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每月多少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3-30 22:35:32 248 人看过

一、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每月多少元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国务院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

一、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50%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二、自行申报纳税的申报期限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分月预缴的,纳税人在每月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分季预缴的,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在3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

3.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取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在1个纳税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15日内申报预缴;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

4.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向中国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5.除以上规定的情形外,纳税人取得其他各项所得须申报纳税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五条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六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22: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新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谁
    新个税专项扣除中,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执行;监护人不是父母也可以扣除,但前提是确实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继子女的监护权属于谁继子女的监护权属于继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法律依据:《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
    2023-06-22
    472人看过
  • 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比例
    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经父母约定,也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一、个人所得税有小孩和老人可以减少吗可以。小孩子教育按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标准扣除,老年人按最高2000元标准扣除。 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本办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二、个税申报赡养老人可以抵扣多少个税申报赡养老人可以抵扣金额如下: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纳税人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
    2023-03-20
    457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怎么填写申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主体是谁
    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填写申报的方式是需要在手机上登录并填写、提交相关资料进行申报、扣除年份、添加子女信息等。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一、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怎么填写申报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填写申报的流程是打开手机中的个人所得税应用进入并登录,在主界面点击子女教育的分类进入。点击后,页面会显示我们填报该项目所需要的资料,我们点击进入填报。进入后,首先是个人信息页面,如果之前已经完善过,可以直接点击下一步进入。进入到教育信息界面,我们要选择扣除年份,然后选择子女。如果之前未添加子女的信息,可以点击下方的添加子女信息,然后完善选择。选择子女信息后,我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选择子女的教育信息。然后点击下一步。点击进入到扣除比例界面,这时我们可以选择是否有配偶,如果有,也要完善选择配偶的信息。选择完毕后,我们设置扣除比例,然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到申报方式后,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上方
    2022-06-14
    284人看过
  • 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租房扣除标准是多少?
    在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哪些及其标准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关于子女教育,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关于继续教育,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关于大病医疗,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关于住房贷款利息,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2023-07-17
    165人看过
  •  育子教育附加扣除额度:每个子女最高可达到几个
    这段内容讲述了纳税人对于孩子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可以享受每月1000元的定额扣除。根据孩子接受的教育阶段不同,可以享受的学历教育也不同。对于3岁到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则按照第一项规定执行。假设您有多个孩子,请问您会减少几个孩子的数量吗?对于纳税人来说,他们的孩子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每个孩子每月可以享受1000元的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人员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业、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从3岁到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执行。 育子教育附加扣除: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的福利育子教育附加扣除是一种为孩子提供的税收优惠措施,旨在帮助家庭减轻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其子女接受全日制义务教育及符合相关规定
    2023-08-26
    125人看过
  • 享受孩子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要哪些资料
    纳税人在享受孩子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时,需要提交纳税人本人、孩子的个人身份证明,以及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资料。纳税人也可以直接将纸质或电子表提交扣缴单位财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由单位进行办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前款所称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配偶、子女、被赡养人等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信息。本办法规定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留存五年。
    2024-04-23
    458人看过
  • 纳税人每月可享受多少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如下:1、税率的区别。一般纳税人根据销售的货物、提供的劳务,分别适用不同档次的税率,各档次税率分别为6%、9%、10%、13%,出口货物可能会有退税而享受零税率政策。而小规模纳税人,除了出租和出售不动产是按照征收率5%税率外,其他都是按照3%的税率计算;2、计算税金的区别。一般纳税人计算应
    2023-07-16
    165人看过
  • 子女教育专项扣除可以扣几个孩子
    一、子女教育专项扣除可以扣几个孩子若纳税人拥有多个子女,则将依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扣除。对于纳税人家庭中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孩子们的相关教育费用开支,国家将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固定金额进行定额扣除。这里所指的“学历教育”不仅仅涵盖了义务教育(即小学和初中教育),还包括了高中阶段教育(如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技工教育等)以及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此外,对于那些年龄在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且正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也可参照上述条款中的第一款规定进行相应的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个人所得税法所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所称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别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和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二、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标准2024是怎样的根据现行个税子女专项抵
    2024-07-18
    60人看过
  • 纳税人子女处于哪个阶段不能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子女未处于教育阶段,则不能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一千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五条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2024-04-30
    495人看过
  • 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是几岁到几岁
    子女教育专项扣除覆盖了两个主要阶段:1、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2、学历教育阶段:涵盖从小学至大学的各个阶段,具体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专项扣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子女教育的扣除丰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执行。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3、这项“抵扣”的项目中不仅仅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本科、专科、研究生、博士生),还包括了3岁年满的学前教育。可以说把现在家庭的教育支出均包含在内,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4、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
    2024-07-25
    425人看过
  • 教师每月五险一金扣除标准是多少?
    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2、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9%,个人缴费比例为2%;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缴费比例为0.3%;4、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根据行业标准缴纳(0.08%-0.76%),个人不缴纳。教师工作环境教师工作相对稳定,知识氛围浓厚,有办公区和宿舍区,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不错的福利待遇,感觉上安逸无比。实际上,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对于西部的特岗教师而言。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知识和人才,对于完善教师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投入肯定会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
    2023-07-07
    84人看过
  • 个税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怎么规定的
    纳税人有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可以按每个子女1000元的标准,每月可以从子女父母一方的个税中扣除1000元,或子女双方的个税中各扣除500元。个税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怎么规定的的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五条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六条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022-06-23
    328人看过
  • 2022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一、2022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市税务局介绍,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开始确认。据了解,为保障纳税人可以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红利,个人所得税APP与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开放了【确认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功能,可以通过该功能将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一键带入2022年。据介绍,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据了解,2022年度的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另据央视报道,从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纳税方式迎来转变,将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年底前,个税缴纳分为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到明年,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一)纳税人的子女在年满3岁后接受学前教育阶段和从小学到博士研究生的全日制学历教
    2021-11-13
    253人看过
  • 子女教育专项扣除子女的范围包括哪些
    个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一、个税附加扣除上限专项附加扣除上限: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继续教育: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大病医疗:个人负担超过1.5万元的部分每年限额8万元,夫妻两人同时有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可以选择都在男方扣除;扣除限额分别计算,每人最高扣除限额为8万元,合计最高扣除限额为16
    2023-02-20
    47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起始时间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09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 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子女教育专项扣除的起始时间如下: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 )、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满 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一般有什么项目呢?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3
      第五条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第六条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的扣除方式是怎样进行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0
      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扣除方式,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标准2024住房租金
      青海在线咨询 2024-09-14
      1.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以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及计划单列市设定的其他城市为例,其扣除额度为每个月1500元。 2.户口人数超百万城市:若非上述列举之城市,且市区户口总人数超出100万,则扣除系数调整至每月1100元。 3.户口人数未达百万城市:如属户口总人数未满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将降至每月800元。
    • 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是否有权扣款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1
      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提交纳税人、子女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信息。纸质或电子表可直接提交扣缴单位财务或人力资源部门,由单位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