法定概念仿冒行为是指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项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2.《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
    2023-06-14
    111人看过
  • 被迫携带毒品的量刑是否存在法律漏洞
    行为人本没有实施毒品犯罪的主观意图,而是在特情诱惑和促成下形成犯意,进而实施毒品犯罪的,属于“犯意引诱”。对因“犯意引诱”实施毒品犯罪的被告人,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应当依法从轻处罚,无论涉案毒品数量多大,都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行为人本来只有实施数量较小的毒品犯罪的故意,在特情引诱下实施了数量较大甚至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的毒品犯罪的,属于“数量引诱”。对因“数量引诱”实施毒品犯罪的被告人,应当依法从轻处罚,即使毒品数量超过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一般也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非法携带毒品原植物幼苗罪既遂如何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2023-07-04
    99人看过
  • 应对专利产品被仿冒的法律解决途径
    一、应对专利产品被仿冒的法律解决途径专利产品遭到仿冒,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之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专利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为了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二、假冒专利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1.必须有假冒行为;2.被假冒的必须是他人已经取得的、实际存在的专利;3.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故意行为。《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三
    2023-08-09
    306人看过
  • 房屋买卖中“法律漏洞”的防范
    随着房屋买卖交易的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法律漏洞在房屋买卖协议中也日益显露。其主要情形有:一是约定表述不明。如收到房款后需配合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但对具体时间没有作出约定;收到房款是全额还是部分存在歧义;不同条款之间存在矛盾等。二是协议内容不全面。如房屋质量、过户费用的承担等实质问题提及较少。三是产权不明确。市场上仍有部分无房屋产权证的房屋在进行买卖,有些是经过多次买卖,此类房屋对将来领取房产证等带来很大风险。四是遗漏房屋共有人。这一情形在二手房买卖中最为常见,共有人往往会寻找合同漏洞逃避法律责任来追求己方利益,或为合同的履行设置障碍。避免房屋买卖协议中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买方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务必先到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严格审核卖方的产权状况,确保房屋的产权明晰,如遇到无产权证及法律规定不得买卖的房屋,应谨慎购买。要到现场认真考察房屋的现状,如有无漏水、渗水等质量问题
    2023-06-10
    327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对出口纺织品非法转口的处罚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证国家纺织品出口配额法规的有效实施,严厉查禁和处罚纺织品非法转口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对伪造、涂改纺织品出口许可证,逃避海关监管的,按照《细则》第三条(二)项和第五条(二)项的规定,没收货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货物等值以下的罚款。对伪报、瞒报出口纺织品货物品名、规格、数量、销往国别和地区,或者在出口货物中藏匿受限的纺织品,逃避海关监管和出口纺织品配额管理的,按照《细则》第三条(二)项和第五条(二)项规定,没收货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货物等值以下的罚款。对情节严重、数额较大,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第三条对申报出口纺织品,不能按规定提交合法的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的,按照《细则》第十条规定,没收货物或者责令退运;
    2023-06-06
    258人看过
  • 如何补救法律执行中的漏洞
    福建周宁县人大代表张某在上海松江区酒驾,上海警方以其涉嫌危险驾驶罪提请周宁县人大常委会许可刑事拘留。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在议决此项议案时因票数未过常委会半数,该项议案竟然未获通过,导致上海警方对张某的刑事犯罪侦查出现僵局。上述消息一经媒体曝出,立即引致舆论大哗,而其中焦点之一在于周宁县人大常委会是否包庇、纵容犯罪?周宁县人大常委会一方面颇感无奈,另一方面则极力寻找补救措施。而据相关媒体最新透露的消息,周宁县人大常委会欲循由外地先例,要求上海警方再次提出请求以启动第二次审议。近代以来的民主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理论上将西方的议会民主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形式均称之为代议民主。英国堪称为近代代议民主之母,在英国议会制度形成过程中,充满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激烈斗争。自14世纪出现两院制议会后,资产阶级逐步掌握了下议院,他们利用议会讲坛发表言论、进行活动,攻击代表封建贵
    2023-04-25
    291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仿冒商品有哪些
    我国法律上规定的仿冒产品的范围包括:擅自使用其他经营者特有的、为公众所周知的注册商标、商品的包装、装潢、名称或者各种质量标志,导致消费者混淆和市场混乱的仿冒行为,属于经营者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竞争具有极大的危害。仿冒产品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产品本体或包装上伪造、模仿与该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生产以次充好的产品,借此蒙骗消费者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各类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一)非法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关于“类似商品”的认定,应以商标注册证书中核定使用的商品为准。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看两种商品在功能、用途上是否具有共同点,消费对象、销售渠道是否相同。对“近似商标”的认定通常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两个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是否相同或相类似;二是两个商
    2023-04-10
    313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组织结构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理
    词条

    经理是指在公司中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通常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监督业务运营、管理团队、协调内外关系等。 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以带领团队实现公司的目标。 经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遵守公司... 更多>

    #经理
    相关咨询
    • 中国卖仿制品违法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8
      如果是专利产品,未经许可仿制品违法。
    • 非法制造仿冒品牌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07
      仿冒品牌产品可能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法律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此罪,行为人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国内纺织品出口退税标准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7
      2008年8月1日起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取消红松子仁、部分农药产品、部分有机产品、紫杉醇及其产品、松香、银、零锌、部分涂料产品、部分电池产品、碳阳极出口退税。
    • 纺织厂棚户区改造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6
      租房申请流程1、申请材料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申请公示登记、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申请家庭根据社区通知提供相应证明材料。4、经审核基本符合准入条件的申请人在《选房公告》规定的时间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及婚姻证明原件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进行受理登记、申请家庭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领取《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Ⅰ》及其它相关表格。2、属于《受理公告》申请对象范围的申请人填写好《申请表》到夫妻双方单位和家
    • 仿制国外的产品能申请专利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30
      能。法律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仿制国外的产品未在此限,所以可以申请。《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