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诉讼时效期多少年
中国诉讼时效期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诉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三、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法律效果是:
1.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
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满,发生胜诉权消灭的法律效果。这表明在我国民事立法上,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并未丧失程序上的诉权,即起诉权。
2.义务人的自愿履行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因此,于诉讼时效完成后,义务人自愿履行其义务的,权利人可受领其履行而不当得利,义务人于履行后反悔的,不得诉请权利人返还其所得。
3.时效利益的抛弃
所谓时效利益的抛弃,是指义务人在时效期间届满以后,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抛弃其取得的时效利益。
-
诉讼时效有多长?诉讼时效期限为多少年?
80人看过
-
诉讼时效多少年合同有效期几年
73人看过
-
材料中的诉讼时效将在多少年内到期?
156人看过
-
二十年诉讼时效是多少?
496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一年算多少天
396人看过
-
诉讼时效多长时间,诉讼时效几年
31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期为一年,两年后还会诉讼时效中断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6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因此,诉讼时效不是申请中断的,而是发生法定事由而自动中断的,以下是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行政诉讼时效过期如何办,行政诉讼有效时效是多少年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4《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律师关于行政诉讼时效过期怎么办问题的相关解答,希望满意
-
抢劫罪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规定多少年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5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抢劫罪的最高刑可处死刑。又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抢劫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刑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
-
诉讼时效的中断时间是多少福建在线咨询 2021-04-26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1]。首先,《民法总则》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
-
国际仲裁中诉讼时效是多久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2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执行中国加入的事实》〈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通知》第五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承认和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从仲裁裁决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起计算;仲裁裁决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起计算;仲裁裁决未规定履行期限的,从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计算。中止、中断申请执行时效,适用法律关于中止、中断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