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8 19:10:10 192 人看过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两者在概念、受哪个法律规定、违法结果上有区别:

1.行政违法行为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行为。

3.有行政违法行为的结果是要受行政处罚;有民事违法行为的结果是要承担民事责任

一、离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存在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违反法定义务、违反法律所禁止而实施的作为或不作为。违法行为作为构成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违法性,表现在离婚案件中,因配偶一方之违法行为致使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即为有违法性存在,主要指: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违法行为。

(二)存在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行为致使权利主体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并造成财产利益和非财产利益的减少或灭失的客观事实。它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必备要素,是构成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只有一方当事人遭受精神损害的事实客观存在,才能产生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三)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侵权损害的因果关系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表现在离婚案件中亦如此。配偶一方实施的重婚、饼居、通奸、虐待、遗弃等违法行为,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造成无过错方遭受精神损害的直接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精神损害后果是通过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离婚案件中,有时配偶一方实施违法行为并不是直接针对另一方,如一方因盗窃罪被判长期徒刑,其行为可能伤害夫妻感情,给无过错方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害。因此,只要配偶一方有违法行为存在,并且这种行为导致了无过错方的精神遭受损害,无论这种损害事实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造成的,均应认定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主观上有过错

这里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故意侵害他人精神利益的要承担民事责任,同样过失侵害他人精神利益的也应承担民事责任。表现在离婚案件中,过错方主观上应有意图违反民法典或其他法律,伤害夫妻感情,导致家庭破裂的故意或过失,客观上应有实施如重婚、拼居、通奸、虐待、遗弃等违法行为。

二、写作业是否违法

写作业不违法。

每一个公民生来就有受教育的权利,谁也不能剥夺受教育的权利。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违法行为又称“无效行为”。不合法行为的一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主观上的过错指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状态。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2日 00: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重婚相关文章
  •  渔政违法行为
    该定义规定了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捕捞任何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禁止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以及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同时,禁止使用电、毒、炸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使用电脉冲、地笼网、多层囊网拖网等禁用渔具进行捕捞,禁止捕杀、伤害、非法买卖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以下是涉渔行为的定义:1.在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捕捞任何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水生生物。此外,捕捞辅助船也必须随着不同作业的渔船同步休渔。2.禁止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以及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3.禁止使用电、毒、炸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4.禁止使用电脉冲、地笼网、多层囊网拖网等禁用渔具进行捕捞。5.禁止捕杀、伤害、非法买卖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涉渔行为的相关规定是什么?涉渔行为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
    2023-11-06
    332人看过
  • 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有什么区别
    1、民事违法的,要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的,要受到行政处罚。2、行政违法是指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的义务,民事违法是违反了当事人约定的义务。3、行政违法的法律规范是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民事法律法规。一、安全事故追责顺序是什么第一个安全责任的设定。我国的法律法规已经对安全责任设定有行政首长负责制,层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四种。事故的种类一共有以下的内容:1、事故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行政责任也好,刑事责任也好,都是根据事故性质来判定。是指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根据行政的上下关系。对犯有失职和违反纪律行为的人员给予一种行政制裁。而行政处罚呢,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和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管理机构,对于违反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一种行政制裁。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分违法合同和不履行其法律义务,侵害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2、由于直接导致事故的就是直接责任人,比如说违规
    2023-03-08
    258人看过
  • 违法的行政行为无效
    违法的行政行为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重大或明显违法等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对于无效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可以拒绝执行。被确认为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被该行为改变的状况应尽可能恢复到行为以前的状态。行政相对人可以不受无效行政行为的拘束,可以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设定的义务,并不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还可在该行为作出后的任何时间提出异议,申请有权机关进行审查,确认其无效。行政行为的无效,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行政行为存在重大的违法情形,例如行政行为的执行将严重损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行政行为明显违法,例如某县政府设定本县作出的某类行政行为是终局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不得对之提起行政诉讼,行政主体存在严重越权的行为例如物价局作出了属于工商局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因受胁迫、欺许而作出的.例如行政主体受欺骗面作出的行政行为。这些行政行为都是无效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包含犯罪因素或将导
    2023-08-11
    325人看过
  • 违法强拆属于民事还是行政行为?
    违法强拆属于民事行为的范畴。强拆行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既然是行政行为就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实施,否则就是违法行为。目前,我国已经没有了行政强拆的权利,只有司法强拆。司法强拆之前要通知被拆迁人,而且在达不成协议时应当先进行行政裁决,行政裁决以后,政府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相关申请,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只有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强拆,而且就算要强拆,也要给被拆迁人留下足够的搬迁时间,否则就是程序违法,侵害被拆迁人利益。一、在我国违建被强拆违法吗对违法的建筑进行强制拆除是不是合法的,要依据强拆的程序是否合法而定,如果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强拆的,就合法,强拆程序不合法的,就是违法。强拆的法定程序:1、在政府作出责成决定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提前15日通知被拆迁人,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2、被拆迁人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内仍未自动搬迁的,人员才能正式实施强制拆迁。3、强制拆迁时,应当组织街道
    2023-06-19
    392人看过
  • 交通违法和违章行为的区别
    交通违法和违章的区别如下:交通违法是指违反现行国家交通法规、危害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交通违章是指超出规定范围并影响或可能影响正常秩序的行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依据的是强制性且具有高度约束力的国家法律;后者的依据是部门或政府特定的用以维持秩序和地方法规,没有司法意义。交通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限制,如民法、行政法或刑法;交通违规行为最多是警告、罚款或行政处罚。一、妨碍公务和妨害公务有什么区别1、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则是国家安全。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1)在行为指向上,前者的行为指向往往具有特定性,即是具体的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者的行为指向则是整个国家政权,就具体的侵害对象而言,通常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2)在犯罪方法上,前者通常必须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后者则不限于此,以和平演变等方式危害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也
    2023-06-25
    471人看过
  • 违反交通法是行政违法行为吗
    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的处罚,是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一、1345a是属于什么违章?1345a是交通违章的代码,代表因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交通违法行为而导致的记分(扣分)3分或者违章罚款金额20元至200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以下简称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二、警告属于什么处罚警告属于申诫罚。警告是指行政处罚主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给予严肃告诫的一种行政处罚。从性质上分,警告属于申诫罚的一种。申诫罚是影响违法者声誉的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人提出的谴责、警告,使其引起警惕,防止其继续违法的措施。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三、红灯亮时整车过线算闯红灯吗?红灯亮
    2023-06-26
    79人看过
  • 如何区分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刑事违法行为,主要的是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还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触犯刑法行为的。简单来说,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轻微违法行为,尚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就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的行为。一、行政拘留是犯罪吗?当事人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的,并不属于犯罪的范畴。行政拘留是对行政违法行为的一种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法定种类中的一种;而犯罪是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承担的是管制、拘役或者徒刑等刑事责任。二、不同的行政机关能对同一场所物品进行重复查封吗1、法理学上规定了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
    2023-03-12
    228人看过
  • 民事违规行为
    人身权
    民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侵犯国家、集体的合法权益。三是合同违约。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区别行政违法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法律依据不同,例如行政违法行为可适用行政处罚法,民事违法行为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处罚种类不同,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有警告、罚款等,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是承担赔偿等违约责任。一、《民事诉讼法》第二条,立法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二、《民法
    2023-07-15
    98人看过
  • 违法嫌疑人和违法行为人的区别
    违法嫌疑人和违法行为人的区别是:1、违法嫌疑人是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换而言之,就是怀疑犯罪行为是其实施的,但尚未确定;2、违法行为人是确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人。违法嫌疑人包括了犯罪嫌疑人,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叫做违法嫌疑人。违法不一定构成犯罪,但是犯罪一定是违法;违法嫌疑人可以用来形容刑事违法、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的人,而犯罪嫌疑人只能用来形容刑事违法的人。公安机关询问违法嫌疑人的笔录要怎样处理1、公安机关询问违法嫌疑人的,讯问笔录按以下情形处理:(1)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2)记录有误或者遗漏的,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者补充,并要求其在修改处捺指印。(3)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4)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询
    2023-08-12
    277人看过
  • 对严重行政违法行为应进行刑事制裁
    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权的行使主体,但现行刑法却把惩治重点放在公民妨碍行政法实施的犯罪上,忽视了行政人员违法行政的危害。本文作者认为——行政法规范的统一正确实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项重要承诺。刑法是保障行政法规范统一正确实施的一种法律机制,但是,现行刑法的有关保障机制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和规则不健全的问题。较为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制裁行政活动中违背诚信行为的刑法规范,二是缺乏专门保障行政法规范统一正确实施的刑法规范。不诚信行政行为的表现方式及危害诚信不仅是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而且是行政活动的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社会,经营者做生意要讲诚信,行政机关也要受诚信原则约束。行政机关遵守诚信,不仅有利于保护个体利益,而且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法律应要求每个人对自己违背诚信的行为负责,而现行刑法主要把打击重点对准那些妨碍行政法
    2023-06-13
    462人看过
  • 违法行为达到刑事是否进行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达到刑事是否进行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是可以进行行政处罚的,但是行政处罚可以予以折抵罚金或自由刑。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从上述法条的规定来看,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是可以进行行政处罚的,但是行政处罚可以予以折抵罚金或自由刑。二、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是多久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因此,一般来说
    2023-04-22
    89人看过
  • 行政违法行为的违法所得指什么
    一、行政违法行为的违法所得指什么1、行政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应当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取得的款项。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二、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1、起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受理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人民法院在七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3、审理和判决行政案件的第一审程序是指一审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应适用的程序,包括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和判决等阶段。4、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自己依法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拒绝执行,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当归还罚款和应给付赔偿金的,通知银行从行政机关账户内划拨;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日起,
    2023-06-14
    439人看过
  • 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区别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主要在于:性质、受理机关、受理范围、审查力度、审理依据和对所涉及的抽象行政行为之间矛盾的处理、审理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的行政争议解决方式,它们在性质、受理机关、受理范围、审查力度、审理依据和对所涉及的抽象行政行为之间矛盾的处理、审理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行为,而行政诉讼属于司法行为。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而受理行政诉讼的机关是人民法院。 其次,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比行政诉讼广泛,行政复议可以处理行政违法案件,也可以处理行政不当案件。而行政诉讼只处理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件。 第三,行政复议的审查力度比行政诉讼宽松,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复议机关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2024-01-05
    430人看过
  • 如何认定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违法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如何认定行政行为违法所谓行政违法构成是指构成行政违法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总和,它是确认行政违法行为从而追究其行政责任的根据。行政违法的构成除了主体要件外,还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1、主观要件行政违法的主观要件是指行政违法主体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凡故意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都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心理状态。过失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并且造成危害后果的,也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故意和过失是行政违法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主观要件。所以,如果行为在客观上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但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而是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能认为是行政违法而追究行政责任。2、客观要件行政违法的客观要件是指构成行政违法的客观事实情况。包括行
    2023-06-03
    109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效力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婚
    词条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重婚
    相关咨询
    • 有期徒刑属于什么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7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民事违法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是什么意思?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2
      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及其下属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 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私法性质。
    • 税务违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25
      1.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达到或必须接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具有社会危害性。即行为人通过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这是构成犯罪最本质或最基本的特征。(2)具有刑事违法性。(3)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是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行政违法行为,
    • 殴打他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还是行政违法行为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9
      殴打他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和健康权,属于故意伤害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 行政行为违法和无效的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0
      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判决形式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判决维持或撤销、判决履行职责、对显失公正的处罚判决变更。 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新增加的判决形式,用以补充《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判决形式的不足,以适应日常审判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